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106)

【是的,你没听错——王振为了侥幸取胜,冒滥边功,便在明朝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怂恿明英宗朱祁镇亲征,还让朱祁镇以宋朝宋真宗亲征的事情为效仿榜样,以便可以由此在青史上留下美名。】

历朝历代诸人:“……”

想什么美事儿呢???

明朝朱元璋时期。

朱元璋气得直拍大腿!

两个宦官太监,尤其是那王振!可真是该死!!!

先前天幕说,瓦剌一直想找机会进攻大明,那岂不是早有所准备?!

单看瓦剌军队来势凶猛,迅速向南推进一事,就应该知道这对于瓦剌那边而言,就不是没有准备的仗!!

竟然还如此轻率!想得如此简单!

怂恿皇帝御驾亲征,还没有充分的认知和准备,这这……这简直是亲自过去给别人“送菜”!!

但是王振这么说,朱祁镇就能答应?

最起码也应该掂量——

【要知道,明英宗朱祁镇平日里对王振可谓是言听计从,同时也幻想着,想像其曾祖父明成祖朱棣那样——数入漠北建立赫赫军功,所以听到王振如此之言,也认为亲征是他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于是朱祁镇连和大臣们商议都不商议,直接做出亲征的决定,并宣布两天后立即出发。】

【吏部尚书王直等人的确认为朝廷应该以守为主,也曾劝谏明英宗朱祁镇“不必亲御六师,以临塞下”,但谁让朱祁镇非是不听呢,于是在不知瓦剌军队主力方向的情况下,诏令迅速集结军队,两日内出兵讨伐也先。】

朱元璋:“……”

这什么子孙后代?!脑子如此不清楚!

还有——对一个宦官言听计从?!

呵,简直好样的!好样的!

不过……明成祖朱棣数入漠北,建立赫赫军功?

朱元璋一怔,摸了摸下巴,往老四朱棣那边瞥了一眼——这是当了皇帝之后,还亲自深入漠北去作战?竟是如此吗??

【正统十四年七月十七日——明英宗朱祁镇不顾吏部尚书王直等群臣反对,偕同王振率大万御驾亲征。】

【此次出征,诏下两日大军即匆忙集结启程,各项准备均不足,上下一片混乱。】

【而且亲征诏书下达后,朱祁镇对于文武大臣的多次劝谏置之不理。】

【除此之外,朱祁镇虽然名为亲征,但军务大事皆由监军太监王振决定,将领处处受王振节制,无法按己意指挥作战,而王振根本不懂军事,导致指挥接连失当,最终致使明军屡战屡败!】

汉朝未央宫。

刘彻和众朝臣听得连连摇头——

也不是没人劝谏,这两个可真是够一意孤行的了。

“什么都准备不足,还上下一片混乱,这两日内匆忙集结的大军,能有多少准备和实力?”

刘彻冷嗤一声:“那太监王振不懂军事,军务大事竟然还皆由监军太监决定,如此儿戏,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明朝朱祁镇时期。

听到此,朱祁镇和王振的脸色更是无法形容的难看,甚至还很没脸。

尤其是王振,脸几乎绿了。

感觉朝臣的目光又再次汇聚过来,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视线与打量……其实此刻他内心已经安定不起来了,但不能露怯,也决不能让人抓住把柄话头——

不就是亲征失利吗,那干脆就不亲征,再从头计议,这些大臣又能说些什么!

他们——

【以为这样就是初始的过程全貌吗?】

【不不不,当然不止这么简单就算。】

【太监王振和朱祁镇在两天之内凑合了20万大军,不过号称是50万,然后胡乱配些粮草和武器,就匆匆出发了。】

【但与此同时——与朱祁镇和王振同行的还有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以及内阁大学士曹鼐,张益等100多名文武官员!是的,你没听错!是100多名的文武官员!!】

【不过这么多文武大臣,却全都不能参预军政事务。】

【是此种情况下——所有的一切军政大权,朱祁镇还要全都交给王振一个人专断!】

这一瞬间,历朝历代诸人竟是绝大部分都不知该作何表情了。

带着100多名的文武官员?!

100多名?!

为什么?这是要干什么?

提前彰显胜利的功绩?让人亲眼目睹得胜的姿态??

秦王宫。

蒙恬皱着一整张脸和王翦对视一眼,两个武将都在彼此的脸上看到了“一言难尽”四个字。

之前赵高那厮就已经让他们很想要唾骂,还有宋朝那几个皇帝也是如此——可原来人比人,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听到此,嬴政脸上更是一言难尽。

打仗带着武将就算了,带那么多文官是要干什么?上战场歌功颂德?!

还是为了增大鼓舞士气的筹码?

但有这么增大的吗?!

汉朝未央宫。

刘彻等文武大臣们:“……”

怕不是疯了吧?!

刘彻以为让一个不懂军事的太监掌管军权,就已经够儿戏的了,没想到还有更儿戏的事情!

事实证明,的确是他太“孤陋寡闻”了!

卫青和霍去病等武将更是一脸怒意。

他们想了一下,若是作战在外,让一个宦官掌权指挥,怕不是要憋屈死!

而其他文臣也是难以理解,行军打仗,带文臣干什么?

带也可以,带那么多干什么?!

这明朝的朱祁镇和那王振,真的是脑子有问题吧?

唐朝李世民时期。

一路听到这里,贞观君臣终于是“绷不住”了——

100多名随行官员,这哪里是去打仗?

如此儿戏,如此仓促!“郊游”还差不多吧?!

怎么能如此轻率和胡乱作为?!将外出行军打仗当成什么了?!

李世民紧紧皱着眉:“这种行为,当真是叫人一言难尽,无法苟同!”

众臣点头,谁说不是呢?!

他们根本无法理解这种行为存在的意义!

又岂止是明朝之前其他朝代诸人难以理解,明朝朱祁镇时期之前——

朱元璋,朱棣,朱高炽,以及朱瞻基等人都尽是不能理解,也无法理解,更不能接受!!!

朱祁镇!这脑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明朝朱祁镇时期。

此时朝堂之上已经是一片哗然。

被点到名字的文武大臣们面面相觑,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不可置信!

还有没被点到名字的文武大臣们,他们左看右看,数着朝堂之上是否有一百人之多,怕不是他们也都在这次随行亲征的官员之中!而且此次出行,竟是只能听王振指挥?

连武将都是如此?!听一个不懂军事的太监指挥作战?!

那结果得是什么样……

哦对,结果……天幕之前已经给出了“范本”。

那他们这些跟随出征的官员呢?

英国公张辅深深望向脸色尽变的朱祁镇和王振,同时听着天幕继续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