关灯
护眼
字体:

秦朝悠闲生活(122)+番外

作者: 惊戈 阅读记录

终黎熙作为她的主治医生,她不是不怀疑,这个人,曾经在景岚身边见过他,他那样维护景岚,又怎么可能会真的医治好她?何况,她中毒了,不是病了,这苦汤药汁,喝了有什么用?!他们就是想让她这么半死不活的过着,让她生不如死?!这是给景岚报仇吗?如此折辱与她?!

思绪被外面急促而来的脚步声打断,王嫣空洞的眼神慢慢聚焦,挺了挺脊背,微微抬起下巴,内侍进屋跪下:“夫人,皇上谕旨到!”

微微勾起嘴角,她想再多,有什么用?如今,这里只有她,而她恐怕也要在这个旨意下达之后,离开这里了。然后呢?回家去?她的身份,还能回去吗?怕是只得一杯毒酒或三尺白绫,便上了投胎路了!

看着门外端着黑色锦缎卷轴,身后跟着的内侍太监双手托着的托盘上,白玉壶,白玉杯……王嫣站起身来,缓缓迈步走下来,行至大堂中央,屈膝跪下,嘭的一声,膝盖敲击在地板上,硬生生的脆响,叩首,行了大礼。

“御史大夫王离之女,嫣夫人,接旨!”

“王嫣,接旨!”

第二章

黄河码头前,波澜壮阔的滔滔黄河之上,船只来往穿梭,上下搬运货物,热闹,也嘈杂。

一艘精美大船,长二十丈丈,船身最宽处也有十几丈,三杆船帆卷起,三层楼阁,外观朴实无华,但规格,和船头船甲确实战船的配置,零星的有船员出现以确定这船上,是有人的。

自从大船停在这里,便引来许多人注意,也引来无数人探听,却无人知道这艘船,究竟是属于谁的。虽然不知道属于谁,但是这样的船只却不是谁都能有的,自然无人敢去闹事,便让它停在那里,来往过路的也可以看个新鲜,八卦两句。

码头外长街上,一队人马驰来,速度不快,但是因为队伍庞大,立时引起了骚动,行人纷纷让路,一路便畅通无阻的来到了码头边上。

这一行人,十几个都是男子,除了打头的三人衣着虽不华丽,却是极好的料子,懂行的便能猜出这三人必定身份不凡。而身后跟着的,统一的干净利落紧身装也不难猜出身份,必定是护卫随从。马都是千金难买的好马,锦衣,护卫,骏马,无疑不说明,这些人的身份,非富即贵。

为首三人,一白衣男子俊秀的脸庞,温文的挂着笑意,拱手说道:“属下便送到这里吧,此次一别,万水千山,怕是再见不易。还请主人家多多保重!”

中间的年长老人点头捋着胡子一笑:“你要小心谨慎,及早脱身才好。”

“属下晓得。早做了安排。”白衣男子笑了,眼底全无担忧彷徨,而是尽在掌握的自信:“送主人家离开,我也要离开了。自此寄情山水。自由潇洒。是多年不曾期盼来的,乃吾之幸!”

“你能看开自是很好。”老人说完。看向身边另一边的男子。炎炎夏季,偏偏他围着斗篷,遮的严严实实,看不清楚脸面,眼底闪过愧疚,长叹一声:“就此分别吧。各自保重。”

白衣男子也看向了老人身边披着斗篷的神秘男子,恭敬的抱拳拱手:“公子……多多保重!”

被称为公子的斗篷男扯着缰绳的手紧了紧,白衣男子本以为不会得到回应,但斗篷男到底还是开了口。低声说道:“秦午……前尘往事便随着那一箭了解了吧。我也不想多说什么,后会无期。”

“是!恭送公子!万望公子珍重!”

一行人上了那艘受万众瞩目了几日的大船,便只留下白衣男子,看着一行人消失在船头。不出半个时辰。船便开动了,乘风破浪,离开码头。便向东而去。消失在了蓝天与黄河水面交接的地方。

白衣男子这才催马而行,离开了码头,留下一众看到这一幕的人各种猜测。

咸阳城郊外

灌铭打马路过田边,田地里麦苗抽高,却夹杂着许多的杂草,有的甚至已经分不出来了。可见,已经许久未曾有人下过田地打理。心中便是一叹。有了数了。只是,他还是驱马前行,来到了不远处的小庄子前面,果然大门紧锁。

远处有人走过来,灌铭下了马,牵起缰绳迎面过去,拱了拱手,开口问道:“老丈可是临近村户?可知这座小庄子上的人去了哪儿?”

