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醉玲珑【三卷】(107)

卿尘素手执杯,抿了一小口度佛寺独有的“其心”茶,纤眉忍不住微微一掠。初沾唇齿的清甜,一缕送入喉间化做渐浓的悲苦久久不散,余留齿间尚带着些酸涩,再一回味,却仍是盈绕不觉淡香。

百味纠缠,浸的人肺腑入境,半日不知再饮。真不知是什么制的茶,竟将七情六欲都占了去。

敬戒方丈已年近九旬,寿眉长垂,静坐在卿尘对面,要不是看向她时眼中透出一丝深睿的笑意,几乎叫人当做了一尊化石,“王妃每次喝这茶都几欲皱眉,却又为何每次都要饮呢?”

卿尘将粗木茶杯放下,杯中水清如许,若非一旗一枪浮了几片枯叶,便只觉得是空置在眼前。她笑了笑:“方丈既知这茶苦的出奇,却又为何要制?”

敬戒方丈道:“老衲看王妃神情,这茶岂止是苦。”

卿尘唇角微扬:“五味俱全,这茶品得说不得。”

敬戒方丈展颜道:“此茶便是为知其味者而制,只可惜人们往往一沾唇便觉得苦不堪言,即便饮完也是勉强。这么多年来,王妃是第二个喝过这茶后还愿再喝的人。”

卿尘一时好奇,便道:“敢问方丈,那第一个人又是谁?”

敬戒方丈合什:“有缘之人。”

卿尘会意,不再追问,只道:“茶中滋味,人间诸境,若众生皆得其真,世间又怎会有佛祖?”

敬戒方丈道:“众生皆佛,佛亦为佛。”

卿尘道:“佛上有进境,云外有青天。”

敬戒大师淡淡说道:“佛法无边。”

卿尘笑着扬头,挽在脖颈后的坠马髻稳稳一沉,那柔顺的乌发丝丝如墨,随着她的笑动了动:“我不和方丈论佛,那是自讨苦吃,我本不是信佛之人,再说便要亵渎佛祖了。”

敬戒方丈望着面前案上一方锦盒,说道:“王妃不信佛却行佛之善事,资助度佛寺活人无数,如此信或不信,又有何关?”

此时碧瑶自外面进来,对敬戒大师恭敬地一礼,在卿尘耳边轻声道:“郡主,信已经交给紫瑗了,她说想见您。”

卿尘点了点头,眼中静静的一抹微光淡然,对敬戒方丈道:“方丈这么说,我还真是受之有愧,我非是善人,是救人还是害人,我心中只凭自己的善恶。便如当日我请方丈遣散部分百姓,善堂中不要养些不务正业的懒人,方丈怕是不以为然吧。”

“阿弥陀佛!”敬戒方丈低宣佛号:“佛度众生,所谓存者去者,是非公道如何评说?”

卿尘微笑,站了起来:“打扰方丈清修,我该告辞了。下次再来还要叨扰一盏方丈的其心茶。”

敬戒方丈平和一笑,合什送客。

卿尘步入度佛寺后山鲜有人迹的偏殿,紫媛正跪在佛前,低首垂眸,虔诚祷祝,一袭淡碧色的绢衣衬着窈窕的身形,纤弱而柔美。

卿尘没有惊动她,轻声走到她身侧,微微闭目,香火宁静的气息萦绕身边,悄无声息。紫媛抬头看向高大庄重的佛像,目带祈求,忽然看到卿尘站在身边,吃了一惊:“郡主!”

卿尘淡笑道:“看你如此诚心礼佛,都不忍出声喊你,许了什么心愿?”

紫媛低声道:“我求佛祖保佑郡主和四殿下,平安喜乐,长命百岁。”

卿尘道:“多谢你了。”

紫媛笑容中有些许的愁绪,垂下眼帘,却欲言又止。卿尘看在眼里,说道:“有什么话便对我直说,何以如此犹豫?”

紫媛轻咬嘴唇,突然跪下求道:“郡主,你能不能……放九殿下一条生路?”

卿尘淡淡看着她,没有立刻回答,转身望向殿中佛坐金莲,宝相庄严,拈指微笑处,那神情是看透世情的悲悯,芸芸众生无边苦海都在这一笑中,过眼如烟。

她回身,缓缓问道:“紫媛,我让你做这些事,你恨我吗?”

