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妇道(61)

月娥附耳嘀咕,云珠频频点头,离开姑娘,就去外宅下处找旺财。

秦老爷这二日陪着季氏,看季氏没事,才略放心,着人查蛇究竟是哪里来的,一时也没查出头绪,心里隐隐不安。

刚和季氏一块吃早膳,外头丫鬟进来说,“回老爷,知县大人下帖子请老爷过府吃酒”

季氏手握的汤勺,‘啪嗒’一声落在瓷碗里,发出清脆声响。

秦老爷已站起身,走到季氏跟前,按了下她的手,眼神安慰她放心,道:“我过去一趟,一会让娥儿来陪你”

季氏抓住老爷的手,无助地望着他,哀求道:“知县老爷若说前次的事,老爷千万别答应”

秦老爷手放在她肩头,加重点力道,“夫人放心,娥儿也是我亲生的唯一嫡女,我不会亏待她的”说完,换衣裳出去。

季氏呆呆坐着,六神无主。



☆、父女交易

秦老爷被王知县请去吃酒,季氏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晚饭时,秦老爷未回府,季氏心里有事,吃了几口粥便撂下,旁边侍候的宋姨娘瞅瞅太太脸上凝重,没敢像往日殷勤劝食,指挥着小丫鬟把桌子撤下。

宋姨娘接过小丫鬟预备的漱口茶水,端给季氏,季氏心不在焉含了一口,宋姨娘捧着痰盂,等了半天,季氏才吐出。

这时门外轻盈的脚步声,月芸走到西间门口,顶头秋月从里面出来,蹲身“大姑娘好”边打起帘子。

月芸看她姨娘在屋里,朝她挤眼睛,再一看季氏脸上冷落落的,不爱搭理她,按下心里慌乱,上前,“给母亲请安”

季氏半天才道:“吃过早膳了?”

月芸双手相扣,略弓身,“谢母亲惦记,吃过了,听说母亲受了惊吓,特来看望母亲”

季氏目光闪了闪,淡淡地道;“还是你有孝心,惦记来看我”

“女儿自幼受母亲教养,恩情宁记在心,盼母亲早日生下弟弟”

季氏想月娥猜测未必是真,宋氏母女动点小心思,也不至于干丧尽天良的事,脸色和缓些,“跟你姨娘两个回去吧,我这里有下人照顾”

月芸同宋姨娘走到岔路分手,同丫鬟春燕回房,坐在书案前看书,丫鬟琉璃进来,掌上灯,悄悄退出去。

月芸看了半个时辰,眼睛有点酸涩,这阵子用功狠了,合上书本,无意间抬头,倏忽大惊,短促‘啊’一声,下半音堵在嘴里,没发出来,月芸朝后退,双眼紧张地盯着书案上已立起半个身子柔软之物,这时,春燕听见姑娘叫,奔进屋里,看见昂首时刻准备攻击的灵蛇,吓得差点一屁股坐地上,结结巴巴,“姑娘……蛇”

月芸按下心慌,一点点向后挪动,慢慢退出屋里,她知道蛇你不攻击它,一般是不伤人的。

月芸和春燕心惊胆颤趴着东间屋门缝往里看,蛇摇摆着身子还立在桌子上,月芸对春燕怨怪道:“你哥哥到底抓了几条蛇?”

