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我家媳妇特别凶(703)
连个两天的时间都不用,羊城和鹏市的商品房就买好了,只是李建华不敢买大的,全部只买了二房的,就算是这样,这么两套房子也要三十六万。
贵得很。
李建华买都买得心跳加速,口干舌燥的,好在他很坚定自己跟紧了妹妹李友桂的脚步,不然他也会像大哥李建明一样,肯定不在外地买房。
不过,这三十六万的房款,也不全是李建华自己的,他足足去借了十六万。他妹李友桂借了他六万,大哥李建明借了三万,李父李母借了两万,李友柳李建文他们几个弟弟妹妹们也一共攒了两万块借给他,包峰借了两万给他,另外的一万是找李家族里的堂兄弟姐妹们借的。
李建华一年还八九万的债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毕竟他在包峰和李友桂的服装厂里有点股份,一年能分到四万多块钱呢。
不出一年,他就能把一半的债务还清了,这也是他胆子大的原因。
买完了房子后,李建华又批了一些货一块儿运回了南市。
李友桂回到京市的时候,距离开学也不到十天的时间了,正好可以让她留出来陪伴家人。
弹指一挥间,京市的商品房就开始出售了,两小只这会儿已经上了高中了,成绩自不用说,年年全市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稳坐钓鱼台,根本不用大人们操心的。
而这商品房一出,李友桂就领着两家人一块儿去抢房子了。
为什么是两家人?!一边是罗家,一边是李家。
罗老大和罗老二两家人也是要买的,而李友桂这边除了大哥李建华没打算买之外,全部的兄弟姐妹们都听从了李友桂的建议,打算一人买一套。
不管是挑三房的还是两房的,只要买得上就好。
而且,钱不够的话,这房子还能贷款呢,根本不担心买不起。
这会儿的工资已经不是三四百块了,基本上快上千块了,夫妻俩双份工资加起来也快二千了,一个月供了八九百块钱,难道还供不起吗?再说了,工资年年涨呢。
不说罗大哥和罗二哥那边,李家的人是非常相信自己的姐妹的。
因此,个个都挑大户型来买,全部套套三房,而且买的还是同栋同层楼,没有的话就上下楼。
两千多不到三千一平的房子,差不多九十个平方,大概一套二十二万左右。一家付个五六万的首付,再贷个款,就差不多了。
而像戚雪和霍意如的娘家得知了女儿女婿买房子,条件还不错的两家人也各出了一万多两万块钱给他们两夫妻买房。
李父李母当然也给几个儿女们支持了,一人支持了一万块,当然这钱是李友桂私底下让父母给的,就等于俩个老人给了。
第552章 海省
首付不难。
贷款供房是这个年代许多人不敢干的事情。
别说李建文他们这些人了,戚家和霍家也在听闻了女儿家要贷款买房后,也不是十分同意的。
因为,毕竟这年头,单位还是有房子可以分的。
李建文和李友柳,李建环,李建业他们的单位都给他们分了房子,不是两房就是三房的,足够一家人住了。
而且,现在一对夫妻也只能生一个孩子,不管是两房还是三房,完全够住了。
但是,没想到李友桂还让他们买外面的商品房,这就让戚家和霍家不太能理解了。女婿结婚前也有一套小院子,买那么多住得过来吗?
可,李建文他们这些李家人根本不听劝,一定要听李友桂说的。李友桂让他们买,他们就买,根本就不会反对。
戚雪和霍意如也是不想买房子的,毕竟不仅要掏光全部的存款,还要再欠一屁股的债,现在这日子不好过吗?为什么非要搞出这么多的事情来?!
只是,她们俩妯娌也是相当的了解李友桂在夫家的地位,那简直就是十来口人之上的,金字塔最顶尖的那一个,大家都特别听她的话。
买就买吧,她们也阻止不了,心里更知道李友桂这个大姑姐不是害他们。
没看见罗家人也在一块儿买房吗?全是三房,也是在贷款。
只不过,罗家人贷的款没有他们的多,给的首付多一些而已。
很快,李家六套房,罗家四套房就买到手了。
还有,罗小龙自己也买了一套,柳爱国倒是没买,他结婚生孩子后的存款也不是很多,他胆子小只想过稳当的生活,这种欠几十万债务的事情打死他他也不敢干。
罗大嫂和罗二嫂在交完首付后无语的看着自己手里的房产合同,她们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他们俩家的孩子不是出来工作了,就是在上大学的,日子是一天天好起来了。房子也足够多了,妯娌俩真的是心满意足的,没想到公公婆婆还嫌不够,非得让他们再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