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薛姨妈都包括在内,是贾母的风趣。程本认为对亲戚不能这么不客
气,因此删去" 薛姨妈".宝钗生日邢夫人似有若无,但是贾母拿出二
十两银子来给宝钗做生日的时候,与凤姐有一段对白,末了贾母说:
" ……你婆婆也不敢强嘴,你和我梆梆的。" 凤姐笑道:" 我婆婆也
是一样的疼宝玉,我也没处去诉,倒说我强嘴。" 此处一提凤姐的婆
婆邢夫人,是有了贾赦之后改写过,不像下半回赏灯猜谜是纯早本。
自甲辰本到程本,此回都缺惜春谜,又把宝钗制谜移作黛玉的,
打" 香" 或" 更香" ,另添宝玉宝钗二谜。俞平伯说:" 甲辰本叙事
略同程甲本而甚简单,自' 更香' 一谜直至回末,作:贾政道:" 这
个莫非是香?" 宝玉代言道:" 是。" 贾政又看道:南面而坐,北面
而朝。象忧亦忧,象喜亦喜。打一物。贾政道:" 好,好!大约是镜
子。" 宝玉笑回道:" 是。" 贾政道:" 是谁做的?" 贾母道:" 这
个大约是宝玉做的。" 贾政就不言语,往下再看道是:有眼无珠腹内
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打一物。
贾政看到此谜,明知是竹夫人,今值元宵,语句不吉,便佯作不知,
不往下看了。于是夜阑,杯盘狼藉,席散各寝。后事下回分解。
这是从脂庚到程甲的连锁,所补当比较早。今' 红楼梦稿' 这回
既据程乙本抄配,自在甲辰本之后……" (见" 谈新刊' 乾隆抄本百
廿回红楼梦稿'",中华文史论丛第五辑,第四四一至四四二页)
俞平伯没提起戚本此回与甲辰、程本这系统的关系。从表面上看
来,是甲辰本续成庚本未完的这一回,程甲本又参看戚本添补加长,
加上戚本这两段:贾政回房伤感失眠;贾政去后宝玉宝钗凤姐一场生
动的小戏──但是改宝钗为黛玉。程甲本没发觉此处凤姐的对白与甲
辰本所加的宝玉谜语冲突:" 刚才我忘了为什么不当着老爷撺掇叫你
也作诗谜儿。" 分明宝玉并没有制灯谜。
此外甲辰本" 时值元宵" 句日期错误,程甲本改了。
其实甲辰本也是根据戚本增删改写的,与庚本无干。删惜春谜,
大概因为与第五回犯重,而又排列得较死板,四春顺序下来。删去贾
政失眠一段,想必因为太娘娘腔多愁善感。删去回末那场精彩的小戏,
正是因为凤姐的对白与甲辰本新添的宝玉制谜冲突。程甲本又把后两
段都恢复了。
甲辰本并没说竹夫人谜是谁的,因为这流行的民间谜语太粗俗了,
一说穿是宝钗的,就使人觉得不像,宝钗怎么会写得出" 恩爱夫妻不
到冬" 这种话?甲辰本这一段相当技巧,程本却给添上" 宝钗的".但
是甲辰本宝黛钗三人制谜下有批注:" 此黛玉一生愁绪之意" ," 此
宝玉之镜花水月" ," 此宝钗金玉成空".大概也就是改写此回的人自
批,免得读者不懂。批语与正文中明点又不同些,因为不过是批者的
意见,读者可以恍恍惚惚将信将疑。
改这一回的,如果不是作后四十回的续书人,至少有续书的计画,
而且也是写宝玉娶宝钗后出家。他不是梦觉主人,因为此本的" 梦觉
主人序" 是这样结束的:书之传述未终,余帙杳不可得;既云梦者,
宜乎留其有余不尽,犹人之梦方觉,兀坐追思,置怀抱于永永也。
不是蓄意续书者的话。
这篇序开始说:辞传闺秀而涉于幻者,故是书以梦名也。夫梦曰
红楼,乃巨家大室儿女之情,事有真不真耳。红楼富女,诗证香山;
悟幻庄周,梦归蝴蝶;作是书者藉以命名,为之" 红楼梦" 焉。
显然书名" 红楼梦" ,通篇没提" 石头记".而且此本目录前、每
回前后、每叶中缝都标明" 红楼梦" 三字(见周汝昌著“红楼梦新证
" 第一○二五页)。迄今误作" 甲辰本' 石头记'",大概是因为当时
(一七八四年)" 石头记" 脍炙人口," 红楼梦" 没人知道,书商见
是同一部书,另加题页,采用" 石头记" 书名。
四详红楼梦(15)
当然,续书人也用" 红楼梦" 这名字。这一个巧合,与甲辰本改
第二十二回的人与序之间的矛盾,有一个可能的解释:此本是续书人
的前八十回,后四十回还没写完,或是起初不被接受,但是此书的八
十回本是有市价的,十分昂贵,所以已经传抄了出去,成为一个独立
的单位,辗转落到梦觉主人手中。
戚本贾政猜惜春制谜后,自忖四姊妹制谜都是不祥之兆,个别分
析,这一段太露骨,破坏了预言应有的神秘气氛,文笔也乏弱。下接
宝钗制谜。庚本在惜春的谜语后截断,回后附记宝钗制谜,不管是作
者自己还是批者写给作者的备忘录,都是摘录删文中保留的一个谜语,
并非摘录一回本背面破损的阙文,其理甚明。因此庚本此回与全抄本
第二十四回同一情形,都是回末改写抽换,而缺改稿。
畸笏似乎不会没看过原有的第二十二回,但是因为一贯的不提改
写,只说" 此回未补成而芹逝矣" ," 补" 可能是指回尾破失,也可
能是未完待续,完全无视于戚本此回的存在。
第二十二回与第六十三回同是从最早的早本里保留下来的,而太
虚幻境的预言写得比较晚,相隔的年数太久,因此一部份与这两回的
预言重复。太虚幻境在此书是后进,再加上贾瑞的故事中的线索,可
知太虚幻境是跟著“风月宝鉴" 一起搬过来的,原名" 太虚玄境" ,
吸收入此书后改名太虚幻境。这是在十载五次增删中。有了太虚幻境,
才有金陵十二钗簿籍,有红楼梦曲。因此" 增删五次" 后,书名改为
" 金陵十二钗" ,畸笏又主张用" 红楼梦" 为总名。
金陵十二钗都属于薄命司,因此预言湘云早寡。本来她是与卫若
兰白头偕老的。"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是从早本保留下来的回目。这
大概就是" 白首双星" 的谜底。
一七六七年畸笏惋惜" 后数十回" 内的卫若兰射圃文字遗失了,
显然" 后数十回" 其他的部份尚在。次年一七六八,乾隆三十三年,
永忠作" 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 诗三首。墨香名额尔赫宜,
是曹雪芹的朋友敦诚敦敏兄弟的叔父,但是比敦诚还小十岁(见赵冈
著“红楼梦新探" 第一三四页)。他没有" 庚辰秋月定本" 的八十回
本" 石头记" ,只有一七五四本前的百回" 红楼梦" ,里面想必缺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