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主拿了反派剧本(1290)

郑读的心直往下坠。

众目睽睽啊,他这次,是真的栽了。

“郑读来啦!” 众人七嘴八舌的喊着,迅速让开一条路。

郑读:…… 硬着头皮,郑读只得穿过这条通道。

抬眼看到了郑读,何甜甜故作欢喜的说道:“小四儿,你、你别着急,钱都凑齐了,整整三百块——” 不等把话说完,何甜甜双眼一闭,就昏了过去。

嗯,昏迷后的表情都是安详的,俨然一副“了却心事、含笑九泉”的模样! 郑读已经没有力气无语了。

不过,他到底是撰稿人,遭受了一次“挫折”,很快就振作起来。

他甚至计划“变坏事为好事”! 就见他三两步冲到近前,一把拉住了何甜甜的另一只胳膊,痛心疾首的哭嚎着:“哥!哥!你别吓我啊!” “呜呜,哥,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 “你放心,我、我会听你的话,我会好好干活,我、我再也不给你惹祸了!” “哥,你快睁开眼睛看看我吧。

呜呜,我已经没了爹,不能再没有你啊!” 何甜甜:…… 唔,不愧是野生撰稿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调整心态。

能屈能伸,是个人才! 幡然醒悟、浪子回头什么的,果然很有市场。

这不,围观的村民原本还在唾骂郑小四不争气、不厚道、不懂得感恩。

这会儿听到郑读的哭嚎,忍不住暗暗点头:知道错了就好! 如果郑小四能够改邪归正,努力上进,也不枉郑老大牺牲这一回! 不说他们这些外人了,估计九泉之下的老木匠,见小儿子能够听长兄的话,迷途知返,应该也会放心。

而随后郑读的表现,更让众人另眼相看—— 郑读哭嚎了一通,见亲哥还是一副昏迷不醒的样子。

他似是想到了什么,满脸的羞愧,抬起手,啪啪啪啪,他狠狠的抽着自己的脸。

“怪我!都怪我!我就是个拖累哥哥的混蛋!” “哥,咱们分家吧!我、我再也不能害你了,对,分家!” 众人惊愕。

那日郑家争吵的事儿,让宋春红一通宣扬,周围的人也都知道了。

虽然大家听说郑读确实提出了分家。

不过,大家都一致觉得:郑读应该就是拿分家做要挟,他的目的只有那三百块钱。

郑读肯定是不愿意分家的。

毕竟跟着郑渔这个大哥,他才能继续好吃懒做,才能继续当个被哥哥照拂、被亲妈偏心的小宝贝儿。

分了家,他就什么都没有了。

如今,郑渔弄回了钱,郑读完全可以装糊涂,继续赖着大哥。

可他偏偏提出了分家,还是这般的决然—— “唉,这孩子本性还是不坏的,就是被宠坏了。” “没错!这不,看到哥哥为了他险些丢了命,他终于知道错了,也愿意改正!” 舆论的风向瞬间就变了……

第772章 洗白文的反派(十九)

何甜甜忽然睁开眼睛。

众人都以为,她是听到了郑读痛心疾首的忏悔,这才高兴的醒了过来。

大家都屏气凝神,期盼着看到一出“弟弟幡然悔悟,哥哥欣慰感动,最后兄弟俩抱头痛哭”的感人戏码。

结果—— “不、不要送医院,钱都要留着给小四儿!” 仿佛死前的回光返照,何甜甜喊完这句话,就又昏了过去。

众人:…… “哎,郑木匠真正是个好大哥!” “对啊,这都什么时候了,居然还想着弟弟!” “……不知咋的,看到郑老大这样,我想起了我老爹。

他得病的时候,也是舍不得去医院,怕花钱!” “长兄如父!长兄如父呀!” 围观的吃瓜群众们,又被何甜甜弄得感动起来。

他们的注意力重新被拉到“郑渔”这个大儿子,如何孝顺偏心的老娘,如何照顾不省心的弟弟上。

至于刚才郑读的那一番卖力表演,反倒被人暂时忽视了。

倒也不是众人太容易被忽悠,实在是,似郑读这样好吃懒做、劣迹斑斑的小混账。

平时最擅长的就是耍嘴皮子功夫。

他们说起话来,比谁都好听。

可只要风头过去了,他们又会变回原样。

唉,这几个不省心的小东西啊,惯会这样。

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大家都不怎么相信他们了。

郑读:…… 如果不是太了解“郑渔”这个大哥的性情,他都要怀疑,这丫是不是故意的。

但,气氛已经被破坏了。

他很难重新再营造,只能眼睁睁错失这个机会。

不过,有了这个铺垫,郑读倒是可以完成一次“蜕变”。

唯一可惜的是,郑读如果变好了,众人都会说他是受了大哥的刺激,这才浪子回头。

自己的蜕变跟不愿牵扯的人扯上了关系,郑读多少有些郁闷。

唔,他必须控制好分寸,不能让大家觉得,他的蜕变是便宜大哥的功劳。

就在郑读暗自计划的时候,众人已经帮着郑棋小哥俩儿,七手八脚的抬着何甜甜回到了郑家。

王老太听到了风声,赶忙往家里赶。

话说她已经从跟自己关系不错的老太太那儿,听到了有关大儿子的事儿。

一听儿子去卖血了,她真是气恼大过心疼—— “这个老大,他、他到底都在想什么?” “我都说了,把大丫嫁出去,拿回来的彩礼,正好补了小四儿的窟窿。

他偏不!” “大丫长大了,本来就该嫁人!王家多好的条件啊,老大居然还不乐意?” “卖血?他、他糊涂呀!郑秀才常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老大却把血都卖了,他、他就是不孝!“ 王老太突突突的就是一通责骂。

周围的几个老太太听了,都忍不住皱眉头。

做父母的,偏心在所难免。

十根手指还不一样长短呢,手心手背也从来都不是一个待遇。

但,他们都还能有个度。

不会把一个儿子宠上天,再把另一个儿子当仇敌。

眼前这王老太,她是不是偏心都偏到咯吱窝了? 知道大儿子去卖血,她不说心疼,不说愧疚,居然还怪他“不听话”? 还好意思说什么王屠户是好对象,亏心不亏心? 虽然这些农村老太太都有些重男轻女,没办法,现实就是这样—— 家里需要壮劳力,而男人的力气就是比女人大。

但,看重小儿子、大孙子,这些老太太们也不会过分的刻薄孙女儿们。

那王屠户,真心不是什么好人。

只要还有几分疼惜家里的姑娘,都不会把好好的孩子推进火坑。

再说了,郑家的麻烦,本来就是郑小四惹出来的。

把侄女儿卖了,去填叔叔的坑,这样的话,好说不好听哪。

不说心疼孙女儿,就算是为了郑小四,王老太也不该这么干。

咋? 她这是嫌自己宝贝小儿子的名声还不够臭? 几个老太太都有点儿怀疑,这王老太到底是真偏心太过,而是脑子不好使?! 而对于这种疑似脑子不好使的人,劝是劝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