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若真的暗藏雄兵,将军就不怕他借这次机会将你困在这里……诛杀?”苏漓小心翼翼的吐出最後两个字。
百里霂又笑出声:“杀了我有何用,朝中几十名将军再派一个来就是,况且他若真的这麽做无异於同我国宣战,真要惹怒了皇上,倾一国之力与北凉一战,他才当真难以招架。”
他说完拍了拍身边的床板示意苏漓躺下:“别再东想西想了,眼下对於谁来说都不是起兵的时候,况且我们朝中内乱刚刚平息,听线报说还余孽未清,眼下与白凡会合後,我们就要启程回都城建墨了。”
苏漓困倦得趴在枕上,咕哝道:“这麽急着回去,若是乞颜来攻城我看你怎麽办。”
“不怕,”百里霂也带着睡意回答他,“他跟我们一同去。”
第24章
“一同……”苏漓无意识的重复了一句,然後猛地一惊,几乎从床上跳了起来,“他要去建墨?!”
百里霂低喝道:“躺下,怕外面的人听不见麽?”
苏漓尴尬的咳了一声,又放轻动作躺了回去,向百里霂的方向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将军,乞颜怎麽会去我们的都城?”
“我都能率军入驻北凉王帐,乞颜怎麽就去不得建墨。”百里霂似乎确实累了,声音有些疲惫,“更何况缔结的盟约中,还有个最重要的条件。”
“是什麽?”
“和亲。”他说完後立刻伸手捂住了苏漓的嘴,成功的将那声惊呼堵了回去。
苏漓显然吃惊不小,稍作镇定便问道:“这是为何?虽说当年北凉兵力极盛时,前朝将之奉为上国,也曾多次远嫁公主和番。可是如今局势明明是我们比较有利,怎麽又要和亲?”
百里霂懒懒的翻了个身:“要嫁的不是大炎的公主,是乞颜的乌兰公主。”
苏漓更是奇怪:“乞颜的四个儿子全死了,这个公主可是他现在唯一的後嗣啊。”
“若不是这样,这个乌兰也就没有那麽大的价值了。乞颜听说我朝多年不曾立後,愿意将爱女嫁给皇上,将来诞下皇子就是北凉之主。”
苏漓一滞,彻底没了睡意:“这话听来荒唐,就算这位公主为皇室生下子嗣,这位皇子也不一定有魄力统驭外族。更何况朝中诸多老臣,必然不会答应立北凉公主为後,混淆皇室血脉。”他说的急了,缓了缓才道,“这些都暂且不论,只说皇上真的会答应此事麽?将军这一切的筹划,是不是都未曾上奏给圣上。”
百里霂没有答话。
苏漓知道自己八成是猜中了,更加着急:“将军就算与皇上私交甚厚,也万不能在此事上轻率,若当真惹得龙颜震怒……”
百里霂突然道:“你也觉得他不会答应?”
苏漓愣了愣,悄声道:“这许多年皇上都不曾立後,应该事出有因,我看皇上对那位公公……”
百里霂打断了他,直接说道:“不错,我猜他也不会答应。”
“那……你为何还邀乞颜进京,他这样大张旗鼓的去了,若是和亲被拒,必然会勃然大怒,与我国开战。”
“就算没有这次,我们两国日後也难以相安无事。只要他带着自己的公主到建墨去见我们的皇帝,整个北凉的各个部族就都会知道,他们的大汗已向景炎俯首称臣。”百里霂顿了顿,“这样就足够了。”
“眼下北凉局势还没有平定,这件事的确会让他失去民心,”苏漓在黑暗中看不到他的表情,惴惴的猜测道:“原来将军根本就准备与他们一战。”
“不,”百里霂摇头,“若真要一战,两方死伤的士卒必然会数以万计,我几乎可以预见,到时候格尔木河里不再是清澈的河水,而是塞满了浮尸和鲜血。”
他忽然轻而冷淡的笑了一声:“你是不是觉得一个将军说这样的话太过懦弱了,”他低声道,“如果这次和亲成了,那麽至少可以再安宁些时日。”
苏漓还想再说些什麽。
百里霂已带着浓浓的不耐斥道:“你若是不困就出去同李廷巡营,别扰我睡觉。”他伸手拉过锦被,合上眼便沈沈睡去。
苏漓怔了怔,也抢过被子一角,翻了个身对着内帐自己琢磨去了。
昭元十三年七月初三。
晋州城。
晋州是都城建墨的门户,历来安逸,少有兵祸。守城了望的禁军军士大都是做做样子,远比边关诸城懒散许多。
然而在这日午後换值之际,突然有个小卒大声喊叫起来:“蛮子,蛮子来了!”
守城的校尉慌忙丢下烟袋,赶紧跑上城楼:“谁个没睡醒的在瞎嚷嚷,哪有什麽蛮子?”原本在闲聊的一夥军士也都凑了过来,从城楼上可以看到远处官道的尽头掀起一片不小的尘土,一批骑兵浩浩荡荡得向晋州城门而来,有人猜测道:“是不是哪位戍边的大将军班师回京了?”
那个眼力尖锐的小卒颤着声音道:“那些骑兵是,是北凉蛮子的装束。”
校尉骂完了凑过去仔细望了望,也变了脸色:“快关城门,撞锺,撞锺!”
副尉还冷静些,他拉住传令的士卒,向众人道:“别慌,看他们打的大旗,明明是百里大将军的军旗。”
大军前方正中的那个骑在马上的人未着甲胄,穿着一身浅色衣衫,遥遥的向城楼上挥了挥,朗声笑道:“本将是奉圣上旨意,送北凉乞颜大汗去都城,这是手令。”
校尉擦了擦脑门上的汗:“快给大将军开城门。”
守城的士卒大都听说过骠骑大将军的名号,一开城门,就有人抢着上去为他牵马,陪着笑道:“看将军容光焕发,想必又是大胜了一仗吧?连北凉王也要来朝见我们皇上。”
百里霂低头向他问道:“都城中现在局势如何?”
那兵士忙道:“之前杨驸马纠结乱党在京中谋反,幸好皇上及时率兵回来,平定了叛乱,听说立下头功的那位曲将军就是大将军手下,真是年轻有为。”
百里霂笑了笑没有答话。
那兵士远远的向队伍後的北凉轻骑看了一眼,小心的问道:“将军,北凉人与我们交好之後,是不是就不用打仗了?”
等将军目光锐利的向他看过来,他又慌忙解释道:“小的不是怕死,只是……”他摸了摸後脑勺,“谁不想安生过日子呢。”
将军笔直的坐在马上,抿紧了唇角,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
这是两百多年来,北凉的铁骑再次踏上大炎的土地,却没有战火与纷争。表面的波澜不惊下是两方的心怀鬼胎,而推动这一切的骠骑大将军百里霂,更是成为素来与他不合的众文官的靶子,还未踏足都城建墨,弹劾的奏疏就已堆满了皇帝的御案。
黄昏的光线从雕花的窗棂里透射进来,为佛堂内神龛上的泥塑佛像镀上一层暖黄的金边,跪在蒲团上的妇人对着神像恭敬地磕了一个头,慢慢的站了起来。
年老的仆妇脚步蹒跚地跑了进来:“老夫人,大将军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