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后看见弹幕后(59)+番外

太后刚刚一时上头下旨,此时在听元岫分析,只觉得句句在理。

“那依皇后之见又当如何?”

元岫可不想独自包揽下这件事,看一眼朱慎尧含笑道:

“是我与皇上来时商量了一嘴。既然他们想要用流言坏了汪姑娘的名声逼她就范。那就将计就计,叫他也知道知道,被口舌裹挟是什么滋味。他着重传播汪姑娘退亲一事。那咱们也借一把东风,叫人包小将军与那外室是何等的情深义重。”

太后好像听懂了几分。看看朱慎尧,又在看看元岫。

不禁无奈笑道:“你这小蹄子当真伶俐,一路上不过几步路,就想的这般齐全。”

元岫倒是懂得谦虚:“也是皇上想的周到。”

母子三人相视而笑,只有汪玉瑶垂手立在旁边不知所措。

她是谁,她在哪儿,到底发生了什么?

怎么越听越乱?

就像弹幕说过的,人重生了,可脑子还是那个脑子。

随即汪玉瑶被原原本本的送了回去。退婚一事汪家也不再提了。

包家只以为皇宫也支持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事情基本成了。只是上门求亲,又被以各种借口推了。

那包恩伯哪里会让煮熟的鸭子飞了?只当做的还不够,即可寻人继续煽风点火。不叫汪家妥协誓不罢休。

只是这一次,舆论的方向一下子就失控了。

所有人的口风从那汪家绝情,逐渐改为了夸赞包恩伯情深义重。哪怕外室出身寒微,被逼着娶他人,也不忘与柳氏女的情分。

现如今汪家棒打鸳鸯,叫一对有情人天各一方,谁人听了不是扼腕叹息?

很快,那茶楼里头就有人以此为题编纂了一番。包恩伯与柳氏女,如何边关相识,如何一见钟情相遇相知,再私定终身珠胎暗结。以为熬过了三年边关风沙便能回京,却不想已是情人永隔。

包家感受到了舆论的不对劲,即可阻止,将那些说书先生好一番吓唬。

可不让说包家的事情,还不让说别人吗?说书先生们整齐划一的将姓氏改成了旁的,但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包家再生是非,反而显得他们仗势欺人了。

说书先生一波未平,戏园子里一波又起。那京城被无数富家子弟追捧打赏的名伶出演柳氏女,演到带着孩子不得不与情郎分开之时,一番唱腔满是对命运的不公与凄凉。唱哭了一批又一批的人。

事情愈发不可控,汪家人出门甚至都要被人说两句:“你何苦难为那母子二人呢?左右入门不过是个妾,还能越过正室了去?”

包恩伯与久违的京中友人出去游玩,都要被劝说:“你若当真放不下那柳氏女,她身世也清白的话,就先接近府里给个名分吧。那汪氏糊涂,你也糊涂不成?哪里能叫那么个情深义重的姑娘没名没分的给你生孩子。”

表面上所有人都在指责汪家,实际上却是把包恩伯架在火上烤。

当事态发酵的差不多了,那中书令汪大人亲自携女到了宫门口跪求退婚。

他们汪家虚心悔过,不再做那棒打鸳鸯的恶事,甘愿退婚。

不多时太后降旨,说包柳二人情分感天动地,就连太后也大为感动。便准许汪家退婚,特赐婚包恩伯与柳氏女。叫二人打破世俗,做正头夫妻。所生之子也将不再是私生子,而是光明正大的嫡长子。

紧跟着这道懿旨的,是给汪家的。说汪家虽然在此时上思虑不周,可到底退婚成就了一对璧人。感念汪玉瑶苦等三年无果,特给了个三品淑人的诰命。

大夏的诰命其实不算多。多半都是丈夫有功且不好再加封的时候,便会封其妻子或是母亲为诰命夫人。

倒是有女子不从夫家身上得诰命的先例。但一般是给那些为朝廷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这样单纯退个亲就得了个诰命的,还是头一遭。

伴随着旨意流传到了坊间,进来吃瓜吃到撑的百姓们也都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了。

“要我说,这事情也不怪人家汪姑娘。”

“是啊,人家苦苦等了三年,都十七了还没出嫁。这一回来未婚夫竟然都跟外室有孩子了。没过门就有了儿子,这哪是正经人家的做派?”

“你们还不知道吧。那汪家一开始之所以要退亲,是因为那包小将军放言,成婚后,正头夫人要跟那个外室平起平坐。说什么情深义重,不过说的好听,不就是宠妾灭妻吗?搁谁家能让姑娘嫁进这种人家?”

“不是都说那包家不愿退亲吗?都去皇上跟前请求退婚了,那前些天都在说跟外室情根深种又怎么回事?”

“说白了他们自己也瞧不上外室女身份地位呗。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我看啊,之前说什么汪姑娘另有所属才退亲,也是谣言。真有了异心怎么早不退亲?只叫家大人去包家府上说一声就行,还用等包恩伯回来?”

“难怪太后要给汪小姐个诰命,这也是心疼她在这事上受了委屈。”

……

如此,两家风评算是彻底反转。

元岫听着周昌源源不断送入宫中的消息,也拉着身边人一块听热闹。

进来晚秋忙得很,难得闲暇。

“说来看也有趣。汪淑人是三品诰命,那包小将军是三品昭勇将军,即将过门的柳氏却无诰命。岂不是把包家欠汪淑人的诰命赔给了她?”

不是所有高官的妻子都是诰命。但当下汪淑人是,未来的包夫人不是。那这件事就过于耐人寻味了。

想来不久又是一番风波,不过也都独属于那包恩伯了。

元岫只道:“只能说善恶有报。那包小将军舍不得红颜知己便罢了,他自己好好待人,怎么都不算辜负。他却贪心不足,强迫汪淑人受委屈顺着他,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那汪大人心疼女儿,想来没有元岫参与的“前世”,那汪玉瑶难产致死后,汪大人稍加查探就能知道真相。想必那包家的下场也不会太好。

晚秋讽刺一笑:“就是不知那包小将军娶了心上人,是否当真顺心如意了。”

主仆俩相视一笑。

“这便是他的家务事了。晚秋,那汪淑人去太后那里谢恩,你去那边逛逛,瞧见汪淑人出来了,便引到这边来。本宫有事与她相谈。”

晚秋领命出去了,却听见明辉的笑声悠悠而来。

元岫挑眉:“那里惹得你了?”

明辉含笑解释:“只是在想,这位汪淑人,不知道又要成为哪里的封疆大吏,为娘娘开疆扩土呢?”

明辉也算是找到规律了。元岫每帮一个人,总会收入麾下,总要找些事情做。

明辉管账,巧云经商,吕素月去庄子掌管农耕之事。凡是到了元岫身边,总会有一番作为等着。

元岫含笑不语。

明辉说的也没错。只是这位汪玉瑶能做什么,她暂且还没想好。毕竟这位汪淑人是真的彻头彻尾的闺阁小姐。

从小娇生惯养,诗书不大通,管账不如明辉。若那包恩伯是个好郎君,也许她这一辈子也就那么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