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恶婆婆只想养老(222)
“对的,就选他们!”赵芸娘没有江婉沉得住气,急急的回答了后才后知后觉的退到江婉身后,不好意思的冲江婉笑笑。
“好,既然我儿媳妇看上了,那就挑他们吧。”
江婉的话立即让牙人对赵芸娘高看了一眼,巴巴的就去办手续。
那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劳动力才三个,而且规矩都还没学好,一般人家都看不上,难得有人当冤大头,他哪有不肯之理?
选定了人,江婉便将余下的事全都交给赵芸娘打理,她自己则一刻都不敢再在牙行里呆了。
那些人渴求的目光实在太刺目了,江婉看不下去。
本来她们今天只打算挑两个年富力壮的劳力,外加一个半大孩子给李延睿做书僮,可对那一家子的遭遇实在看不过眼,挑这一家子已经超出了她们的预算,实在没能力再帮助更多的人。
比起这份爱莫能助,江婉此时的心情更沉重。
见识过天灾的威力,她的内心越发急切。
谁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现在小柳树村风调雨顺,谁又能保证往后也一样风平浪静?说到底,李家的根基还是太浅薄,经不起一点儿风浪。
等县城里的这一摊事全都安顿下来,她也要赶紧回村子里去了,做好秋茶的采摘、红薯收获也迫在眉睫了。
房子入冬前一定要建起来,要建一个大大的粮仓。李家今年没田,等秋粮收获,也要做好囤粮的准备。
第164章 和睦人家
“娘的,终于走出来了!”通往临江县城的官道上,停留着两匹通身洁白、不带一丝杂色的白马,一蓝、一白两个明眸皓齿的青葱少年动作轻盈的飞身跨上马背。
蓝衣少年扭头回望了一眼背后的莽莽群山,心有余悸,只想急切的离开。
“老三,你还回头看什么?这破山的苦头你还没吃够?”蓝衣少年在马上握紧缰绳正要加速,发现自己的同伴并没有跟上来。
“值得!”白衫少年抿了抿唇毫无悔意。
“也是,终是见到大将军不虚此行。”蓝衣少年的脸上也舒展开来。
想想自己两人在山里受的这些天的罪,吴钩感觉自己把打从娘胎起,到长到现在该受的、不该受的罪全积攒在一起,全在这里一次受光了。
当他们俩像两个泥猴子出现在大将军面前的时候,那老头儿差点‘翻脸不认人’!
说话他堂堂京城玉面小郎君,就算是脏了一点,身上的衣服破了一点,也不至于被人当成小乞丐啊。
吴钩再不愿意回想那尴尬的一幕,好在现在一切都恢复正常了。他摸了摸束发的玉冠,又满血复活。
“走了走了,这个鬼地方我再也不来了。”
这两人正是后山上救了李翠一命的两个少年。
只不过,就算李翠现在在这里,也肯定认不出来。
此时他们全都梳洗过换了衣服,没了满脸的泥污,露出白皙精致的面容,完全不是小柳树村这样的山野之地能养育出来的孩子。
特别是吴钩生得一双剑眉,让他的五官精致中又透出一股英气,像一柄未出鞘的宝剑,肆意张扬得很。
而后面的白衣少年,头发黑玉般有淡淡的光泽,脖颈处的肌肤细致如美瓷,与吴钩的勃发英姿是完全不同的类型,温润如玉,一身轻薄的白衣穿在他的身上如出尘的仙人。
这一趟虽然算不得得偿所愿,但能得到大将军危急时刻出手相护一次的承诺,也算不虚此行。
本该跟吴钩一样心无挂碍的转身离去,但他的脑海中总浮现出一个软软乎乎的小身影,张着湿漉漉的小兽一样清澈明亮的大眼,忽闪忽闪的却无助又无辜的小模样。
当时他们也是时间紧迫,没能将她送下山去,也不知道她平安到家了没有……
“快点快点,这次别又输给我!”前头传来同伴的挑衅。
“来了来了!”白衣少年将目光从大山上收回,调转马头,“驾——”
眨眼之间,官道上尘土飞扬,却再无少年踪影。
……
临江县西门巷子深处的桂花小院里,此时也迎来了新人。
“娘,这是田伯一家子。”赵芸娘领了人回来,“已经瞧过郎中了,就是身子虚弱,都无大碍。”
“我熬了粥,先让大家喝上一碗,再洗个澡换上新衣服,今天还在院里临时凑合着住下。”江婉回来也没有闲着。
“东,东家,这怎么,怎么使得!俺一家啥都没干,还怎好让您伺候呢!”开口的田伯正是之前在牙行护着自己孙子的老头。
他一进院子就闻到了米粥的清香味儿,此刻正猛咽口水,但满脸都是羞愧之色。
其他的人也跟他差不多,都是浑身不自在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