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来了个黑心莲(166)
袭香怕被责怪,连忙走上前道:“我和南风路上虽多说了几句,但差事是一刻都未曾耽搁的。只不过半道遇见了侯夫人身边的王嫂子,她本要来替侯夫人给两位姑娘传话,后遇着我们,就让我们顺道带回来了,我们这才在受托之时,多停了片刻。”
清照心情不错地半眯着眼问:“母亲又有什么话给我们?”
南风笑嘻嘻地抢着说:“过些天天气凉下来以后,舒王妃和康和郡主为贺两家正式定亲,意欲在天龙河畔办一场马球会,除了各王府外,遍邀南、柯、易、孟、沈、朱、龚、周八家列席,咱们家二位姑娘的名字亦在受邀之列。为此,易家大小姐还专程给二位下了帖子呢。”
说着,还献宝似的把藏在袖子里的两幅信函捧到清黛面前,“另外像柯家的淇姑娘,沈家猜姑娘,还有龚家的巧姑娘,易大小姐分别下了帖子去请,生怕大家伙不来呢。”
“她易大小姐定亲,谁敢不赏她的光,何必如此大张旗鼓,显得咱们跟她多好似的。”清照嘴硬地哼哼道。
易令舟这么做,还不是怕您孟三姑娘不肯赏脸,但又觉得单独给您下帖又反而涨了您的气焰,这才如此大费周章。
不过对于这双冤家之间别扭的情谊,清黛看破不说破。
然不凑巧的是,待康和郡主和舒王妃将马球会的良辰吉日定下,却正好同孟家清算名下庄子田铺收成的日子撞了。
这两日各处的管事掌柜都会陆续前来,身为侯府女主人,朱若兰自然走不开了。
郑氏忙着为孟煜的婚事操劳,江氏近日又受了大刺激,一直称病闭门不出,三房女眷一下子竟都腾不手来。
如今两个姑娘渐大,朱若兰也不会同意她们单独出门,最后,只又便宜了她郑淑慎来做这个好人。
“侯夫人晓得你们俩与易家姑娘几个情好,这段时间又被家里一遭又一遭的事情耽搁着,让你们都没机会和外家的小姐妹们好好聚聚,只可惜她实在走不开,没法子陪着你们出门,算来算去,家里也只有我稍微清闲些了,你们可别嫌伯娘好揽事呀。”
坐在同驾马车上,清照的态度却不冷不热,“婶婶也在为大哥哥的事奔前忙后,肯在百忙之中抽空陪我们出门,应是我们该感谢婶婶才对。”
清黛忍不住冒坏,装起了无辜:“其实还是大哥哥的喜日子要紧,伯娘可别为了陪我们两个小丫头,误了要事呀。”
“你大哥哥的事大致都妥当了,况我也就出来这么一天,不碍事的。”郑氏笑容依旧温婉,不自禁地又感慨起来,“今年可真是个好年,连这易家姑娘也要定亲了,说起来她就比照姐儿你大一岁呢。”
她这话说得含蓄,清黛和清照却都听懂了她隐下去没说的后半句。
于是清照敛眉,敛眉道:“长幼有序,婶婶还是先顾着大哥哥吧。”
“你们大哥哥如今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只可惜你们二哥哥就…唉……”三太太忧愁不已地长叹了口气,余光瞥见清黛,便又问,“对了阿宝,我听闻你二哥哥离家之前,曾与你在花园里说过好一会儿子话,你们都说了些什么?”
闻言,清黛下意识地警惕起来,淡笑着说:“二哥哥只是同我说了他和那位夏家小姐的一些往事,我见他伤心,便不敢打扰,只在旁安静听着。”
“是么?”三太太微微挑了下细长的柳叶眉,这个不经意的小动作透露出了她对清黛所言,或多或少持有怀疑态度,“看来那位夏小姐在他心里确有一席之地,可怜见的,这回只怕是被伤得太狠了。你们作为手足,可要好好宽慰一下才是。”
清黛知道她在绕话,却不吃这套:“都怪我嘴笨,又没读过几本书,对于二哥哥说的那些事听得一知半解,不能为二哥哥宽心……三伯娘,该不会就是因为我当时没说话,二哥哥才走的吧?是不是都是我的错呀?”
“怎么会是阿宝的错?”三太太见她神色惶惶、眸光闪闪,唯恐把她的眼泪招出来,被人听去了对自己不利,连忙安慰道,“你二哥哥离家是去为国效力,浪子回头金不换,是桩再好不过的事了,而且伯娘方才也只是随口问问,你且莫要放在心上,今日是出来玩的,可别惹了你伤心。”
她们这厢正说着话,马车却已然在目的地附近停了下来,俨然是到了地方。
娘仨当即便也把车里的话撩开不提,先从车上陆续走了下去。
她们今日门出得晚,比盛会上其他宾客来得迟了几步,不成想易令舟见清黛清照迟迟不来,心里惦念得很,便一直在进场口附近等着,只待她们一到,就立刻来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