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觉醒了(51)

提起这个,知青点无人不羡慕谢铮。

知青们刚下乡的时候都很不适应这种高强度的劳动。乡下伙食差又背井离乡,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一段艰难的适应期。

但谢铮完全没有这个困扰,因为他一来就有宋家的小灶吃,不用天天在知青点轮流做饭,遭受天南地北各种不同生活习惯的知青们的黑暗料理。

活干不完也有人帮忙,腰酸背痛宋家人还给采药草泡水给他缓解疼痛,缺什么东西,宋家人也都能想办法弄到。

有了宋家这门亲戚,可以说谢铮的下乡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一个台阶,除了下地比较辛苦外,也不比在城里生活差太多。

但今天他竟要自己拿剪刀,莫不是跟宋家人闹翻了?

蒋正奇没想太多,摆手说:“谁知道呢?他这个人就是想一出是一出,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谢谢于姐,用完我给你还回来。”

“没事,你们用吧,不用着急。”于莹很好说话,笑盈盈地目送蒋正奇离开,这才关上了门,回到床边。

床上的孟晓慧立即伸长脖子凑过来,挽住于莹的胳膊:“于姐,是谢铮借剪刀啊?他跟宋家闹矛盾了吗?”

于莹看着孟晓慧眼里的掩饰不住的关心,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怎么,想给谢铮同志补衣服啊?”

孟晓慧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摆手说:“没有的事,于姐,你说的什么话啊。”

于莹笑眯眯地看着她:“得了,你就别瞒我了,你这心思我还看不出来啊。谢知青长得俊,听说家里条件也挺好的,每次回来都大包小包地拎着一堆东西去宋家,谁看不了不羡慕?这知青点想给谢铮补衣服的女同志可不少,你要是不出手,回头谢知青被人追走了,你可别后悔。”

孟晓慧被人说中了心事,脸瞬间染成了胭脂色,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低落地说:“谢知青对我没那个意思。”

但凡谢知青有点想法也不可能知道她脚受伤了,这么近都不过来问候一声的。

“那可不一定,谢知青在知青点的时间不多,没发现你的好。咱们晓慧多聪明多漂亮啊,哪个男孩子不喜欢?你看看你去上工的时候,多少未婚男同志偷偷看你。”于莹笑握住孟晓惠的手夸赞。

孟晓慧被说得不好意思,轻轻捶了一下于莹:“于姐,你别瞎说了,被人听到会笑话我们的。”

笑闹过后,她对于莹的提议心动了,有些羞赧地绞着手说:“于姐,我的脚受伤了,这去找他是不是太明显了?”

虽然心动,但孟晓慧到底还是有姑娘家的羞涩,做不到那么坦然明显地去对另一个男知青示好。

于莹浅浅一笑说:“你不方便去,那我替你走这一趟吧。我跟谢知青说,你想帮他缝补衣服,等弄好,你的脚应该也能下地了,你再亲自给他拿过去,这一来一回不就有很多接触的机会了吗?”

这个提议深得孟晓慧的心,她感激地看着于莹说 :“于姐,谢谢你。”

“咱们是好姐妹,这点小事何须这么客气。你躺在床上别动,我去去就回。”于莹温柔地摸了摸孟晓慧的头,转身出了门。

***

另一边,蒋正奇把剪刀借了回来,递给谢铮:“那,给你了,说好的请客,你可别忘了。”

“少了谁都不会忘了你。”谢铮接过剪刀,开始翻箱倒柜。

蒋正奇看他这举动,纳闷了:“你到底要干什么?莫非今天打算亲自缝缝补补?但我们屋里也没针线啊,你可别又让我跑一趟。”

谢铮翻出了一件一件青蓝色的学生装,这是他15岁下乡时穿的衣服,布料很好,只打了两个补丁,本来还可以穿的,但无奈这四年谢铮的个头蹭蹭蹭地往上窜,第二年这件衣服就短了,只好放在箱子底下。

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蒋正奇看着他将好好的衣服沿着线边的位置剪下来,纳闷地问:“你把好好的衣服剪了干嘛?自己穿不了也可以送人了嘛。”

“哪那么多废话,其他的都送人了,就还有这一件。对了,你箱子里有没有穿不了又比较破的衣服,找两件给我练练。”谢铮头也没抬,专心致志地跟剪刀和衣服作战。

蒋正奇看不懂了,揽着他的肩膀:“我说你闲得没事干,也不必跟衣服较劲吧?要不咱们去山上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好东西。”

谢铮抬起胳膊顶开了他:“一边去,别碍着我干活。”

蒋正奇要气笑了,剪衣服算什么活,谢铮今天也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他正想再追问两句,门口传来两道轻柔的敲击声。

蒋正奇抬头就看到于莹笑盈盈地站在门口,脸上挂着温和大方的笑容:“谢铮这是在补衣服吗?晓慧的针线活做得非常好,她让我过来问问要不要帮忙?她只是脚受伤了,不妨碍手头上的事,有点事做也能打发时间,免得躺在床上无聊。”

热心得未免太过头了。要是男同志想让女同志帮忙补衣服,人家自然会主动提出来。

更何况,这知青院里谁不知道谢铮的衣服一直让宋家人给他缝补,根本用不着请别人帮忙。他们屋里也没针线,谢铮光借一把剪刀肯定不是缝衣服啊,也不知这于莹是真傻还是装傻。

到底不是问自己的,蒋正奇也不好说什么。可谢铮就像没听到这话一样,仍旧埋头跟剪刀较劲。

气氛有些尴尬,蒋正奇第一个绷不住,轻轻推了推谢铮:“阿铮,于姐问你话呢。”

谢铮本来都要把袖子完整地剪下来了,被蒋正奇这么一撞,剪刀歪了,刺拉一声袖子留了半截在衣服上。

谢铮有点暴躁,放下剪刀,语气隐隐透着些不耐烦:“什么事?”

于莹很是尴尬,敢情她刚才说了那么多,对方一句都没听进去。

她不动声色地深吸一口气,笑盈盈地又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但她还没说完就被谢铮粗暴地打断了:“不用,还有咱们不熟,以后麻烦于知青叫我谢铮同志或是谢知青,直呼名字不合适。”

于莹的脸瞬间涨红成了猪肝色。

都一个屋檐下住了四年,还不熟?分明是不给她面子。

“那我就不打扰谢知青了。”于莹勉强笑了笑,不好再自讨没趣,赶紧开溜。

蒋正奇尴尬得脚趾扣地,等人走后,他低声说:“我说阿铮,人家好歹是个姑娘家,你说话能不能客气点,多少给点面子,别让人太下不了台来。”

谢铮轻嗤:“我哪句话说错了?下乡四年,我跟她说过的话有超过10句吗?本来就是不熟。”早知道这么麻烦,就别找这女知青借剪刀了。

蒋正奇还想劝劝他大家都住一个屋檐下,说话委婉一些,突然女知青那边传来了隐隐的哭声,他愣了愣,下意识地看向谢铮。

谢铮翻了个白眼送他:“你看我干什么?关我什么事。”

蒋正奇仔细听了一下,好像是孟晓慧的哭声,烦躁地扒了扒头发:“不是,她哭什么啊?”被拒绝的人不是于莹吗?于莹都还没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