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笑了笑,然后默默点头。
“那……那你能帮我……帮我把回信带给他吗?”祝小英试探地看着梁山伯
梁山伯看了看祝小英紧紧抓在手中的信,
祝小英有些紧张。
最后,梁山伯望着祝小英的眼睛,清如水的目光仿佛清泉在石上缓缓流动,只听他温和道:“当然好,英台。”
☆、第七十二章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四月人间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橘未能先。
六月……
六月……书院门口那棵老槐树……开花了。
等到八月的时候,槐树花谢了。
马文才,你什么时候能回来?
……
一进入八月,晋军在战场上的形势越来越不乐观,几乎每天都有坏消息传来。曾经仿佛距离非常遥远的前线,也已经开始影响到后方百姓的生活。
当第一批伤残军队退守回吴郡的时候,很多世家大族都不淡定了。这从崇罗书院中学生们收到的书信就可以看出来。已经陆续有士族子弟的家里派来了马车和护卫,来接公子哥们同家人一起南下暂避。
北府军正式进驻淮南,祝小英收到马文才的回信也越来越慢,不过有消息总归是好的,至少知道他一切安好。而且马文才在书信中还总会给她讲一些有趣的见闻,常常逗得她笑坏了肚子,将收到信之前的忧愁一扫而光。
因为学生走得多了,书院的课又断断续续停了下来,所以平时空闲时间也很多,三国杀无疑成为了老少皆宜的娱乐活动,不仅是学生,就连夫子们也常喜欢没事凑在一起,拿着小竹片喊打喊杀。
只是祝小英却没兴致加入,因为她再也找不到像马文才那样可以和她配合得如此默契的同伴了。虽然梁山伯玩得也很好,但祝小英每次跟他一伙都觉得自己没什么事干,基本上他一个人就可以将敌方摆平。
见祝小英没兴趣玩,梁山伯也就在饭后陪着她坐在一旁闲聊,聊的话题当然还是跟马文才有关。
“怎么样,文才他最近可好?”梁山伯看着蹲在亭子边逗蚂蚁的祝小英,手上拿了一卷书坐在旁边。
“嗯,听他说在军营里混得还很好呢!”祝小英拍拍手站起来,回头对梁山伯笑着说。
梁山伯看祝小英头上的纶巾翻开了,本伸出手想帮她整理好,只是这手才伸了一半,又堪堪收回,对祝小英说道:“对了,今天早上又收到了文才的信,便直接给你带过来了。”说完,便将袖中一封书信拿出,交给祝小英。
祝小英从梁山伯这里接信接习惯了,不像最初那样扭捏。
而且她每次看信的时候,梁山伯都会很认真地在旁边静静看着她,似乎也很关心马文才的样子,她读好信便会直接跟梁山伯说说马文才的近况。
因此她十分坦然地接过信,直接当着梁山伯的面就拆开看。
谁知,刚看了没几眼,她就两眼一黑,直接晕了过去!
梁山伯很吃惊,因为这封信和以前的不同,不是他代笔,而是马文才亲自写的,而且是套在给自己的信里,并再
三嘱咐一定要交到英台手里。
他究竟写了什么,怎么英台一看便直接昏过去了?
梁山伯急忙扶起祝小英,将她抱到亭子里的长椅上躺好,然后顺手展开了马文才的来信。
信上只写了一句话:
英台,经过数月的军中生活,我果然发现自己还是喜欢男人的,我就是个死兔子,所以……忘了我吧。
梁山伯看了信立刻脸色大变,急忙找来四九打探前方军情,很快,到晚上的时候就得到一则惊人的消息:北府军遭遇敌方猛将梁成率领的十万大军,孤立无援,几乎陷入全军覆没的境地!全军上下生死未卜。
祝小英醒来以后,对信的事绝口不提,而且看上去情绪还非常不错,简直可以用精神抖擞来形容。
梁山伯有些担忧地看着她,好几次想跟她说点什么,却都被祝小英嘻嘻哈哈打岔打过去。
破天荒第一次,祝小英主动拉着梁山伯去和找陶渊明他们玩三国杀,就仿佛被打了鸡血一样,在其他人近乎恐怖的目光中,祝小英竟将众人秒得死去活来,毫无反击之力。
陶渊明小心翼翼地看了祝小英一眼,悄悄问梁山伯:“山伯兄,祝兄……他没事吧?”
梁山伯没有回答,只是深深地看了祝小英一眼,然后重新开局抓牌。
这次他是主公,想了想,便选了刘备做武将。
祝小英连续当了三四局的反贼,这次终于轮到忠臣。她看了眼身边梁山伯的主公牌,又看了看他选的刘备,然后鬼使神差地选择了孙尚香做武将。
陶渊明和桓玄扫了眼牌局,互相对视一眼,他们早就听说北府军被围困的事,因此都不再说话了。
祝小英这把牌玩得非常认真,她是孙尚香,而主公是刘备,仿佛又回到了几个月前的那场牌局,曾经有一个人也是这样笑眯眯地坐在自己旁边,不论己方沦落到如何不利的境地,都丝毫不见慌乱神色,仍是不紧不慢地打着牌,似乎完全不上心的样子。
她的牌很好,很快就弄死了几个反贼,于是开心地拍手大笑。
“哈哈!反贼哪里跑!快来受死!”祝小英近乎夸张地指着其中一个同窗的鼻子,装备上一把诸葛连弩,将其瞬间秒杀。
那个被秒了的同窗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甘或是愤懑,只是静静地看了祝小英一眼,也不说话了。
“你们都太脆了!怎么都这么没用?这么容易就死了?怎么这么容易就死?这么容易就死……”祝小英一边得意地笑,一边抓牌,然后魔障一般地不停重复着后面一句话。
很快,整个桌面上只有祝小英一个人的声音。
大家都默默地注视着她,不知道如何反应。
最后,梁山伯看不下去了,递
过来一块柔软的帕子,目光复杂地看着祝小英,轻声说:“英台,别哭了,把眼泪擦干。”
祝小英愣了一下,然后慢慢转过头看向梁山伯,一双眼睛睁得大大的,似乎竭力控制着里面的泪水夺眶而出。
“英台……”梁山伯皱了皱眉,漆黑的眸子注视着祝小英,抬起手轻轻帮她拭去脸颊上滚落的泪珠,低声哄道:“英台别哭。”
也许是梁山伯的声音太温柔,也许是祝小英真的再也忍不住了,终于,她手一松,扔掉了所有的竹片,然后趴在桌上,放声大哭。
在场的其他人,不论是庶族还是世族,仿佛都在这一刻,摒弃了那曾经深入骨髓的成见,心中都同样的不好受。
消息稍微灵通点的人此刻都明白,北府军的全军覆没,基本上就是时间早晚问题了。
眼看着晋军节节败退,那么多手足同胞都丧生于胡虏铁蹄之下,也许家国不保,山河破碎。很快,他们这些人,不论是高贵或低贱,富足或贫穷,都很可能无一例外地沦为亡国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