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非分(原版)(49)+番外

符钦若点头。

他跑回屋里头后,符钦若把扫起来的雪都堆在了码头边,正巧看到一只河灯从不远处飘过来,不免讶然——天才刚刚暗下来,不知是谁这么急着许愿。

施诗磊回到厨房里,找到那罐雪梨酒,才打开就飘出来果酒香,光闻着整个人都恍惚了一下。他找个汤勺把酒舀进一只瓦壶里,又用筷子捡出里面的雪梨块装碗,想了想,走到五斗柜前,打开对着陈列在里头的十几瓶花雕笑了笑,欣欣然拿出了两壶。

原以为符钦若还在院子里,可走出来时却没有看到他。

施诗磊歪了一下脑袋,找了两张竹板凳放在炉子旁边,酒都放在了炭火上加热。他等了等,还是去找符钦若。

他没去什么地方,就在柜台那儿打电话。

施诗磊听出他在说方言,许是家里人。

他踱步过去,从印床上把那块方形鸡血石取下来端量,隐隐约约听出符钦若在问爷爷的事,想必是在和奶奶说电话。施诗磊本来就聪明,语言天赋很不错,在江浙没待多久,方言已经学得不少。他大概听出符钦若话语里的意思,拿起旁边的刻刀,在印床上划了几下。

“晚上我们写字吧!”符钦若一挂断电话,施诗磊便说。

符钦若还握着手机,若有所思,闻言低下头,问,“写什么?”

施诗磊捧着脸想了想,勾起嘴角,道,“‘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第35章

不知那一柜子的花雕究竟是个什么来头,当符钦若看到施诗磊把酒拿出来时,脸霜白了一刹那。

“不能喝?”施诗磊看他欲言又止的模样,问道。

他回过神来,摇摇头,说,“喝吧。一直留着也没用。”

施诗磊端看他了片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颠颠走到小竹椅旁坐下来,笑着把其中一壶递给他,而自己则捧起另外一壶,揭开盖子仰起头喝了一大口。

“唔……”他没想到这度数有些高,一口入喉,烈得他整张脸都皱了起来。

符钦若在他旁边坐下,见到他这样,便说,“别喝太急,不是还没吃饭吗?”

他这么一说,施诗磊想起了那回他空腹喝了许多酒,然后就跌倒在前堂,还被送进了医院。他翻过手背擦擦嘴边的酒,捧着酒壶暖手,问,“晚上咱们吃什么?”

符钦若呷了一口酒,细思片刻后问,“你想吃什么?”

施诗磊蹙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想到什么特别想吃的。他把那碗摆放在凳子上的雪梨拿过来,用小叉子叉了一小块来吃,一边咀嚼一边道,“其实这种日子,吃火锅是最好的了。”他顿了顿,又摇头否定,“下雪才好。”

家里也不剩什么食材了,今天他们都没出门,要想吃点丰盛的,恐怕很困难。

正当他们发愁的时候,外头忽然有人叫符钦若的名字,他们回过头,看到正是隔壁客栈的老板娘,一边说着话,一边就兀自走进来了,笑道,“哟!烤火呐?”

“刘姐。”符钦若连忙起身,放下酒壶,迎了出去。

“过年时候不是回老家了嘛,拿了好多芋头和红薯,分一点儿给你们。”刘姐笑盈盈地说,“放在火上烤来吃,可香了。这是自己家里种的,没添药,味道很不错的。”

施诗磊跟出来一看,果真是一小篮子芋头和红薯,而且看样子,都已经蒸熟了。他闻了闻,眨眨眼睛惊喜道,“好香啊!”

“诶!”刘姐一看他喜欢,笑得更开心了,便把篮子往符钦若手里放,又往他身后瞥了一眼,“放火上热一热,会更香的。你弟弟都喜欢了,快拿着吧。”

符钦若腼腆地笑了笑,只好收下来,“真是谢谢了。”

“这有什么好客气的?年前不是还帮我们家写了春联嘛!”刘姐轻轻白了他一眼,又噗地笑了,得意道,“你不知道,李大婶他们家来串门的时候看到了,羡慕得不得了呢!又偷偷怪你,字写得这么好,也不显露显露,就只给我们家写。”

符钦若讶然,说,“那后来怎么没跟我说?写对联不花时间的。”

刘姐回想了一下,抚掌道,“你那天晚上不在,就大年初一那晚。”

闻言符钦若怔了怔,笑得有几分青涩,轻轻点了点头。

施诗磊记得那天是怎么回事,在符钦若身边踮了踮脚尖,忽然道,“啊!刘姐,我哥前些天做了些雪梨酒,我俩吃不完的。您拿一些回去吧!”

刘姐吃了一惊,摆摆手,笑得怪不好意思的,忙推辞说,“这怎么行?我送东西来的,哪里有又拿东西回去的道理?”

“没关系啦!”施诗磊看向符钦若,见到他点头,便笑着往厨房里走,声音从里头传出来,“大家都是邻居嘛!我给您拿过去,也分一点儿给李大婶他们,这样他们就不会怪钦若哥不给他们写对联啦!”

闻言她笑得合不拢嘴,对符钦若说,“你这弟弟是堂弟还是表弟啊?真是灵!好多他这个年纪的孩子现在看到我们大人,话都不肯多说半句呢。高中毕业了伐?”

“他上大学了,在杭州。”符钦若礼貌地回答。

“这么小就上大学啦?”刘姐惊讶极了,看到施诗磊捧着两个小罐子走出来,忙不迭还是去客气拒绝,嘴上还对符钦若说,“这可跟你一样,真不愧是一家子,净出些聪明伶俐的孩子!——诶,真的不要了。”

施诗磊已经径自往外头走了,还笑说,“别客气啦,刘姐,又不是什么贵重东西。我也上您那儿串门儿去。走吧!”

“啧啧,这孩子真是!”刘姐陪着笑,回头对符钦若说,“那我先回去了啊。再见。”

符钦若把她送到门口,望见施诗磊已经跟她那六岁大的女儿在门口说起话来,便对刘姐微笑道别,“谢谢您的芋头和红薯了。”

施诗磊不过是当着刘姐的面乖顺伶俐,其实他哪里知道李大婶是谁?奈何已经捧了一罐子的雪梨酒出来,如果再拿回去,哪天真的见到李大婶,反而是不好说清楚。

他在刘姐家里跟他们聊了一会儿天,出门以后给符钦若打电话,问李大婶住在哪条街、哪条弄里。符钦若告诉他以后,问,“你要吃几个芋头?”

施诗磊歪着脑袋想了想,说,“我要……两个红薯,不吃芋头。”一阵寒风吹来,把街边的红灯笼也吹得摇摇晃晃,他把脖子缩起来,嘟哝道,“起风了啊。我忘了戴围巾。”

“嗯,早点回来。”符钦若说。

照着符钦若指的门牌号,施诗磊找到了李大婶他们家,没有想到,这家的男主人正是那天遇到的冯老汉。冯老汉仍然记得施诗磊,听他说送来雪梨酒,不免十分惊喜。

“原来小符还有个这么漂亮的弟弟啊!唉,一家人果然不一样,都这么好看!”李大婶听说他是为了对联来道歉的,好笑道,“真是两个孩子,随口说的话,哪里能当真?还特意送这个来,真是!”

上一篇: 非分(2016重修版) 下一篇: 甘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