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巧晴听了引娘的话,忍不住心动:“真的?若是我做三个月能买匹小马,那我就连着做半年,我一匹,哥哥一匹!”
她哥柴尺也想要马的!回去就说引娘家的小马驹多神气。
如今看来,确实很神气啊。
引娘笑:“嗯,只是太辛苦了,也不能太赶,眼睛重要。”
巧晴想要小马的心上来,已经不顾这些了。
刺绣她做得习惯,不怕的。
巧晴拉着蔡姐姐道:“蔡姐姐,你呢?你要是赚钱了,你想买什么?”
蔡姐姐有些犹豫,最后道:“给我家孩子做新衣?还有蔡运,给他也做一身。”
“不是给你家孩子,给你的。”巧晴又问。
蔡姐姐想了想,摇摇头,她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引娘看着,似乎忽然明白纪大哥那晚话里的意思。
她不像蔡姐姐,但又有点像,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蔡姐姐是手里没钱不知道,自己是手里有钱也不晓得。
好像知道自己要什么,也是件很幸福的事。
比如巧晴现在就很想要匹小马,所以对刺绣的事非常感兴趣。
引娘身上似乎有什么正在改变,她也不知道这些改变是好是坏,但她愿意改变。
接下这几日,引娘带着巧晴跟蔡姐姐在后山玩了遍了,连山上的野果都摘下来尝尝。
要么三人在家里下棋,或者摆弄各种首饰,又或者去刺绣坊做刺绣,闲聊。
纪滦村就这么大,蔡姐姐跟婆家发生矛盾的人,刺绣坊的人都知道,因为都是女子,大多都是嫁人妇人,这种话题可太有得聊了。
大家都在安慰蔡姐姐,还出了各种主意,主要就是让蔡姐姐自己立起来,她要是厉害了,别人才会尊重她。
蔡姐姐一边帮忙分线,一边听大家闲聊,她已经很久没跟王家以外的人聊天了,而且都是向着她的。
不过这几日虽然开心,但李裁缝仍然看出她的想法:“想孩子们了?”
蔡姐姐点点头,把线穿好递给李裁缝:“两个孩子都小,平日里都是跟着我,这已经三日了,不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
王大娘道:“怕什么。那是你孩子,也是你相公孩子,也是王家的孙儿孙女。”
平日里沉默的周五媳妇儿忍不住道:“你也挣些钱傍身吧,挣钱了就有底气。”
这是周五媳妇儿的经验之谈。
她之前跟蔡姐姐差不多,但自从在刺绣坊赚钱之后,自己也硬气了。
蔡姐姐也听了周五媳妇儿之前的事,心里对她十分佩服,把手头的线整理好给她:“嗯,先挣些钱。”
引娘见蔡姐姐跟大家相处的很好,也就放心了。
可能旁人的家事他们不好过多参与,但能帮的,她答应会帮的。
现在已经八月,日头没那么毒辣,一众绣娘们晒着太阳做刺绣,别提多舒服了。
引娘却听到门外似乎有些动静,好像有人在喊门?
还是男子的声音?
她们纪滦村的男人们个个都知道,就算路过刺绣坊也不会多看的。
若是有人敢这么做,那纪彬家的声音就不会带他们走,曾经有一个酿酒坊的工人冲刺绣坊吹了声口哨,被纪彬直接赶出作坊。
别看平日里都是里长在管,但众人都明白,酿酒坊还是纪彬说了算。
那家人求了许久,纪彬绝不松口。
不仅纪彬不同意,但凡有妇人女儿在刺绣坊的人家也不同意,天天指着那家人骂,骂了四五天才结束。
因为这件事,全村的人都知道,刺绣坊附近不准男人靠近,既是维护女孩子们的清誉,也是保护里面的人。
可现在听到男子的声音?
不止引娘听到了,其他夫人女子们也都听到了。
倒是蔡姐姐脸色一变,开口道:“一玮一姝?”
这是她儿子女儿的声音,她听到了,还有她相公似乎在喊她?
蔡姐姐刚要站起来,引娘立刻拉住她,认真问道:“一会见面了,你要说什么?”
这么直接出去,人家是有准备的,蔡姐姐毫无防备,如果三言两语被数落了都没法还嘴。
蔡姐姐犹豫这几秒,就听到外面声音越来越大,甚至在敲门了。
这敲门声梆梆作响,让人心里发慌,听着有些不正常。
引娘开口道:“我先去瞧瞧,未婚的女孩子们去厅堂喝茶,嫂嫂们护着她们。”
意思就是年轻女子妇人都去躲着,婶娘们跟她去瞧瞧。
说着,引娘就去开门,蔡姐姐急忙跟着。
巧晴倒是想去看热闹,但被李裁缝直接拉走,外面听着动静不一般,若是一群男子,冲撞了她可不好。
安排好里面的人,引娘也没开门,她知道稍微等一会,纪大哥,柴力大哥他们就会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