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将军,你去指挥作战吧,我留在大营中,不会出来。”虽然很想亲自上战场,但是苏若沈明白,如果自己上去了,那就是添乱了。放松到这种程度,已经很好了。
皇帝的“善解人意”,让杨昭松了一口气。他道:“既然如此,还请苏大人移步大营。”
苏若沈回到大帐,看起了军用地图。
杨昭特地为他派遣的亲兵一会儿回报一次前方战况,倒是让苏若沈心里跟猫挠似的,真真想去冲锋几次才痛快。
俗话的好,在战场上不能想除了胜利之外的事情。这不,苏若沈深情的呼唤得到了真切的回应,蒙古来劫营了。
苏若沈狠狠地诅咒着给蒙古出这个主意的家伙,然后对亲兵道:“不要慌张,命所有营中将士就地结阵!”
亲兵是认得苏若沈的。苏若沈当年在营中两月,之后也常去卫圣军营,老兵们自然都认得他。
此时有了苏若沈的指令,亲兵冲了出去,传令。
卫圣军的军事素质很好,即使遇到了劫营,也没有让对方吃到好处。
在最初的愣神之后,士兵们在下层军官的果断指挥下,已经开始了反击,与前来劫营的蒙古士兵战在了一起。
现下又有了新的指挥,对付蒙古兵便更加顺手了起来。
蒙古之所以前来劫营,并不是偶然。蒙古军统帅的智囊是一个汉人,几年前因贪污被苏若沈下旨砍了,结果买通狱卒,逃去了蒙古。如今他看出了宋军大营中可能有什么重要人物,于是向蒙古军统帅提出劫营的建议。
谁知宋军的素质这么高,还没等慌乱起来就镇定了。
苏若沈亲自出帐,指挥若定。
真的到了生死关头,苏若沈反倒是没有了激动,没有了恐惧,没有了紧张……
这就是所谓的“超常发挥”?
就在苏若沈指挥卫圣军抗敌的时候,蒙古军中跟随这次劫营的“智囊”却张大了嘴巴,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他怎么来了……”
愣神一会儿,“智囊”霍然清醒,他兴奋地叫喊道:“快!快抓住那个指挥的人——”
苏若沈听到喊声,立刻望去,心中顿时一凛。
当年史弥远被抄家之后,第二批砍杀之人中就有那人……
等朕回去了,定要整顿狱卒!
但那都是回去之后的事了,现在要是被抓住了,那可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笑话!
苏若沈轻轻吩咐亲兵,取了一张弓来。
张弓搭箭,目标直指那汉奸。
“智囊”看到苏若沈要射杀他,但是却没在意——一个养尊处优的皇帝,能有什么好箭术?
“智囊”继续喊叫:“要活捉!一定是活捉!”
苏若沈瞄准那个大喊大叫的家伙,然后射出——
“不计一切代价!一定要抓住他!他是——”“智囊”的声音戛然而止,直直地倒了下去,竟是被一箭射穿了头颅!
苏若沈满意一笑。自己唯二能拿得出手的,恐怕就只有箭术和骑术了。
在洪七公走后,苏若沈装昏君的那些日子里,一直在苦练这两样。既然武功没指望了,就练练这些吧。谁知他对箭术和骑术还挺有天赋的。
这种表现看在史弥远和杨太后眼里,自然是不务正业。他们偷笑都来不及,就更加不会阻止苏若沈了。
蒙古军中,见“智囊”被一箭射死,跟着“智囊”前来劫营的蒙古大帅亲信一咬牙,下令道:“不计一切代价抓住那个人!”
虽然听不懂蒙古语,但是看到这些蒙古兵向自己这里冲过来,苏若沈就是傻子也能明白,他们的目标是自己。
苏若沈冷笑,高声喊道:“将士们!让这些蒙古鞑子见识见识我们卫圣军的厉害!”
