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科技兴国(232)

等到回去的时候,那几人还在打扑克,秦林赢得比较多,他兴奋地抬起头:“你们去哪儿了?我今晚大杀四方,哈哈哈!”

远夏说:“去散了下步,又下海游了个泳。你们还没打完?小秦你悠着点,别把张主任裤子都赢没了。我们去洗个澡,准备睡了,明天早起看日出。”

帐篷是双人的,远夏和郁行一睡一个,湿了的衣服放在帐篷外挂着,吹一夜海风,明早就能穿了。

由于之前释放了两回,晚上睡在帐篷里,他们倒是什么都没做,也不好做,毕竟帐篷离得近,夜里又这么静,万一被人听出点什么,那才是要命,这可是八十年代。

第二天一早,他们守到了日出,拍了不少照片留念,趁着天没热,坐早班回到了市区,窝在宾馆里等货轮。

第三天,上海来的货轮终于到了,花了大半天时间,他们的货终于才卸下来,清点数目、装车,拉到客户那儿。

这之前他们已经提前跟客户打好了招呼,对方的厂房已经建好,正等着机器到位。

机器卸下来,远夏还要负责安装。两百台机器,五个人忙了三天,终于才将机器都安装好。

这家客户倒是非常爽快地结了货款,因为远夏交货的时间也比最后期限早了半个月。

远夏早就跟缝纫机厂算清楚了账目,跟买主也提前打好招呼,将货款分成两笔支付,都用支票支付。

毕竟他们不可能背着百十来万现金到处跑,第四套人民币还没发行,现在最大面值还是十元的大团结。

大额支票支取是需要收手续费的,但比起风险,还是宁愿出这笔手续费。

货物交接完毕,他们动身返程。

时间已经是八月中旬了,郁行一又该开学了。

远夏看着郁行一,一股歉疚感涌上心头:“说好了陪你去找姐姐的,没想到今年计划又泡汤了,对不起。”

郁行一安慰他:“我知道你一直在赶时间,可真是太忙了,来不及,明年吧。”

远夏说:“要不是冬天新疆实在太冷,路上冻着没法走,我都想寒假陪你去。明年我一定陪你去新疆,回去我得多招些人来,到时候让他们帮我管事,我就撒手不管了。”

“招吧,什么事都你自己亲力亲为,是忙不过来。”郁行一也鼓励他招人,他不想远夏忙得跟陀螺似的,哪儿都离不开他。

远夏决定回去登报招工,管理人员、技术员、业务员都需要,他得为他将来的事业打基础了。

他从前那些得力干将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笼络过来,有些还是他自己培养的,招他们本来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不知道这次他们还会不会再选择自己。

第75章 喜讯

回到越城后,远夏将加工厂的尾款结清,又将欠司海波的分成邮汇了过去,剩下的,才是厂里净赚的。

刨除成本,减掉跟司海波与缝纫机厂的分成,三百多台电动缝纫机,总共赚了三十万左右。

这三十万,还要刨除掉课题组的开销,剩下二十几万,说起来不多,但也不算少了。

郁行一不愿意要钱,远夏就将这些钱留在厂里扩大投资。他将注册资金追加到一百万,这样以后他要转型做大型机械也才有资格。

虽然他的实际资金不够一百万,但如果真需要,他还是凑得出来的。

远夏给厂里的工人每人发了一笔奖金,感谢大家这段时间的辛苦付出。

就连还在学徒期的新工人都领到了比工资还高的奖金,这足以令村里其他人艳羡了,大家都眼巴巴地等着行远厂再招工。

这倒不是他们异想天开,行远再招工是显而易见的事,大家都看得见新厂房和宿舍楼已经快修好了,马上就会再招工人。

远夏也确实在准备招工,不过他没有先招普工,而是打算先登报招专业人员。

远秋已经正式入职报社了,她报到的时候,远夏和郁行一都在外面出差,屈文渊陪着她办好了手续,并在单位分配的宿舍安顿了下来。

日报社条件还是不错的,新人都能分到一间单人宿舍,所以远夏觉得没有必要将妹妹叫过来跟他们一起住。

记者这样的工作,都是临时有新闻就被叫出去采访,住宿舍反而是最合适的。

远夏回来没两天,就去报社找远秋。远秋被分在新闻部当记者,几乎每天都要外出采访,非常忙碌。

是屈文渊陪他去的,时值傍晚,远秋已经出外勤回来了,还在办公室里整理文字稿,看到哥哥来,非常高兴,抓着哥哥问长问短。

远夏看着妹妹,说:“黑了点,外出的时候戴个帽子。工作怎么样,能适应吗?”

远秋闻言眼眶有点红,显然有些委屈,点头说:“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