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然一片婆媳祥和,亲近有加。
而朝堂之上,反对者依旧不停,但照比大年初一哪一日,力度已然大减。亦有退而求其次的,要求元岫好歹垂帘摄政。虽然皇帝康健之时如此也为荒诞,也好过抛头露面。
元岫对此自然一笑了之。
有人反对,自然也有皇帝亲近一党拥护。每每有人反对,便要引经据典的辩论一番。
后宫不得干政虽然自古有之,可女子参与朝政从来不少。一一数过去也足够一本书了。
先人可以,当今如何不成?只要有大贤大能,是男是女又何曾重要?
古时不是没有王后大贤,越过皇帝筹谋天下,就都是妖后不成?
如此每日朝堂,不论商讨何时,总要因为元岫讨论一二。
听得习惯了倒也平常。元太师对此从不发言,朝堂之外哪怕古交亲朋也闭口不谈。也不说支持,也不说反对。到时朝堂之上偶有交流。祖孙二人相视一笑,只当共事。
原本声音越来越小,还没等元岫放松,一本叫《女子之德》的书,便再京中流传开来。
书如其名,内容上结合了女则女训之精髓,还添了好些所谓的“案例”。喂得不外呼规训女子三从四德,方能成为人人称赞的好女子。
元岫宫外眼线甚多,当然第一时间就拿到了一本“大作”。看了两个其中故事,倒没生气,只觉得好笑。
写的什么一女子新嫁死了丈夫,为了照顾婆家族人,跪求游手好闲的小叔稳坐家主之位。她劳心劳力操持所有,让生意红红火火成就一方首富,而她完全隐身于幕后,孝顺婆母的同时,还不留余地的培养小叔。最终感化了小叔,终于学着做生意有了出席接过产业。更是亲自为嫂嫂打了一副贞节牌坊,对她孝顺有家。
再有,一个女子于男子定亲婚期奖金。却因路遇流氓挑事,不小心露出了一节臂膀,叫人瞧见了胳膊上的胎记。便认定了自己失节。虽然夫家并不在意此事,依旧不愿夫家被人嗤笑,自请为妾,夫家另娶贞洁女子。婚后给主母奉茶,布菜洗脚,恪守为妾者本分为奴为婢。
第二个故事没有结局,但有个“为女子表率”的评语。
两个故事前者就是针对元岫的。这长了眼睛就看得出来。
有趣的时开篇的第二个故事。因为弹幕上吃瓜,这就是所书者的家务事。
【丫的,作者本人就是夫家娶的所谓贞洁女子,成天作践原本该为正妻的那个,既得利益者可不对此大吹特吹?】
【就露一节胳膊就叫失节?法克,万恶的旧社会。】
【这个不叫失节!是夸张用语!唐朝那种连胸脯都能撸出来,别把古代像的那么封建。一节胳膊就说失节,纯粹就是为了毁了一个人。让人社死用的。】
【对!就好像那么多人闯红灯,想要坏一个人就把他闯红灯的食品当新闻全国放,那肯定会坏了名声!】
【问题是这女的根本没露胳膊啊!分明是慕容家自己想攀高枝儿,借题发挥毁了未婚妻名声。导致未婚妻被所有人说成不洁后逼着她不得已“自请为妾”,丫的逼妻为妾还要求别人感恩戴德。还有不少人夸慕容家宽容大度呢!】
其实看这本书时候,元岫是带着看笑话的心思看的。
结果看了弹幕,气的元岫险些砸了桌子。
起会有这般无法无天的事情?
好好的大姑娘被毁了名声不说,连正妻的位份都没有。好好的闺秀给原本门当户对的人当小妾,就是打到天边去也要说一声离谱!
这慕容家怎么敢?
又怎么敢做出此事后,还敢堂而皇之的出版这么一本书来暗讽当今皇后?
元岫还在努力给自己顺毛,忽然又从弹幕上新消息。
【慕容家打算以这本书开头先再民间败坏女鹅名声!父子俩同朝为官,已经准备再女鹅放松时候发难了!用的就是什么伦理纲常为借口!】
【好嘛,最近女鹅打脸的人不够多吗?还敢顶峰上是吧!】
【大家等一下吃一口新瓜!这老慕容带绿帽子啊!府里儿子一个接一个夭折,就剩下一个独苗养大了,结果是管家老王的种!哈哈哈哈哈哈,让我笑五分钟,这算不算报应!】
【在古代人眼里,这种生女儿好好的,就死儿子的可不就是报应?】
【怕不是基因缺陷,y染色体有问题导致所有xy序列的都身体虚弱养不大。】
【我理一下!老慕容戴绿帽子,小慕容不是他的种。写出这本“新女德”的,不就是老慕容的便宜儿媳?】
【噗,一口大瓜吃到饱,这么说来老慕容想用伦理纲常欺负女鹅,结果自己儿子还是奸生子!】
【那要是事情曝光了,小慕容被逐出家门。按照便宜儿媳自己说的出嫁从夫,是不是是要跟着一起出去要饭去?】
【她到时候要敢多回娘家我看不起她一辈子。】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4-26 23:55:15~2023-05-01 19:58: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yu 10瓶;41836040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3章 女德书?
◎哎嘿◎
元岫吃到瓜后第一时间分享给了朱慎尧。
朱慎尧对此到时没太多气氛情绪, 毕竟身为皇帝,再荒诞的事情也见了一箩筐。更在意的是,慕容家开始布局给元岫为难。
那这件事就必须插手了。
夫妻俩各自布局, 次日,就听见了朝堂之上有人盛赞京中最近流传的《女子之德》。这时候慕容父子恰到好处的谦虚是他们家媳妇的戏作,叫众人见笑了。
三两句话的功夫, 话题就引到了此人之德当为女子之表率。担得起一块贞节牌坊光耀门楣。
其实那本女德书到现在为止传播成都还不算太高。可若是朝堂之上谈论过后,哪怕皇帝一声不吭,今日后也足以风靡全国。
而朱慎尧在这里,是必须表态的。
朱慎尧稳坐宝座,自然明白慕容父子的迫不及待。也明白今天不会向元岫发难,而是打一个好的基础。
《女德之书》本质是从“女则女训”一类的女子四书五经延伸出来了。若否定, 岂非否定先贤乃至先祖。这一朝堂的言官,吐沫星子都足以淹死人了。
但不言语的话,其实跟肯定无甚差别。既然皇帝也觉得此书是好书, 为何身为皇后不做表率呢?
看上去, 好像是一个无解的阳谋。
朱慎尧等他们说的差不多了:“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这句话启蒙的孩童都能倒背如流。圣人之言何等在理。却不知普天之下行之效之几何,实乃吾辈之悲哀也。”
这一番话, 竟叫满朝文武一时想不出了反驳的话。明明刚刚说的是给小慕容的夫人贞节牌坊,怎么扯到圣人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