“不!”紫媛立刻摇头:“郡主救了太后,救了我,亦保全了我们全家性命,恩同再造,我只会为郡主祈福,岂会有所怨恨?”

“即便我要你害人?”

紫媛抬眸道:“郡主不会害人。”

卿尘轻声一叹,问道:“他对你好吗?”

面对这一问,紫媛神情迷茫:“他若要对人好,能将人都化了,可他偏喜怒无常,转眼就变成另外一个人,比地狱的修罗还骇人。我从来都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但我看得出,除了溟王妃以外,谁也入不了他的眼了。王府中的女子虽多,他也不过就是逢场作戏。他平常在人前那么张扬的人,可我在府中常常看到他自己一个人待着,却觉得他很孤单,很可怜。”

卿尘抬手燃了香,静静奉于佛前,说道:“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我不想告诉你他都做过什么,知道太多对你并没有好处。有些事情,既然做了就必得承受后果,所种何因,所获何果,都是他一手造成的,这或者便是他的业障。我要你做的事,自有它的理由,你明白吗?”

紫媛沉默了半晌,低声道:“我明白。”

“你愿意?”

紫媛点头以答。

卿尘眸中深色如同秋湖月夜,光华淡凛:“紫媛,抬起头来,你真的愿意?”

紫媛抬头看着卿尘,眼中有些忧伤,但却并不能掩盖肯定的神色:“我可以为郡主做任何事情,我求郡主饶过他的性命,只是因为这些日子以来眼看着他的痛苦,于心不忍,他毕竟……毕竟是我的夫君。但他若对郡主和四殿下不利,那便是我的敌人。”

卿尘并没有因她的话而欣喜,浅浅蹙眉,说道:“我并没有想要他的性命,只因他早已生不如死。你回去吧,如果心甘情愿,便照我说的去做,如若不然,我也不会怪你。”

紫媛俯身道:“请郡主放心。”

紫媛走了后,卿尘独自在佛前站了会儿,才举步下山。

未至山门,她无意抬头时在来往的香客中看到一个人。

一个人,一身墨黑色的武士服,匀称而修长的身形如剑,然而剑入匣中,锋芒平敛。

与往日长街奔马的恣意放肆不同,他沿着青石台阶一步步独自走着,神情奇异的安静。

卿尘不由停下了步子,驻足在不远处的大殿前。

夜天溟原本看着大殿上方一片浮沉纷扰的青天缓步前行,忽然若有所感地扭头。

卿尘这一次没有避开那双眼睛,隔着人来人往,青烟缭绕,她看到了他,他也发现了她。

芸芸众生,浮尘过眼,熙熙攘攘,擦肩而过,如一幕幕无声的画面,轮回眼前。

听不见纷扰与嘈杂,半幅红尘,万丈烟云。

一双魅异而平静的眼睛,一双纯净而清锐的眸子。

青山深处庄正的钟声遥遥传来,夜天溟似是恍然惊醒,忽然眉眼一吊,那种妖媚的光泽刹那间从黑暗中迸射,明耀刺眼。他举步往大殿走去,穿过了人群纷攘,几乎是瞬时便到了卿尘面前,暗光异亮的眸眼一垂,“四嫂。”语调微长。

温热的呼吸几近眼前,卿尘羽睫轻扬,不露声色的缓退了一步,“不想殿下也会上山拜佛。”

夜天溟盯着她:“我也没想到四嫂是吃斋念佛之人。”

卿尘一笑:“吃斋念佛我做不来,不过上山叨扰方丈大师一盏清茶罢了。”

夜天溟背着手侧头打量她,“方丈大师?他那里只有苦茶其心。”

卿尘想起方才敬戒大师提到的喝茶人,心中一动,说道:“其心何苦?”

夜天溟细眸轻眯,微光浮动:“其心皆苦。”

卿尘道:“善恶其心,悲喜其心,苦乐其心,是非其心,其心百味,如何只有一苦?”

夜天溟道:“百味如一,其心自苦。”

卿尘道:“殿下的茶斟的太满了,杯满茶溢,百味难入,是以独具其苦。”

夜天溟唇角勾着抹似明似暗的笑:“观一切境,若暄若寂,若物非物,若欣若厌。苦满空溢,明心见性,见性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