老丈忙侧身避开灌铭的行礼,连称不敢当,听到灌铭的问话,忙回答道:“官人太多礼了!不敢当不敢当,我就住在不远处的那处院落里,这庄子上的人家已经搬走两月有余了,官人可是来找人?太不巧啦,他们是外乡人,鲜少和村里人来往。走的时候招呼也未曾打,田地和庄子也不见托卖,就这么荒废啦,那地里庄稼太可惜了!谁也不知道他们去哪里了呢!”

灌铭一听,其实失望的成分并不多,因为多少可以猜到,如果景岚早就打算好了,一去不回,这里肯定是要做好安排,虽然只是买来的下人,但是他住在这里的那几日里看着他们相处,便知道景岚没有主人的架子,与他们相处少了许多尊卑。看起来冷情的人,表面上不显,确是个心底善良会为人打算的。

“多谢老丈。”

“官人客气。客气了。”

老丈走后,灌铭在院门前又站了一会儿,才翻身上马,一夹马肚,快速飞驰而去,很快,便远了。

而此时,胶东郡半岛上,大海边不远处的渔村里,一家新建起来的三间砖石瓦房,篱笆小院,院内一茬菜地,一处篱笆隔离出来,石头垒起一个个方形小窝的鸡舍,五六只鸡。鸡舍旁竹笼中两只白绒绒的兔子。屋旁一棵原本就有建房时特意留下的松树,高大挺拔,尖针似的一根根,郁郁葱葱。树下一只黑色脊背的狼狗,趴在那里便足有半人高的样子,眯着眼,支棱着耳朵,一点动静,便可看到耳朵微微抖动,很是机警。狼狗身边一匹未曾套马鞍的黑色骏马,悠悠哉的踏着蹄子,也没有拴上缰绳,如此好马,也不怕人偷,也不怕它野性难驯自己跑掉了。

屋舍后不远,便是一道岩石岭,成弧状,百丈高,阻挡了来自那面的海风,院落前铺了石板路,一直延伸到海边去。

一身青色的宽袖曲裾,长发全部挽起,簪着白玉的簪子,白皙的脸庞细腻润泽的更甚发间那根上等的白玉簪,一双桃形状的花瓣眼睛,眼梢微微上挑,眼形却有些细长,如同丹凤飞天,只是那双黝黑的深瞳中的淡泊宁静,让这妩媚神情的眼少了许多魅惑,而多了丝清冷。挺直的巧鼻,小巧微薄的粉色唇瓣,嘴角却绷得很紧,不带半分笑意。

景岚住在这里有一段时间了,夏季里,很是凉爽,冬天里屋子初建便设了地龙,烧上以后,也不冷。何况,她多数睡在空间里,寒冰诀如今更加熟练,已经不止是能够放冷,更能控制住冷热调节,保持身边温度适宜,已经是毫不费力,几乎可以说是本能了。

渔村里的人靠着打渔为生,民风淳朴,虽然景岚恢复了本来的面目后,初来乍到的让这个渔村的人很是议论和关注了一番,但是见她行走做事间很正派,举止清雅端庄,看上去是个娇生惯养的,却也能够吃苦做活。虽然表情少了一些,但是并不难相处,甚至很好说话,便也慢慢接受了。甚至村里的女人因为见景岚是独自一人,又做妇人打扮,便多有关照,虽然好奇,却怕她伤心,从来未曾多问一句。

景岚在只偶天气晴朗的时候也出海,但只是做闲情垂钓,带上壶茶,一卷书,便是半天的时间,用地里的蔬菜或者家里的鸡蛋换些渔民打来的海鱼,后来村里知道她识字,景岚闲了便教村里的几个小孩子启蒙,因此,更加快的融入了村子,并得到了尊重。

这样的生活平淡,却很好。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第三章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