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就是不讲武德(328)

后来举子们对永安公主的态度想反对便反对,想赞扬便赞扬,可谓十分随性。

但乍一听永安公主要和一介武夫成婚。让举子们简直愤愤不平,永安公主是何等才情,一笔丹青,浑然天成的诗词造诣,上都城乃至江南学子们都赞叹她的诗才,怎么能配一个握刀的武夫!实在是可惜!

这时候,倒是无人攻击永安公主,全都惋惜永安公主的才情,为了大梁,王夫却要选毫无才情的武将。

都纷纷同情她,为她感到不值得。

严平骏给严柏年来信,只说,这事他不同意,但反驳不得,所以便应了。

他若和永安公主成婚,若有一日永安登大位,那他便和平城严家毫无干系。彻底脱离平城了。

道理严柏年都知道,便给父亲回信,他自己愿意,也放弃平城严家的所有。

国库空虚,眼下没钱再和突厥人缠斗,休养生息几年再说。

李令俞没想到他又不回去了。

她忙碌的日子久了,便也知道将严柏年困在这里并不好。

“最迟二月,成婚后,你就返回平城。”

严柏年只管说:“你忙你的,别管我。我也不着急回平城,你不是说了吗?只要路修好,从上都城到平城一日一夜。”

他还在考虑她说的军校。

正在罗列他知道的老将。

四方的武将不少,她初登大位,边将们确实不肯听她的。

所以一个在忙国事,一个在忙自己的事。

侯府已经落成就在西掖门外,严柏年却一直住在宫中。

钦天监将婚期定在二月底。

李令俞去北宫见了圣人,她成婚,不能不通知圣人。

自除夕那日,见过萧雍之后。如今再见他是肉眼可见的衰老和颓然。仿佛身上的精神气没了。

李令俞一想,也对,他为君几十载,即便是萧诵在位十几年,他都权势在手。自古没有活得痛快的太上皇。尤其是他还有野心。

见了李令俞,萧雍一身道袍坐在玄武观中,李令俞这次愿意给他好颜色,躬身邀请:“孙儿将不日成婚,今日特来讨赏。”

萧雍问:“严平骏的幼子?”

“是。”

“你很聪明,能利用你所有抓得住的机会。”

李令俞不想解释,就当他说的是吧。

萧雍便说:“你该先给永康成婚。”

“她的婚事,我说了不算。”

萧雍看着她,问:“成婚后,北境三州,该归谁?”

“自然是严平骏。严柏年有其他事要忙。”

萧雍骂了句:“愚蠢!”

李令俞也不还嘴。

这种不涉及原则的问题,由着他骂吧。

萧雍便问:“吕匡渊就没有意见?”

“没有。”

“百官呢?”

“没有,只是可惜我如此才情,嫁了一介武夫。”,李令俞故意说。

萧雍都被她气笑了。

李令俞绷着脸,就是不说实话。

萧雍便说:“让慵之和萧澈进来!我有话和他们说!”

李令俞便说:“那我去叫侯爷吧,叔祖父有事要忙。”

“他有什么忙的!”

“忙我的婚事。”

萧雍没想到她来北宫请他,就是客气客气,婚事有庐阳王操办。

暴脾气都快管不住了。

李令俞便又说:“年后开青州港,我还要倚重那些老臣,你别给我得罪了。我就是和你说一声。”

“滚出去!”

李令俞麻利起身,头也不会走了。

等她回了太极殿,萧澈便说:“婚事在哪里?”

“两仪殿已经重新修缮了,就在那边吧。您看着办吧。”

青州港一开,出海的船队,便是今年的开年大事。

河东几州让裴虞杀了个清静,这次学乖了,不敢妄动,那出海的商队,她便能指定,让户部开了一个商务科,朝廷领队。

六部议政的时候,曹印和几个人也觉得她这个做法有点太不要脸了,官不义民争利,这是规矩。

她无奈退让,只开第一趟,第一趟也算是给他们开路。

但总之港口开了,赚钱的路开了。

第97章 大婚

因为新闻报的事反响很好, 连着再议青州港开港的事便很顺,李令俞定下章程和曹印等人扯皮了很久,最后定下三月中旬, 开港走第一趟。

比她的婚期晚一点。原本要为先帝守丧,日子定了几个。结果圣人仁义了一次,放话, 他尚且在世,有桩喜事也不为过。

所以她这个婚事定的也仓促, 只要能早结婚,她也没意见。

吕匡渊和曹印私下里商量过她大婚的规制。

萧澈是个太平人,万事不强求,也不与人争论。

李令俞知道他心里没有看起来那么太平。他曾经心中有恨,也信萧诵死前说的话, 十叔恨我,宫中的中毒案, 京郊营的兵符,都是十叔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