春燕也不敢说死,模棱两可地道:“说按姑娘吩咐抓一条”

“怎么出来两条,那条不是让家下人抓走了”月芸捂着胸口,心悸。

“会不会是那条蛇跑了,难道认识路,好巧不巧就跑到姑娘屋子里,这事怪了”

月芸瞪了她一眼,“少浑说,快去找你哥哥进来,趁着二门没上锁,让他把蛇弄出去,悄悄的别让人看见,若有人看见就说我让你哥哥捎点东西,怕你传话说不清,当面交代”

春燕巴不得一声,忙忙往出走,主仆不知她二人对话都被堂屋门外一人听了去,这叫玻璃的丫鬟是夏婆子的女儿,听见春燕要出来,忙疾走,躲在耳房墙垛子后,望见春燕出了院门,方出来,穿过墙门,从夹道往二姑娘屋里去了。

琉璃当着月娥把偷听的话一五一十学说,月娥冷笑,对云珠道:“我们料的不差”

“姑娘让旺财抓条蛇,拔掉嘴里毒牙,这一试,轻易就试出来了”云珠忍俊不住,“姑娘猜得不错,大姑娘果真没敢声张”

“她是心里有鬼”月娥冷笑道,嘱咐琉璃,“方才你听到的,别对人说出去,把我的话告诉你母亲”

琉璃摇头,“奴婢母女一字都不漏,姑娘放心”

月娥把早已准备好的一对金镶翡翠耳坠赏塞在她手心里,许诺 “那件事我会跟太太说了,你就留府里,跟太太吧”

琉璃欣喜跪地叩头,“谢姑娘”

“不过等段日子,等大姑娘婚事定下来,太太才好挑跟大姑娘嫁去的人”

琉璃心里石头落地,从二姑娘屋里出来,就忙着去大厨房找她娘告诉信,夏婆子听了,念声,“阿弥陀佛,总算有这机会,不用跟大姑娘嫁去程家,程家小门小户的,你主子自个都不知过的什么日子,那里还配使几个人”

玻璃小声问她娘,“大姑娘真要嫁去程家吗?”

夏婆子看左近无人,悄声道:“不嫁程家,张家、李家还不都一样,姑爷出身低,嫁过去吃苦,看这次二姑娘行事,八成大姑娘不愿嫁也得嫁了”

月上林梢,秦老爷微醺,轿子摇晃,三分入睡,小厮在轿下喊:“老爷,到家了”

秦老爷下轿,凉风一吹,清醒许多,王知县言犹在耳,“秦老爷是明白人,王府的人看上你老兄的女儿,那是你的福气,若看上本县的女儿,本县乐不得送入王府,月娥姑娘我见过,花容月貌,讨得王爷欢心有十成的把握,到那时你老兄就是王爷老岳父,身价百倍,还用做这劳什子营生,我知道老兄心高,你女儿早晚是要嫁人,当今对简王手足情深,论体面尊贵,谁能越过王爷,说句操话,自古一人得道鸡犬飞升天,老兄你就等着享清福”

秦老爷酒喝了不少,头脑却清楚得很,这些年商场练就,“老父母好意我秦某知道,此是儿女终身大事,还需跟内子商量”

王知县听他没有当场拒绝,知道有门,又添把火,“我知道老兄顾虑,怕夫人怪罪,可老兄也不想想,一个女儿换来秦府荣华富贵,可否值得?”

秦老爷想着心事,不知不觉到正院外,收住步子,他怕季氏盘问,无言以对,转身又往外院书房安置。

招呼小厮严严沏壶茶水,坐着边喝边寻思,王知县的话正和他心思,颇能打动他,用月娥谋得秦府前程,不失为一桩划算的买卖,他心里有七八分肯了,就是担心跟季氏如何开口,季氏如今又怀着身孕。

秦老爷几次三番下狠心,又有些许踌躇,投鼠忌器,忽一瞬间想到一个主意,从女儿月娥身上入手,把厉害关系给她剖析明白,她或许能说服季氏,答应这桩事。

角楼鼓打三更,秦老爷方合衣睡下。

次日一早,季氏惦记丈夫,问下人说老爷喝多了,怕扰了太太清净,歇在外书房,季氏命丫鬟送去醒酒汤。

秦老爷在书房里来来回回走了几十圈,跟着的小厮秦官晃得眼睛都重影了,使劲揉揉眼,总算老爷停下,“去,找个人去内宅唤二姑娘过书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