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王爷真的不想造反(22)
他们都做到了该做的结果。
当年的辞别,眼下的故土,远处的国线,这些都是誓言最好的结果了。
一路走过,汴京的变化被她尽收眼底,洛寒珏的喟叹逐渐上沿,舒缓了些她眼角的冷色。
当初她的父亲屡屡战败,至今仍不见洛叶冰的尸首,朝堂昏庸,前线告急至此,梁文帝才匆匆把她召入宫中命她即刻出阵。
一别就是三年。
三年,也是和故人未做离辞的三年了。
故人,叹故人。
难得,洛寒珏的思绪有些昏沉,或许是脚踏故地的效应下,理智如她当真从冗长的记忆中勾勒出了一个模糊的轮廓。可惜它浮浮沉沉,好似雾里探花,对洛寒珏若即若离。
下意识地,女将摸上了盤缠在马背上的包袱,掌纹下是厚实的累积感,粗糙的触感给了她一些安定感。
里边是信,全是没能寄出的信。
都是洛寒珏喘息得空的时间里,一封一封写的,她还记得有些还是在战壕里写的,而且凑着月色下写字真的很不容易。可惜三年战线太过吃紧了,即便是她,除了必要的军信,洛寒珏不会浪费多余的兵力减少胜机。
所以,这个跟着她三年的包袱里就被她的积少成多一天天给填满了。洛寒珏还苦恼过回府后把它们放置何处了。
一想到回府清扫的那些事,洛寒珏也难得有些恼烦。
“阳光真好。”
她拉长了语调,抬手遮住了被阳光刺得有些生疼的双眼。
林显又一扭头就听到了洛寒珏的长叹,正想跟首将上前打声招呼,马腿刚迈出半步,林显就讪讪地回了头。
嗯,还是待会吧。看来将军现在的心情还不怎么好。
副将一边安慰自己,一边试图忘记刚才的“惊鸿一瞥”。
可越跟在洛寒珏身后,这个男人也不免担心起来,就这几日里,洛寒珏脸上的情绪比之前三年加起来还要丰富,他想说不定将军也是嘴上不说,其实内心还是比较激动的吧。
其实这个二十八岁的男人正在试图说服自己的害怕。
班师回朝的消息早早传遍了整个汴京,凑热闹的也好,来一探究竟的也罢,大道两侧的通道也被人流团群得水泄不通了。
百姓聚集在大街两侧,眼神期盼地看着洛寒珏。
洛寒珏看着这些迎接他们的百姓,脸上的真诚的笑容和激动的眼神不作假,一时间感受到了内心涌起的那股复杂感。
这些人和她都是一样的,她也曾这样过目视着洛叶冰的凯旋一路长大。
可惜在一个普通的雨夜里,大梁的战神败在了他乡。
那夜洛寒珏正准备为母亲煮药,洛家的小厮拦下她,告诉她来了“贵客”,是指了名道了姓来见她的。
洛寒珏只惦记着今日的药分,不顾仆从的阻拦端着药碗就准备拒旨了,最后是母亲拦下她希望让她去看一眼。
所以洛寒珏就站在洛氏的大堂神游一样,听着眼前这粉面白皮的太监对着她说了一大通,事后还倨傲地问她听明白了没,明白就跪下接旨。
洛寒珏凝滞的眼珠微微挪移,在她毫无情绪的声调下,重复了一遍洛叶冰的死讯。后来那太监拉着黄旗神叨叨地告诉她洛将军为国战死沙场,劳苦功高,因此皇上封赏几何……
洛寒珏没有听到后面,但梁文帝的旨意还会有什么意思呢。她起身接了旨就准备去给母亲煮药,因为母亲病得挺重的,不吃药不行。
那太监却拦下她,尖声道她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洛寒珏看了眼皇旨笑了一下,想着不能拂了人太监的面,毕竟大老远过来的。想了想,她终于憋出一句:“他遗体还存有多少?”
耳边尖细的声音闹得她头疼,洛寒珏只想快快解决了。
有意思的是,洛寒珏还记得那人傲着脸,明明比她还要矮上一点,硬是挺着胸膛,把自己拔高了半个头,仍掐着嗓说:“皇上已经将洛将军的遗体妥善下葬了,那可是最高的礼遇,洛家世世代代都会蒙受皇恩。”
闻言洛寒珏闭上了眼,最后那太监留了一块玉佩给他们。
在烧药的隔间里,洛寒珏一边轻声叹息,一边摸着玉佩上的四分五裂的血和裂痕。
洛寒珏连连叹了三句可惜。
真的是太可惜了,因为洛寒珏很久以前就觉得洛叶冰这块玉佩真的很漂亮,所以她也是真的遗憾了。
洛叶冰死后的半个月里,她也没有留住母亲。
看来,药还是难治心病的。
洛寒珏倒去了最后一贴煨好的药草,她终究知晓了这个道理。
等到大肆举办的庆功宴里,她站在祖宅的边角中,洛寒珏冷眼看着那些被人夹道欢迎的“英雄们”,所有人,包括随行去的洛家人,那么多人中也只有洛叶冰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