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重生知青的乡下娇妻(133)

作者: 果小苹 阅读记录

李娥他们之前摆摊的地方,与沈兰的门面,不到一百米距离。

沈兰还说,“李娥,你这几天可以把货放在门面里,就不用天天拎来拎去,太费力了。”

李娥却挥挥手,“不费力。我每天还得拿回去对账,顺便查看哪些款式短了,好及时补货。对了,雪梅,那个裤兜边上有花纹的款式,有空多做点,那一款卖得最好。”

雪梅眨眨眼,“那你催我没用,你得催沈兰,等着她绣花呢。”

雪梅的缝纫技术还行,但是绣花部分就很一般般,在大福大队时,绣花都是胡艳完成的,到了这里,只能靠沈兰了。

沈兰苦笑,“看来我得带个绣花徒弟出来。”

同时,她想着,跟杜若歌提一提,他之前就说过,让她不用带绣花机,他再帮她做。现在还没看到他的绣花机,该催催他了。

几人说笑间,已经到了沈兰的门面。

李娥惊得话都说不出来了,“三间大门面?”

雪梅也抿着嘴笑:“我以为一间呢,感觉很有压力呀。”

沈兰说:“你们放心,三间都卖衣服,我也有压力。我跟杜若歌商量过了,隔成三间,用其中一间卖服装,另外两间,租出去。”

雪梅和沈兰松了口气。

她们俩都有想法入伙,一个门面还是三个门面,相差的,不仅仅是每个月房租不同,还有铺货的数量。

只是一个门面,三个人凑凑,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雪梅提议,“另两个门面,我觉得沈兰你倒是可以再开一家杂货铺。你已经有稳定的货源了。”

沈兰考虑一下,觉得很有可行性,“行,不过先得等服装店开起来。我现在资金也不趁手。”

雪梅深有同感。

雪梅和李娥一致先字东边的门面,门面大一点。

李娥问:“那我们一人投多少钱?”

雪梅想了想说:“我跟沈兰的缝纫铺,是一人投了八百元。这个店子,要不我们也一人投八百元?首批货可以出两成定金,从缝纫铺赊购五百件衣服和裤子,大概就是三千元的货。我们投至于其它的钱,主要用来后期装修,和其它地方的进货。沈兰你看你在大福大队那里的铺子能来多少货,不够的部分,我们又从哪里进?”

沈兰表示,她先给楚师傅打个电话,看他能不能帮忙找到货源。

深圳过两年就能有货了,但是现在还不行。

他们的预算是,装修一千二百元,剩下的钱,用来买柜台,买货架、衣架,剩下的钱用来进货。

这么一算,还是很紧张的,李娥表示:“二千四百元,会不会不够?”

雪梅却说,“不够再补吧,我现在能拿出来这么多。”

李娥表示,她手上还有,到时不够的话,可以先由她垫。

三个人商量,就分头行动,沈兰请装修队,并联系货源,装修队用的她之前装杂货铺和缝纫铺的熟人。

李娥选款式,毕竟她摆摊了几天,有经验。

雪梅则是督促缝纫铺的员工们,加紧生产。

雪梅跟沈兰商量分红的事。

缝纫铺的账上有三百余元流动资金,雪梅说留一百多等着买布,然后她们一人分到一百元。

这是缝纫铺开张以来,第一次分红。

沈兰没意见。

虽然她不差钱,但是与雪梅一样人,她明面上能动用的钱不多。

八月的京市,又热又闷,沈兰用泡沫箱子抱了十几支冰棒进缝纫铺,“都辛苦了,过来吃支冰棒吧。”

员工们一人拿了一支。沈兰又叫院子里正在恢复如雨的组装三轮车二人组也过来吃冰棒。

范建中是一叫就来,李谨北却不好意思,“我们又不是缝纫铺的员工,怎么好意思吃你们的冰棒。”

沈兰笑了,“李谨北,吃一支冰棒怎么了,你不是还帮我们劈过那么多柴?”

四合院用的是煤火,但是有时候煤火灭了,就得用柴禾点火。有时候,想吃个火锅,要么直接围着炉子,要么用那种可以摆在桌子上的小铁炉,里面放的是壁成小长条的柴火。

虽然不在农村了,但是还是离不开柴笑笑。

冰棒是系统换的,大家一边吃着冰棒,雪梅说:“如果有个冰柜就好了。我们加油干,等账上有钱了,叫我们沈总买个冰柜!”

大家一阵欢呼。

李娥却说:“如果院子里能种点西瓜就好了。”

沈兰看着院子里被红薯占满的花坛,随口说道:“明年你早点说,我们种点西瓜。”

虽然不能种西瓜,但是系统是有西瓜换的。

沈兰换了两个,拧回了家。

巧了,杜爷爷也买了西瓜。他拿了一个西瓜,切成了两半,拿了一边放到井里。

虽然杜家是有冰箱的,但是他们用得少。

吃着西瓜,爷爷问沈兰:“我听那小子说,你想装个电话?”

沈兰眨眨眼,“是呀,爷爷你有办法?”

杜爷爷哼哼,“沈兰呀,说了让你有事找我们,你完全没放心里去。”

原来杜爷爷手上就有指标,直接把指标让给沈兰。

沈兰眼前一亮,把电话装到了缝纫铺。

其实她是想装杂货铺,不过杂货铺的铺面不是她自己的。她想着过两个月到期了,把杂货铺搬到四合院的门面,与杂货铺现在的位置相比,一个在热水瓶厂西边,一个在热水瓶的东边,人流量都差不多,自然是用自己的门面更省钱。

等到装完电话,劝业街的门面也装好了。

与杂货铺和缝纫铺不同,劝业街的服装店,他们装了好几个日光灯,只要灯打开,晚上也能把铺子照得亮如白昼。

沈兰把灯都打开,李娥已经先心疼上了,“沈兰,这店子,一个月,得多少电费呀?”

雪梅捂嘴笑:“李娥,有句话叫,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你想卖衣服,店铺亮堂堂的,肯定比黑漆漆的,更能吸引顾客。”

李娥瘪嘴,“好吧,我是乡下来的,都听你们的。”

沈兰又带着她们看,铺子里还装了好几个镜子,此外,还弄了个两个试衣间。

李娥看到试衣间很满意,笑着说:“看来以后在附近摆摊,可以让客人来这里试衣了。”

沈兰也笑了,“李娥,咱们能不能先把店子开好了,你再去摆摊。对了,缝纫铺那边,也没货供你摆摊了,得优先供应服装店。”

李娥做了个哭相,“好吧。”

沈兰和雪梅都被她逗乐了。

雪梅说:“都要开学了,我们把服装店弄好了,才放心交给店员。”

沈兰一看墙上的日历,离开学,仅剩最后十二天了。

第92章 开张了

开张的日子定在八月二十。

开张前一天, 杜若歌和顾景俞请了一天假,从十九日下午到二十日上午。

他们买了猪肉、牛肉、羊肉,沈兰从花坛里拔了蔬菜, 还有一部分, 是沈兰从系统里拿出来的。

沈兰此次来了以后,挖掉花坛一半的红薯,种了黄瓜、豆角、辣椒、葱、姜等。虽然面积不大, 不过与大福大队那个院子一样,沈兰总出来的菜, 总是产量出人意料的高, 即使他们有十多个人吃饭,也够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