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眼下这些人就有些不够用了。春花自己倒是想去,但马上又否定了,她一介女流,若是抛头露面,非常引人注目,本来没事都能惹出事来。
父亲又留宿宫中,于夫人是个没主意的,那么只能找琼花了,想来她也已经知道消息。
琼花一定会帮助自己的!
自己不但要派人去找卢梦生传信,而且还要提防泰宁侯府的人阻止,现在是宵禁时分,城门也紧闭,根本出不去,不过等到天明,她一定要亲自去找琼花,让送信的人一开城门就出城。
春花没有一点睡意,她甚至躺不下,便推门出来。夏日将至,夜晚温度并不低,一阵阵轻风吹过来,让她的头脑清楚了些。父亲等内阁大臣们岂能不去通知太子?还有宫里的娘娘们,也会派人传消息,没准太子已经知道了。
可是,就是这样,春花的忧心也没减少,而且她也决定,还是要派人去通知梦生,也许没有用,但也许就能帮助他呢!顾梦生是她最亲的亲人,不管怎么样,自己能做的一定要做!
春花在庭院中徘徊,常妈妈过来给她披上一件衣服,“晚上还是有些凉,小姐还是要保重身体。”虽然春花什么也没说,但常妈妈怎么能觉不出异常呢?
突然,春花侧耳倾听,“常妈妈,你听皇城方向是不是有马蹄声?”
常妈妈听了一会儿说“老奴耳边背,没听到。”
泰宁侯府虽然离皇城没多远,而且折柳院最靠外面,但那声音还是很小,根本听不清,春花再听就听不到了,而且她很快就拿不准,刚刚她是否真听到了声音。
“我到门前看看,”春花下了决心,她让常妈妈看着阿瓦,自己带了彩霞提着灯笼,到了折柳院的大门前,将守门的管事叫了起来。
“少奶奶,有什么吩咐?”管事迷惑地问
“开门,”春花想了一下又说:“还是别开了,你找个梯子来,我想看看外面。”
管事都是顾梦生留下来的人,对春花的吩咐并不含糊,马上从屋里搬出了桌子椅子,靠着院门的墙边搭了起来,“少奶奶,这样行不行?”
春花点着头,不顾大家的劝阻爬了上去。
夜晚的京城,在一片黑暗和寂静中,隐约能看到四周墙院房屋绵连不绝,却看不到皇城那么远的地方。
春花久久地站在上面不肯下来,突然她揉了揉眼睛,确实有一个人从胡同口转过向折柳院的大门大步走来!她细细地分辩,“小武!”
“快把门打开!”春花跳下椅子,又跳下桌子,上前去开门闩。
门开了,吃惊的是小武,“嫂子,你怎么在这里等我?”
“快说你们怎么了?”春花急切地问。
“我们护送太子进京了,”小武声音不高,但压抑中带着兴奋,说:“大哥已经进宫,让我拿着手令回家说一声,再取些衣服东西,可能有些日子回不来。”
“你们怎么知道皇上……?”
“还没到南京时,”小武说:“皇后送来了密信,我们就悄悄返回来,躲过汉王的截杀,皇后派人接我们进了京城。”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春花觉得自己的腿一下子软了下来,差一点坐到了地上。
小武一把扶住了她,“嫂子,你怎么了?”
“没什么,”春花晃晃头,恢复过来,“小武你先换换衣服,歇一会儿。叫陈妈给你做点热汤面,再烙点饼带去,我去收拾衣服。”
“还有温同知的,也要帮他收拾些。”
“好。”春花点头答应。
小武浑身上下狼狈不堪,散发着一股酸臭味,顾梦生他们也好不了,虽然没打仗,但比打仗还要危急。
“侯爷!”小武突然松开了扶着春花的手,上前行礼道。
春花转过头,就看到泰宁侯扶着老夫人走了过来,只带了不多的几个下人。折柳院就是再独立,老夫人也一定放了眼线,尤其今天的特殊情况,她一定会盯着的。这些春花早就想到了,也不吃惊,上前行了礼。
“现在是什么情况?”老夫人和侯爷也如同春花刚刚一样急切地问。
小武看了一眼春花,得到一个肯定的点头后,恭敬地说:“皇太子刚刚进宫了,顾同知就跟在太子左右。”
“好,好,京城不会乱了!”侯爷点头说,话语中不知有多少言不由衷。
老夫人也是差不多的话,又吩咐春花道:“赶紧给梦生收拾好东西带进宫里去,恐怕连身换的衣服都没有,这时候宫里没人顾得上他!”
老夫人毕竟有丰富的阅历,只看小武的情形,再听上这么一句话,她什么都明白了,对宫里的情况也能猜出几分,皇太子明早必然要出现在朝臣面前的,护卫太子回来的顾梦生也会在皇城中负责戍卫,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是。”春花便急着收拾东西去了。
侯爷扶着老夫人回了福寿堂,低声说:“早知道会这样,刚刚不如就答应了梦生媳妇,也免得她心里有个结。”
“本来就有心结,也不差这一个了。”老夫人心里也后悔,如果答应了,最后连人都来不及派出,就能落得顾梦生的感激涕零。但就差这么一两个时辰,形势就全变了。可她还是强硬地说:“谁能想到皇太子小小的年纪,竟能算得过汉王!当年汉王可是有名的勇武善战啊。”
“不过,太子名份已定,他顺利回京,汉王再也撼不动他的位置了!”
“我们本也不是汉王私党,不管是谁登基,我们泰宁侯府就拥立谁。”老夫人虽然嘴硬,但也说:“如今梦生的圣眷可要盖过侯府了,梦生媳妇再挑唆几句,与侯府更是离心。”
看泰宁侯不吭声,老夫人不知是安慰他还是安慰自己说:“我们是为了侯府才不插手争夺皇位的事,梦生也是顾家人,他必需理解。”
折柳院里,小武走后,春花回房倒下就睡了,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早上的请安她不去没什么,老夫人一定不会为难她。
☆、第二百五十八章
傍晚,春花如常地抱了阿瓦去了福寿堂。皇上驾崩的消息还没有公布出来,侯府里还是如平时一样花团锦簇,大家都围在老夫人身边说笑,春花也凑过去说了几句,就准备告退。
“孙媳妇去给夫人请安。”这是春花最常用的借口,反正侯夫人见了她最多两句话就能将她打发走,更多的时候就让人在门外拦着说不必见了。因此春花对她的这个嫡母婆婆印象颇好,大家就这样井水不犯河水,既不必装做母慈子孝,也不必闹得翻脸成仇,这样很好。所以,每次给侯夫人请安,春花只当去散步而已。
“你母亲病着,知道你有孝心,但也不必去了,让她静静地躺一躺。”老夫人笑着说:“你过来坐着,祖母有话与你说。”
春花坐到了老夫人的身边。
二太太、二奶奶、四奶奶等人都是有眼色的,一个个找了借口退了出去,最后屋子里只剩下老夫人和春花了,就连阿瓦也让常妈妈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