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狂后(98)
最终,就此次性质恶劣的伤人事件,身为皇后的曹恩英做出了裁决。
念在张清姿刚失爱女,神志不清的份上,其份位降两级,禁足六个月,抄写长孙皇后所著《女则》二十卷。至于吴娘子…脸都废了,也不便再责罚什么了。
后宫里接二连三发生不好的事情,让赵祯很不开心,不过很快地,更不开心的事情就发生了。十月,忻州、代州、并州发生大地震,压死一万六千多人,伤两万三千多人,牲畜房屋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消息传来,赵祯顿时忧急如焚,一方面他命韩琦立刻前去灾区组织救灾工作,无论灾款还是粮食,全部由朝廷承担,务必要用最快的速度稳定局势,以及挽救更多百姓的生命。另一方面,赵祯内心深处很是自责,怀疑是否是因为自己这个君王犯下了什么错误,以至于上天要用这样的方式惩罚自己的子民。所以从那天开始,赵祯每天只食一餐,并且那餐还是粗茶淡饭。这段时间好不容易才养出来些的好气色,肉眼可见的又开始衰败了下去。
整个朝廷因为地震的事情而上下忙碌着,曹恩英这边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心力。首先,她以皇后的身份组织了多场募捐活动,得钱一百八十多万贯。其次,她还叫来了孙用,请他带领一些大夫前去灾区做好防疫工作。毕竟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一点不得不重视。
做完了以上这些事情后,她还得忙着去给赵祯开解心扉,不过效果不太大,他好像已经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过错,这个家伙,竟然连罪己诏都写好了。曹恩英实在是无语,反正她是不行了,只能让苗心柔带着福康过去试试。
结果——同样都是无功而返。
“官家的身体,本就刚刚才所有起色,哪里经的住这样的操劳。”苗心柔落下泪来,整个人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她对曹恩英哭着说道:“娘娘,您想想办法吧!”
曹恩英:“………”。
好吧,看来,是需要动动歪脑筋了。
于是几日之后,远在宫外的曹纯就接到了一封密信,他看过之后,很是啧啧了两声,然后就赶紧叫人偷偷去照着办了。结果这一日,赵祯就接到了来自邓州的八百里加急凑表,言说:邓州有百姓从河中挖出一块石碑,此碑高数丈,秀丽异常,且自带纹路,最关键的是:那纹路竟隐隐带着一个“仁”字。此事一出,其轰动程度完全不亚于三州发生的地震。满朝诸公更少一个个兴奋的不得了,大家纷纷上书表示,这是上天的恩赐,是老天爷对陛下的赞赏,正因为陛下您仁德昭昭,所以才天降神碑。
这件事情别人相不相信不知道,但很明显,赵祯相信了。这从他果断把已经写好的罪己诏又给放回匣子中就能看得出来了。赵祯本想下旨将那石碑运回京中,然而曹恩英却提出了一个不同的意见,她对赵祯说:“我记得范公的百花书院就在邓州吧,听说近些年办的越加红红火火了,陛下何不为这石碑题字,赐予范公,一方面可尽显您并没有忘记范公,另一方面,也能体现出您对教育的重视,让天下的学子们都知道,我大宋文教感天!陛下仁德感天!”
曹恩英的这番话果然戳中了赵祯的心窝子,只是,题什么字才好呢?
“皇后素来聪慧,不如你来替朕想想。”
曹恩英闻言微微挑了下眉头,心想:这是逼我人前显圣啊!遂也不在客气,执起手中笔,便在宣纸上写下了一行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注1】
赵祯目瞪口呆的看着纸上的这四句话,只觉得自己的灵魂备受震撼。许久之后,他倒抽一口冷气,深深地看着曹恩英,说了一句:“皇后真是大才啊!”
还行吧,曹恩英谦虚一笑,就是这么的厚颜无耻。
数日之后————
一块巨大的,据说是上天所赐的石碑便被立在了邓州百花书院的大门口,当天,本州上至知州下至黎民百姓,把邓州书院围的是水泄不通,大家都想要来瞻仰一下这块所谓的神碑。而百花书院院长,范仲淹就在这震天的鞭炮和百姓们的掌声中,掀开了盖在石碑上的红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范仲淹也好,百花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也好,全都被这四句话给震住了。
“好诗,好句,好深意。”范仲淹面露激动之色,只这四句话,却说出了天下所有读书人的志向。作为赵祯的代表,亲自过来观礼的副宰相丁度告诉范仲淹,说这四句话乃是出自当今皇后之口,而字也是赵祯亲手写下再找匠人拓印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