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狂后(172)
曹恩英看着对面脸上风云色变的小贩,瞬间做好了与对方讨教还价的准备,不料想……
“成交!”小贩灿烂地露出自己的两排大门牙:“八两就八两。”
曹恩英:“……”
窝草,成冤大头了。
“不是已经买到东西了吗,怎么反而不高兴了?”赵祯看着魂思渺渺,一脸哀怨,跟只斗败了的鸡雏似的某人,脸上露出了不解的神色。明明刚刚还开开心心的呢,怎么转眼间情绪就变得如此低落?像你这种从来都没讲过价的人,怎么能理解我这种,已然知道自己被人当肥羊宰了的心情呢?
可恶啊,果然是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吗!
皇后娘娘无语望天,简直内牛满面。
看着妻子如此“伤悲”赵祯情不自禁的张了张嘴,就想安慰起来,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身后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让开,让开,全都让开……”
马路中间有豪华车架通行,赵祯见状一揽妻子的肩头,二人双双后退了数步,而那马车也十分恰巧的就停在他们对面的一家银楼前,片刻后,就见一紫衣少女,一脸娇气的被众多奴婢簇拥着走了下来,顺带一说的人,人家下车时踩的不是马札,而是跪在地上的下人的后背。
“好夸张的出行方式。”曹恩英啧啧了两声,顺便翘了翘脚尖,想要看看这是谁家的女儿。
果然,她看到了。
就见那驾镶金嵌银,丝绸裹壁的超豪华马车前,挂着一只小小的灯笼,而灯笼上面则用墨笔写着一个大大的【刘】字。
于是,曹恩英就知道,这是谁家的了。
“哼……”身边的赵祯面无表情的发出了一声轻嗤。
曹恩英笑了笑,拉起他的手,说道:“咱们走吧,我还有东西想买呢。”
第92章
说来也是“缘分”, 仅仅一个月后,曹恩英居然又见到了这位紫衣少女。
只不同的是,这一次, 一个高高稳坐于凤位之上, 一个小心翼翼满是紧张的跪于足下。
“小女刘群芳拜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曹恩英微笑地说道:“起来吧!”
刘群芳站了起来。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她年约十五六岁, 皮肤相当白皙, 身材也颇为不错是典型的大胸、细腰、长腿,五官也及其秀美, 特别是一双眼睛, 眼角微微吊着, 多少有点狐狸的妩媚。今儿是初五,一般来说,正阳宫的皇后娘娘,会在每个月逢五的日子,准一些官宦人家的诰命夫人进宫请安,只不过这种机会十分难得,百十个送上来的请见牌子,能中选者却不足一掌之数, 而这个月, 刘家就属于幸运儿之一。
是的, 这个刘家就是章献太后刘娥的“娘家。”
只不同的是,她的这个娘家有别于世俗意义上的娘家。
因为刘娥是个孤女, 她连自己的爹妈是谁都不知道, 就更别说什么兄弟姐妹了, 所以从根本上说她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血缘关系之人了。但不同的是,刘娥发达了以后,把自己的前夫龚美认成了义兄,那龚美也是个数典忘祖的,麻溜甩了自家姓氏,成了刘美,于是刘娥也就有了这个所谓的“娘家”。
能与前夫一家和谐相处成这样……哪怕曹恩英这种穿越货都忍不住啧啧感叹起来。
谁说古人思想封建来着,看看人家,就很时髦嘛!
“你叫群芳?”
“是。”
“多大了,可曾读过什么书?”
“十六岁,读过《女则》《女训》”刘群芳一脸柔顺地说道:“娘娘所著的《三字经》是小女幼时的启蒙读物。”看起来很乖巧呢,完全没有那日踩着人背下来,前呼后拥,一脸骄纵的模样。
曹恩英知道,她为何前来。
宋朝的女孩子,十五六岁的时候,是高发的“活动”期,其母亲或女性长辈会广泛的带着她们参加各种聚会,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相亲活动”。毕竟是山鸡还是凤凰,你得带出来让大伙看看不是。而这个时候,刘家带她进宫,一来是拜见皇后,二来,也是存了万一得皇后眼缘被夸上两句乖巧贤良之类的评语,这身价肯定大长的打算。
不过很显然,皇后娘娘对小姑娘的兴趣不是很大,只问了这么两句,就让其退下了。刘群芳面上不显,心里头却有些不大高兴,觉得皇后轻视了自己,枉她还在进宫前费尽心思的打扮了一番,要知道光是她今儿头上带着的这只玫瑰金簪就价值连城,可是她在银盛坊足足提前半年才订到的稀罕货。
有什么了不起的!
刘群芳站在母亲身后,看着皇后与其他诰命夫人们谈笑风生的样子,不屑一顾的撇了撇嘴巴心想:都说当今皇后如何如何出众,可亲眼见过后,她却觉得这也不过就是个人老珠黄的女子罢了!恨只恨我晚生了二十年,否则这皇后的位置还不定是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