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梦魇(39)

管说。近来我因听见众人背前背后都夸你,我只说你不过是在宝玉身

上留心,或是诸人跟前和气,这些小意思好,所以将你合老姨娘一体

行事,谁知你方才和我说的话全是大道理,正合我的心事。(下略)

" " 将你合老姨娘一体行事" ,指袭人加了月费,与赵姨娘周姨娘同

等待遇。这是第三十六回的事,还没发生。可见第三十六回原在第三

十四回前面。

第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这三回写宝玉挨打与挨打余波。第三

十六回是湘云回家的一回。显然第三十六回原在这三回前面。换句话

说,湘云回家之后宝玉才挨打。

第三十六回回末湘云回家," 众人送至二门前,宝玉还要往外送

" ,句下批注:" 每逢此时,就忘却严父,可知前云' 为你们死也情

愿' 不假。" 这条批指出一过了二门,再往外去就有遇见贾政的危险。

送湘云的局面倒正与挨打一幕开首相同。既然没有金钏儿这人,

不会是听见金钏儿死讯后撞见贾政,而是送湘云去后撞见贾政。正值

忠顺王府来人索取琪官──没有金钏儿,当然不是二罪俱发。贾政送

客出去,宝玉万分焦急想讨救兵的时候,可能有耳聋的" 老姆姆" 瞎

打岔,但是没有将" 要紧" 误作" 跳井" 的一段幽默的穿插。当然也

没有贾环告密,火上加油。──今本琪官失踪的故事叙述极简,可能

经过删节。──养伤期间,没有玉钏儿尝汤的事。第三十七回是全抄

本的,没有贾政外放一节。第三十六回还在第三十三回前面;回首没

有贾母借口宝玉要多养息几个月,又星宿不利,祭了星,不能见外人,

不放他出去。这一段大概是原有的,本来在第三十四至三十五回内。

有了这一节,第三十七回开首宝玉终日在园中游荡,不必贾政出门,

理由也够充足了。起诗社,发现缺少湘云,派人去接,因此早本的挨

打事件嵌在湘云一去一来之间。

宝玉要送湘云出二门,句下那条批注已经是加金钏后的新批,但

是里面引的宝玉的话:" 为你们死也情愿" ,今本并无此语。最近似

的是第三十四回黛玉来探问伤势:……抽抽噎噎的说道:" 你从此可

都改了罢?" 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 你放心,别说这样话。我

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这次黛玉来的时候宝玉正在昏睡。

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拏他之事,

一时又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故。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

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有人悲泣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

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

" 为你们死也情愿" ,当然是他在梦中对蒋玉菡金钏儿说的。改

为同一场他向黛玉说" 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是表示宝黛二人

相知之深。梦中对蒋玉菡金钏儿毫无反应,也更逼真,更像梦境。

己卯本此回回末有:红楼梦第三十四回终可见在书名" 红楼梦"

时期──一七五四本前,约在一七五○初叶──此回已定稿,上述的

一段已经改写过了。加金钏儿这人物还在" 红楼梦" 期前,大概是在

书名" 金陵十二钗" 前的十载五次增删中。所以改写挨打一场的时候,

" 老嬷嬷" 仍作" 老姆姆" ,而明义" 题红楼梦" 诗二十首中已经有

玉钏儿尝荷叶汤:小叶荷羹玉手将,诒他无味要他尝。碗边误落唇红

印,便觉新添异样香。

第三十七回诗社取别号,李纨建议宝玉仍用" 绛洞花王" 旧号,

批:" 妙极,又点前文。通部中从头至末,前文已过者恐去之冷落,

使人忘怀,得便一点;未来者恐来之突然,或先伏一线,皆行文之妙

诀也。" 关于绛洞花王的前文显已删去。此回宝玉改用怡红公字别号,

但是下一回宝玉选择诗题,又署" 绛" 字。(庚本第八七八页)

海棠社二回显然是早本原有的,回内宝玉仍用绛洞花王笔名。此

后改写,第三十七回添写李纨宝玉对白,宝玉不要绛洞花王旧号,改

用怡红公子。下一回那" 绛" 字是漏网之鱼。批李纨宝玉的对白" 又

点前文" ,是改写后批的,但是作批后,关于绛洞花王的前文全都删

了,可见这两回改写得很早,原文之老可想而知。海棠社二回上接挨

打,挨打事件中很早就插入金钏儿之死。原有的挨打与挨打余波更早

了,连着海棠社二回,大概是此书最初就有的一个基层。

金钏儿之死,自第三十回种因,在第三十二回回末发作,着墨不

多。加金钏儿的时候,第三十二回回目改了:"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

正文添在回末,都是最省装订工的办法,改在一回本的首页与末页。

第三十二回回末与下一回回首后来又改过一次,因此这两回间的

过渡有甲乙二种。全抄本是甲,比他本早。第三十二回回末宝钗捐助

新衣供金钏儿装殓:一时宝钗取了衣服回来,只见宝玉在王夫人旁

(庚本作" 傍边" )坐着垂泪,王夫人正在说话(庚本作" 说他" ),

因见宝钗来了,却掩口不说了。宝钗见此景况,察言观色,早知觉了

八分。于是将衣服交割明白,王夫人将他母亲叫来拿了去。宝钗宝玉

都各自散了。惟有宝玉一心烦恼,信步不知何往(他本缺这三句),

且听下回分解。(庚本作" 再看下回便知".)

──全抄本下一回回首此本较简:却说宝玉茫然不知何从,背着

手低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的走着,信步来至厅上,……

他本如下:却说王夫人唤他母亲上来,拿几件簪环,当面赏与,

又吩咐请几众僧人念经超度。他母亲磕头谢了出去。原来宝玉会过雨

村回来,听见了便知金钏儿含羞赌气自尽,心中早又五内摧伤,进来

被王夫人数落教训,也无可说。见宝钗进来,方得便出来,茫然不知

何往。(下同)……

三详红楼梦(5 )

全抄本第三十二回回末宝玉宝钗" 各自散了。惟有宝玉一心烦恼,

信步不知何往," 两句间的接生硬而乏,叙事却是合理的。宝玉固

然是趁此溜出来,也需要避免见金钏儿的母亲。宝钗也应当走开,免

得要人家磕头谢她赏衣服。两人一同出来,也应当各自走散,因为宝

钗知道王夫人为了这事责骂他──尽管她只听见王夫人" 正在说话" ,

可见声气如常,是贵妇有涵养,谨慎惯了。但是后来又嫌太含蓄隐晦,

所以" 说话" 改为" 说他".──这时候宝钗不便跟他谈话,否则很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