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宝钗奋斗记(23)

“哪里,哪里,改日,改日。”薛家那些人只能拱手寻了几个借口离开。

他们一走,宝钗嘴角含的冷笑再遮掩不过。

封氏笑着拉了宝钗的手,看向门口:“我最是讨厌那些假道学,一个个的只会指着咱们的鼻子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想当年陛下在位的时候,哪个敢说这样的话,如今陛下退了下去,那些人越发的猖狂了。”

甄士隐笑着摇头,却也没有阻止封氏。

宝钗心明眼亮,很看出甄士隐对封氏的疼爱,他看封氏时,那眼中总是遮不住的疼宠爱怜,这让宝钗心头一震,倒是颇有几分欣羡之意。

她可不是七八岁的小姑娘,她前世活的岁数可比现在的封氏大,什么事不知道,经了那么多的苦难,宝钗也知道这世上薄情男儿最多,好容易见着甄士隐这样便是没有子嗣,即是女儿丢了也对发妻不离不弃的,宝钗自然是羡慕的。

同时,宝钗也为英莲高兴,父母恩爱,英莲回去之后的日子自然是自在的。

这亲即是认了,甄士隐也不便在薛家多留,夫妻两个商量了一下,决定再住几日便回上海,到底,上海初建,任上的事情是极多的。

只是,天不从人愿,这日,甄士隐和封氏收拾了东西,准备和薛太太告辞。

可巧宝钗也知道他们近几日要走,早早的让人买了许多金陵特产,全都收拾好了,带着几个小子丫头抬到甄士隐那里,进屋就瞧到甄氏夫妻的行装都已经打点好了。

宝钗看的颇有几分不舍,眼圈红了红,强笑道:“义父义母好容易来了一回,却这么匆匆忙忙便走,女儿很舍不得,再者,英莲这一去,也不知道几时才能见上一面。”

她脸上的不舍和恋念没有半分虚假,倒是让封氏也有几分心酸,搂了搂宝钗:“你这孩子,上海离金陵又不远,等几时你想我们了可以过去瞧,若英莲无事的时候,我们也可让她过来在你家小住,这又有什么不舍的。”

“好孩子。”甄士隐看向宝钗一脸的慈和:“等义父回去将海关治理好了,便派人来接你,带你坐船瞧瞧海上的风光。”

“那我可等着义父呢。”宝钗笑笑,让人把东西抬进来:“这是金陵的特产,义父义母回去的时候记得带着,就全当女儿一片心意了。”

“姐姐。”英莲十分不舍,扑到宝钗怀里流下泪来:“姐姐以后记得给我写信,薛大哥回来,也让他给我去个信,好让我放心。”

宝钗点头,才扶住英莲,就听得外边一阵喧哗声,宝钗皱眉,才迈出门槛,便见莺儿哭的满面泪水,跪在廊下嗑头不止:“姑娘,姑娘,您快去看看太太吧,刚……”

“妈怎么了?”宝钗大急,沉声询问。

“不是太太,是老爷。”莺儿大哭,几度失声:“少爷,少爷来信说老爷去了,他,他带着老爷的遗体已经在路上了,不日就要回来。”

扑通一声,宝钗受不得这番沉痛,立时晕了过去。

第二十五章 各方反应

“太太,太太……”

薛太太正心伤丈夫去世,又忧心女儿昏迷不配时,同福匆匆进来,在薛太太耳边小声道:“大爷带着几位爷来了,说要帮忙料理丧事,大太太并几位太太也在外边等着见太太呢。”

薛太太握紧拳头,把满心的愤怒无奈压下去:“我换了衣服就过去,你先带人稳住他们。”

坐在宝钗床头的封氏心里也叹了口气,心说恐怕这次是走不成的,薛家这个样子,他们若是扔下就走倒是显的无情了,再怎么着,也得多呆两天,帮着撑撑场面啊。

拍拍还在担心宝钗的英莲,封氏小声道:“咱们先回去换身衣服吧。”

英莲眼睛红红的,眼水也不住的往下掉:“母亲,我们多留几日吧,姐姐这个样子我着实不放心。”

封氏拉着英莲小步的往外走:“母亲心里明白,待会母亲和你父亲商量一下,想一下怎么帮帮你姐姐家。”

英莲听了这话有一分开怀,又想到宝钗如今还躺在床上,而薛蟠小小的年纪不但要面对父丧,还要撑着将薛宏的尸首运回来,这一路上不知道怎么艰险呢,心下又是十分的黯然。

她一边想,一边把自己的担心讲了出来,封氏听的凝眉:“倒难为他了,我在薛家这几日瞧着,薛太太处事反倒不如宝钗,如今宝钗没醒过来,薛太太竟是心乱了,连派人去迎迎薛蟠都想不到,罢了,我看她是不会多心的人,英莲,你亲自过去提醒一声,便说是你父亲说的,叫她派人去接薛蟠,那孩子年纪也不大,这路上恐怕……”

英莲听了赶紧叫了小丫头带路,急急忙忙往薛太太房中而去。

封氏看的摇头不已,回屋换了一身素色的衣服,又叫人去请甄士隐,夫妻两人商议着怎么帮宝钗一把。

甄士隐也颇有些为难,他认宝钗作义女是因着英莲对宝钗亲热,并且有要报答薛家救了自己女儿恩德的意思,原薛宏生死不明,他还能借着自己的名头去压下薛家那些蠢蠢欲动的族人,可如今薛宏去世的消息都已经传遍了,他说到底还是外人,如何去压服薛氏族人。

唯今之计,唯今之计……

甄士隐在屋内转圈,封氏瞧的头疼:“老爷,你倒是想个法子呀。”

甄士隐抚额:“法子哪那么容易想的,便是咱们在的时候压住了薛氏族人,可咱们一走,天长地久的,他们孤儿寡母的,恐怕还得让薛家那些人吃肉喝血,宝钗此女虽瞧着好,可到底年纪小,又是女儿家,撑不起薛家的大梁,薛蟠那孩子……不说也罢,你也知虽然如今朝庭一直想法子将商人的地位拔高,这经商人家和原来是不一样了,也有了些底气,可到底不如官身,更比不得那些有爵位的钟鼎之家,薛家想要保住家业,那俩孩子想要好好的,没人敢欺侮,着实的不易啊。”

“那咱也得想法子帮一把啊。”封氏听甄士隐此言,不由心里大乱:“老爷,您要好好的想个法子。”

甄士隐点头应了一声,继续在屋里转圈。

才走了没几步,便听得自家的管家福伯在外求见,甄士隐叫他进来问道:“有什么事?可是任上有了什么消息?”

福伯轻声笑笑:“倒也没什么大事,只是老爷先前吩咐过,叫我们但凡听到什么事情都来跟老爷汇报一声,不管是市井小事,还是朝庭大事,只要听得信,都要记下来,我今日听得一件事情,想着应该告之老爷的。”

“你说吧。”甄士隐摆摆手坐下。

福伯回道:“今日的早报老爷恐是没看的,早报上登的蜀地地龙翻身,据说死了不少人,朝庭正急着救灾呢。”

“地龙翻身。”甄士隐脸色一变:“情况可危急?”

“我那婆娘娘家妹子便是嫁去蜀地,今天我婆娘收到信,信上提及,三县均夷为平地,情形很是危急,怕死的人也少不了。”福伯压低了声音,想想自家还在偏房看着信哭的婆娘,也是一脸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