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不知有多少目光追随着祭台高处风神夺人的身影,这一夜玄女祠前,亦不知许下了多少女子如梦的心愿。
“是皇非呢。”人群聚向玄女神祠,而使得桥上相对安静下来,子娆遥望那片近乎狂热的场面,略有感慨地道,“楚人知少原而不知其王,九域闻楚国而不闻帝都,威震天下的烈风骑,大楚战神之名,震耳欲聋啊!你说……如果有朝一日当面对上他,你有几分胜算?”
子昊正注目于祭台前面那一片赤甲亮剑,不知是因焰光灯火,还是因这漫天星月,眼底不为人知的深静之处有着锋亮熠动的微光。
展如鹰翼,聚如剑锋,万众如一,声威震天,百战之中磨砺而出的杀气,出生入死浴血激扬的豪情,足以沸腾任何男儿之血——这样一支军队,将大楚国威推向鼎盛,令所有国人都以冠上它的名号为荣,令人一见之下,便会心生纵剑傲啸、放手一战的快意!见她如此问来,子昊略略扬眉:“双方有备而战,列阵一决雌雄,胜负之数五五。”
“哦?”子娆奇道,“你的意思是,并无胜算的把握?”
子昊一笑,淡淡再道:“但若奇兵突袭,立分生死,他没有任何胜出的机会。”
子娆越发讶然:“皇非用兵可是以奇谋险算著称,难道比这个反而胜算多些?”
子昊但笑不语,修眸如海,天地从容。子娆侧头,借了天际焰光,欣赏他不经意流露而出的傲岸锋芒:“我知道你花了很多时间,几乎研究过皇非所有的战役。你最终选定他,是不是认为楚宣之战,他必胜无疑?”
子昊低头微笑,轻轻咳道:“我选他,是因他并非楚王。”
子娆一愣,随即眸光一转。他凝视她片刻,神情恢复那种寂然无波的平静:“而他,也会更加需要帝都。”
四目相对,映此明光飞焰,子娆看到无数烟花在他幽深的眼底无声绽放,轻轻凋谢,一片明明暗暗,起起落落。那眉目深处莫名的情绪,如这一瞬灿烂的消逝,而他的目光却染上了烟花的光与暖,仿佛永不凋零,在她展颜相望的一笑。
那一笑,妩媚而多情。
子娆仍是牵着他的手,在他的注视中抬头看那焰火璀璨,那些明与暗、冷与暖,再不曾染透那双琉璃清眸,过了许久许久,她才轻声道:“子昊,我们不去玄女神祠了吧。”
子昊微觉诧异:“怎么?”
子娆转身,风吹衣发飘扬:“那里是楚国的玄女,管不了我的七情六欲,我的祈愿,在这里。”
晶莹的指尖轻轻指向自己的心口,她便这样,对他展开明媚更胜烟花的笑容,美得不似人间应有,而另一只手,却覆上他雪色清冷的衣衫。子昊目光似被凝住,就在她指尖触到胸口的刹那,仿佛漫天焰光绽落心中,绽开心花无涯,是那样灿暖,而炽热的深痛。
第63章 第三十一章
万灯照江,焰火飞扬不绝,当此夜色之下,楚江上游忽然一亮,一艘巨大的楼船拐过弯道,出现在人们视线之中。
雕牙层阁,琼檐玉砌,船身两侧各有数十盏金灯层层高悬,明光四射,将这巨舟内外照映通明,如同一座豪华的水上宫殿,自灯火辉煌的江面徐徐驶向度仙桥。
一见那船头徽识,江中其他画舫船只主动让开航道,显示出这巨舟非同寻常的地位。
子娆驻足看去,遥见船头巨大的扇形望台上人影绰立,分布有序,无论男女皆是锦衣华服,气宇不凡,然她抬眼只见一人,眉目轻轻一漾。
那人含笑卓立众人之前,有若岳出群山,峻然拔萃,一身大红缣金飞云袍,外罩明玉软丝甲,身佩三尺剑,发束瑞金冠,簪缨照俊面,神采飞剑眉,正是如今九域炙手可热的实权人物,楚人崇敬如神的少原君。
明焰耀空,衬此剑眉星目,映此高傲容华,红色本就夺目,穿在他身上更是一番烈烈逼人,然那份自然而然的风流潇洒,却亦无人能及。
随着这巨舟靠近度仙桥畔,船头桥上原本不多的楚人皆恭然避行,一时间十里长桥,人声阒然,只余子昊两人衣袂迎风,从容安立。
自巨舟出现江中,子昊目光便锁定皇非,再无他人,正如皇非注视于他,倜傥笑眸,异彩涟涟。
一个是四海之主,白龙鱼服;一个是凤翔长空,翱啸九天。未谋面而神交久矣,君臣敌友,于此注目之间,作这九域万丈风云,激流跌宕。
巨舟尚未泊稳,皇非身旁早有一人抢先叫道:“子昊哥哥,子娆姐姐!”
