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后看见弹幕后(60)+番外

不管此人能不能堪大用,她有着未来记忆的脑袋,就是元岫当下需要的。

竟有人带着未来记忆重生了……那元岫知道一些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是不是也算其列?

作者有话说:

元岫:人手还是不太够用~

亲妈作者:安排!

————

第36章 原书剧情

◎哎嘿~◎

侧殿小炕连接着地龙, 烧起来暖烘烘。室内不用熏香,随便放个香包瓜果,在热气烘托下, 一屋子也清香宜人。

汪玉瑶带着丫鬟被邀请过来,门帘一挑一道寒风送进内室,那汪玉瑶冻得脸颊通红, 明显哭肿了的眼睛上一对挂霜的睫毛。

元岫坐在暖炕上未动,手里还在坐着刺绣。她不太擅长这个,只是闲来无事,总想孩儿降生时候,穿上母亲亲手做的小衣裳。

“民女给皇后娘娘请安。”

“冻着了吧,暖了热茶, 正是滚滚的暖手暖心。汪姑娘无需紧张,本宫叫你,不过是说两句体己话。”元岫打量了汪玉瑶一眼, 瞧她紧张的将绣鞋躲进了裙摆里, 眼观鼻鼻观心,透着一股子不安。

一看就是个不谙世事的大小姐。

“多……多谢娘娘。”

“赐座, ”元岫又看向她带进来的丫鬟,“这姑娘也可怜见的,新雨, 你带下去喝体己茶。再给汪姑娘手炉里添上新炭。”

支走了所有丫鬟,元岫也没浪费时间。

“你无需怕我,本宫虽知道你是孤魂冤鬼,却不会当你是邪祟妖孽。”

汪玉瑶刚刚坐上小凳, 吓得立刻跪了下去:“娘娘所言, 民女不懂。”

元岫直言道:“你的事, 是本宫先去太后那里知会一声。否则只管着那包恩伯母亲入宫与太后说一嘴,年关下,太后最是喜成人之美,汪姑娘当前,只怕正忙着绣嫁衣呢。”

汪玉瑶听明白了元岫的意思。元岫告诉的太后,那元岫怎么知道的那些事?包恩伯入宫不过三日,前世的汪玉瑶没告诉家里,家里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深宫内院的皇后是怎么知道的?

加上开头元岫就说她是孤魂冤鬼,汪玉瑶吓得冷汗直流。

“娘娘是说……难道,难道娘娘也同臣女一般是重生回来的?”

元岫将心思隐藏的极好,不疾不徐的继续作自己的刺绣。

“你就没发现,现在好多与你重生前不同了?”这是元岫叫她来的目的之一。

汪玉瑶身为被娇养长大的孩子,哪里经历过那些弯弯绕,不假思索的道:“确实不同了,这时候的娘娘……”

“已经和离出宫了。”元岫语气很是平淡。

却让汪玉瑶头皮发麻。

“臣女不敢!”汪玉瑶俯下身,眼波流转,思绪飞快闪过。又道,“所以娘娘叫臣女来,是想问后面的事情?”

汪玉瑶死在了难产而亡的那一刻后重生,虽然不知前世皇后的死期,然以黯然离宫为节点重生也说得通。哀大莫于心死,是一样的。

“你是个聪明人。”元岫等她自己说。

其实短暂的交流已经让元岫明白很多了。比如汪玉瑶重生前应该是在原书的故事里的。元岫虽没看过所谓的原书,但从弹幕上的表现来看,汪玉瑶的重生并不在原剧情里。

也许从元岫觉醒的那一刻很多剧情都发生了接连的改变。

汪玉瑶忽然明白了元岫为什么帮自己,也明白了如果不说出有用的来,她现在所得的一切随时都可以拿回去。她能斗得过包家,不是因为重生,是因为元岫看上了她比常人多出来的这一年,仅此而已。

故此,汪玉瑶不敢隐瞒的道:“娘娘知道的,民女说到底也只是深宅妇人,所知有限。若说太细致是没有的。如果是大事……不出正月,边关就会有战事。民女在包家催促下仓促的于正月十六成婚,事发时时不过大婚三日。那包恩伯几次上奏想要领兵出关,未被应允便回府与我撒气,所以妾身记得很清楚。皇上派遣的是赵家小将军领兵出征。”

赵小将军?元岫微怔:“是赵竭赵将军?”

听见汪玉瑶确认,元岫倒也不觉得奇怪了。

那不是旁人,是元岫母亲的母家,元岫的外祖家表哥。元岫年幼爱疯爱闹的时候没少粘着他。当初母亲甚至有了结亲之意。不过被祖父堪堪拦下也就罢了。

汪玉瑶又道:“只是半年后,那赵小将军招人暗算,虽不致命却伤了根本,要终身用药。包恩伯这才顶替上去前往边关换下赵小将军。临行前,臣女听他与那柳氏女提过一嘴,说赵小将军是被自己人暗算了,但他不用担心这些。这般底气如何而来,妾身就不知道了。”

元岫无心去问汪玉瑶的前世,只是将事情记在心底,继续问:“还知道什么?”

汪玉瑶搜肠刮肚的去想:“再有……好像是西山洪水。因为京中有过捐赠,妾身当时为了给腹中胎儿祈福,也捐了一些。当是八月,那洪水把庄稼泡烂了,还饿死了些人。若其他大事,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

婆家不慈,已经足够消磨汪玉瑶的所有,又哪里有精力应对其他呢?

元岫略有所思的想一想,有开口问:“宫中也没大事?”

却见汪玉瑶一抖,眼中带着惊恐。

“不……”那是正经掉脑子的大事!汪玉瑶好不容易重活一世,她还不想这么快结束。

元岫的声音冷了下去:“劝你想清楚!你说什么做什么,报应不在你身上。你若当真未卜先知,免去了宫中麻烦,本宫自有重谢。若怪罪,自有报应给包家。赵小将军出事定是内鬼所伤,包小将军如何不怕?分明是有所勾结。要杀头,自然诛他包家九族,与你个退亲女何干?你何必遮掩?”

被这么一番吓唬,汪玉瑶再不敢保留,倒豆子一般道:“大概……大概是十月,那时皇上忽然暴毙,太医说是急症。包家得了消息却不慌乱,倒是那刚从边关回来的包恩伯带着笑离府。其余的不是臣女隐瞒,而是当时臣女正在发动产子,死于一尸两命。实在不知具体发生什么了!”

她能说出这些,已经大大出乎元岫意料了。

“在此之前,宫中可有其余嫔妃?”

汪玉瑶摇头:“不曾,但有一厉害女官。当时传言皇帝不能人道,几乎人尽皆知并非新闻……娘娘赎罪,臣女失言了。”

元岫到不在意,这世上没人比她更清楚朱慎尧行不行。

只是整理一下,她冬日离京,朱慎尧为他守身如玉,不足一年暴毙身亡。当时身边有一厉害女官,大概率就是顾嫣嫣。

而朱慎尧身死,身下无嗣,太后又无实权。那么能继位的只有野心勃勃的先帝七皇子。

世上哪有那么多的急症。只怕是顾嫣嫣跟朱慎舟里应外合,毒杀朱慎尧后取而代之。

弹幕上的鸠占鹊巢,不是顾嫣嫣占了元岫的皇后之位。而是他们二人,叫她们夫妻死走逃亡,然后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