卫圣军士兵轰然称诺。
一时间,宋军大营的士气上升到了顶峰。
如果有能耐,就来抓我吧!朕倒要看看,咱们谁先死!苏若沈拉弓搭箭,指向那个下令的蒙古大帅亲信。
那亲信将刀横在胸前,与苏若沈僵持着。
苏若沈一松手,将箭射出,那蒙古汉子本能地向旁边一躲,又用刀一挑,那支箭只是伤了他的手臂而已。
苏若沈再次同时搭上三支箭,齐齐向那越来越近的蒙古汉子射去,这次却被那蒙古汉子用“智囊”的尸体拦住了。
眼看着那些不要命的蒙古兵越来越近,苏若沈射出了最后一次箭,然后取下长枪,加入到了肉搏之中。
蒙古兵死伤惨重,但也撕开了一道裂口,那蒙古汉子与苏若沈肉搏了起来。
在肉搏方面,苏若沈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即使有己方有帮手,人家也有啊。就这样,被一刀砍在了胸口上……虽然是刀背,却也将苏若沈震得吐出了一口鲜血。
那蒙古汉子一把抓住苏若沈,一手刀将他砍晕,又将其放在了马上,自己又骑了上去,用刀狠狠地插在马屁股上,马一声嘶鸣,痛得飞速奔跑……
老子跟你没完!这是苏若沈失去意识前的最后一个念头。
第二十一章 剧情人物
杨昭远远地看到一蒙古汉子骑着一匹马飞奔离开自家大营,立刻取过弓箭,就这么射在了那人的背上。那汉子身体一顿,一咬牙,又是一刀插在了马臀上。
当杨昭赶回大营之后,见皇帝不见了,顿时心凉了一半;又听说皇帝被抓了去,更是以死谢罪的心都有了。
亲兵将手中之物交给杨昭,道:“那位大人临被……走之前,要我把这个东西交给将军。”
杨昭迅速将它接过,一看,竟然是皇帝的随身印信!
默默无语了良久,杨昭面上露出了苦笑:“一队到三队做出追击那蒙古兵的样子,务必要让那人以为咱们在他回蒙古的必经之路上都设下了伏击;其余的都按照原来的计划继续吧,咱们这位大人……唉。”
——皇帝的玩心为什么这一会儿工夫就放这么大了?
听亲兵叙述,皇帝本可以撤回大帐,那些蒙古兵根本没有机会碰到他一根毫毛,可这位主,恐怕是故意借助这次机会,想去敌方看看?希望自己那一箭会废了那蒙古兵吧。
杨昭立刻写了一封密函,让那亲兵带一队人马,迅速赶往临安,送到内阁那里。
话分两头,却说那蒙古汉子中了杨昭一箭之后,又见后有追兵,半刻也休息不得,只能加快马匹的速度。
马臀被扎了好几刀,那汉子又中了箭,一人一马血流不止。而在马背上趴着的苏若沈很庆幸的是处于昏迷当中,没有直观地感受到自己这一姿势所带来的痛苦。
那蒙古人果然中计。
他始终觉得在去往蒙古的路途之上,以及被宋军做好了埋伏。于是他决定向东去,从金国腹地穿过,去往蒙古。
苏若沈醒来之后,却见自己躺在地上,那蒙古人正在给自己包扎伤口,只是受伤的位置实在让他手脚不利索。
见到苏若沈转醒,那人拿刀指在了苏若沈的脖子上。
苏若沈一愣,旋即笑道:“我已经受了内伤,你还如此防备?”然后不在意地抬起右手,将那刀向旁边推了推。
他又问道:“你抓我作甚?”
蒙古汉子道:“军师说,只要抓了你,宋国皇帝会答应我们任何事!”
苏若沈愕然。他这是怎么理解的?那“智囊”没说这点吧?
苏若沈觉得好笑,道:“我不过是在殿试之时方才得见天颜而已,随后便被外放做了地方小官,又如何能有你们‘军师’说的那么大的作用?”
那蒙古汉子虽然脑筋直了些,却也不是太笨,他想了一会儿,疑惑道:“不对!宋军都在保护你!你在宋军之中地位那么高,不可能是一个小官!”
苏若沈面不改色道:“因为我是杨将军的好友,保护我是杨将军吩咐的。”
蒙古汉子却道:“不敢怎么样,我都要把你抓回去,献给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