子昊这才移目看向红妆绯衣的含夕。子娆亦转头,恰一双飞焰如花,当空闪闪绽落,光华盛放的刹那她冷不防与皇非灼亮的目光相交,心头不由一跳,便听皇非扬声笑道:“相请不如偶遇,不知臣可有荣幸,得请王上与公主一同泛舟游江,共赏此良夜美景?”说着振袖拱手,翩翩一揖成礼,笑目耀人。
他若无其事参拜东帝,话语传出,前后众人无不大吃一惊,无人料想眼前这文质清瘦的白衣男子竟是当今天子。明日东帝在楚的消息,必将迅速传遍九域,当此宣楚兵锋隐动、形势错综之际,帝都的态度将给诸国带来何等震动可想而知。
子昊目光微微一闪,然唇畔隐现雍容浅笑,淡淡道:“免礼吧。灯焰争流,月洒长江,想必乘舟游览别有一番滋味。”
一笑携子娆登舟。
他既身份已明,便是楚王亲临,亦要恭然敬让,船上诸人无一例外,纷纷退步叩拜下去。
两排翡翠宫灯迤逦排开,直至金碧辉煌的三层主舱,珠幔晶帘,错落生辉,玉髓美酒,香飘四溢。
皇非侧身礼让:“王上请!”
子昊亦不客气,径至主席拂衣入座。玉盏玲珑水晶杯,殿前灯辉流射,三十六朱衣美姬引丝竹,转弦歌,长袖善舞以助兴。
江上美焰炫彩,楼中轻歌妙舞,舟行繁华地,月照十三桥。少原君殷勤举樽劝酒,东帝来者不拒,谈笑饮之,含夕虽与子娆共坐一席,却不时用眼角偷偷看向席前衣容清雅的男子,胭脂俏面,娇丽如画。子娆把盏在手,低酌浅饮,目光徘徊于面前两人之间,金灯玉影下,点漆般的黑眸深滟如泉,浮动幽澈莫名的光泽。
耐心相待,果然不出所料,酒过三巡,皇非双掌一击遣退舞姬,殿中顿时安静下来。
子昊把玩杯盏,修眸略抬,扫视殿前按剑侍立,歌舞喧天而面无声色的两排赤衣武将,悠然笑说:“观其营而知其军,查其兵而知其将,方才隔桥遥望,烈风骑雄兵虎将,士气震天,不日伐宣之战,已是胜券在握了吧?”
此言此语,可见对今晚“偶遇”早已了然于胸。皇非欲名正言顺灭掉宣国,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对这番清明洞察的透彻,只觉痛快,“王上亲赴敝国,运筹帷幄,非又怎敢负此苦心?日前一局沧海余生,王上算无遗策,想必如今也能推知我烈风骑用兵动向,可有指教?”举杯扬眉,眸光奕奕夺人。
子昊微笑道:“扶川初遭重灾,百姓流离,内外空防,烈风骑乘虚而入,指日可下其城,何言指教?”
“哦?”皇非笑问,“王上何以断定我会在扶川用兵,而非丹昼?”
子昊迎上他目光,那一刹那,仿若烈日照上海面,折射出万里如金的波澜。
宣楚之战,必争七城,东部扶川卧踞沫水之滨,横交沩江,背依深峡,西接险川,实为七城中第一易守难攻之地,且夺城后唯有旁边云间小城可为呼应,要回师再攻丹昼,需跨沩水深流,并不利于骑兵进攻。
而丹昼面向广阔的鸣原之地,乃是其后仇池、刑卫、厌次等地的关口屏障,倘若攻陷此城,烈风骑便可长驱直入,径逼宣境。有此数城为据,后方军需补给畅通无阻,则进可攻退可守,可谓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