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平阳(18)

世民顿了下,与姐姐对视半晌。“姐姐也挺不甘的,怎么说走就走呢?”

“一千人马太少了,是不是这样,樊管家?”梓风扭头问向樊兴刘。

“啊?啊……是!是这样,三姑娘。”

世民看了眼樊兴刘,又望回语焉不详的姐姐。十几年来,他们一同长大,互相的心思多少也摸得较清楚。然后,也就是一眨眼间,世民嗤笑开,“这段日子算小小地开了个眼,现在回庄吧。”

一回去,梓风立即将快速集合勤王、又快速打道回家的经历简要地写信告诉父亲。弟弟没写,他正埋头读史书呢。那些个兵书真是一点用也无,至少在一千来家丁对上数万叛军的时候。

父亲的回信快也简单:小孩子家看看可以,不要下场。

她一眼就扫完内容,笑着递给弟弟,弟弟只看了两眼又笑着递回来。

他们有个开明的、不负责任的却非常精明的父亲。

***

皇帝回京。

杨氏败了。这在情理之中。

相关人等两万多人被诛,就有点过滥了。

而受过杨氏赈济的普通百姓也被杀,那也太残忍无道了!

“领了杨玄感粮食,就是与杨氏同罪?弟,史上有无此例?”

“无。不过汉武杀了卫太子、死者比现在更多。那真的是冤极。”

“……我是说——”

“是啊,可后人大多褒扬汉武帝的功勋。”

梓风认认真真盯住弟弟看,弟弟无所谓地回视。

过了会,世民淡道:“我想,这就是陛下一直要找机会亲征,对反逆者大开杀戒的原因吧。”

在到处都有民众反叛、各个大将分头进击各有胜负的时候,皇帝命父亲出击河东的乱贼。

一接到父亲的疾报,李家姐弟带着家丁骑士八百,编成一支不大不小的队伍,一路上急行军兼又耍弄权势,居然两天一夜就赶到唐国公的临时行军帐。

足足两万余叛军距离区区六千官兵五百来里路。按照李家这六百骑兵的速度,两天就能赶到。可双方多数人都是步兵,步兵再赶路也得七八天吧?何况叛军多数是未好好练兵过的农人,队伍一赶长路就难保阵形和战力了——当然这是乐天的看法。悲戚些的看法是,这么点官兵,吃败仗的可能性很大。

可李家的大家长和子女们完全没有吃败仗的自觉。

现在他们手上有近两千骑兵,可以立即驰援苦守着一座小城、将要和万余乱贼对峙的龙门县丞——那里才几百官兵,一天都守不住,他们只能期盼乱军的队伍从山野走到县城、准备兵器和攻城需用得花费好些日子。

“建成、世民,你们两个……梓风,爹知道你比一般的男孩子武艺更好,怎样,想见识一下吗?”

“父亲,大哥和二弟各带六百骑先走,我带了补给车马和庄子里的家丁们后行。父亲领大队步兵随后赶至。”梓风才不理大哥板着的脸。她、弟弟和父亲站在一起时,当然没有大哥反对的份。

“好!好好。”

“父亲,那如果叛军来降,如果处置?我们总不至于像鱼将军、王将军那样全杀吧!”

“该杀的还是要杀的。这也是对陛下的交代。至于其他的,你们自己看,合眼的就编入你们的队伍里,不合眼的把兵器马匹和掳来的财物放下、让他们回家去。”

“……”

这……父亲说了和没说并无多大差别,不过三个孩子也都不喜欢滥杀或是滥好心,大家交互眼神之后得出一个要紧得不得了的结论:自己干!

第二十章

“三姑娘,今天晚上休息还是继续赶路?”樊兴刘在傍晚时趋前问道。

“休息。大家轮流在车上睡一会儿。”行军的日子非常不舒服,又脏又累,还要担心一大堆东西。她没打过仗,也没怎么杀过人——她的兄弟们也是。不过凡事总有第一次,何况如果没有实战,什么都是白说……

“那大公子和二公子那边若需要给养……”

“他们现在需要的是战绩。那支叛军一个来月才拿下一个自动献上的小城,可见那好几万的叛军大多是不打仗的普通平民。”只是加入就不用被征去打辽东、也不必交过多的税赋。

“那,三姑娘,若是我们遇见叛军,该如何处理?”

“打。打赢了接受他们的投降。”纵然没有全副铁甲,武器和战衣一直穿在身上的日子并不好受,若是再加上沉重的盔甲,怎么受得了啊!她决定,自己不喜欢战争!不喜欢!

“那降了以后呢?”樊兴刘又追问了句。

梓风奇怪地望着管家兼家丁教头,“你觉得我家哪个人像是会坑杀降者的?何况他们只是饿极了被人鼓动造反的人。到时候挑高大健壮的留在我们的队伍里,其他的给点钱让他们回家。”

她说完,手一拍爱马的屁股,一阵风冲到运辎重的队伍前方。

“中午了,准备造饭!”

不晓得史上的那些将军们是如何行军的,反正梓风他们比古书上写的四十里快了一倍多。但即使是这样子赶,竟然在四天不到的时间内落后于她的兄弟们近两百里。

她在喝水的时候听到前面已经开战的大消息,心中紧张又激动的当口,不远处官道旁的景致有异。

训练了两年的家丁和一些有经验的士兵人上马、箭出壶,刀戢横放在身前,十人一组护卫着运输车辆,其余人等在前后列阵——其实这种阵式若是遇见两千以上的强敌,会被拦腰斩成两截、然后各个击破,可这几百人中没有力夫,个个都是热血沸腾的战士,每部车都能组成一个小圆阵。何况,连樊兴刘也说了,“唐国公放心让三姑娘押阵,必然对叛军的实力不屑一顾。”这句是大实话、不太中听的话,倒也是梓风本人的观点。一个没打过仗的十来岁女孩子,能领领军过过战争瘾已经非常、非常难得了……

“弓箭准备!”梓风想都没细想地就拍马冲到第一排。

上百支箭整整齐齐搭上硬弦,而前头上百名手持各种各样铁器的所谓“叛军”被吓傻了。

双方就这样对峙了约莫半刻。

立在前排的梓风无法看清楚四百多步远的地方那些穿着奇怪战服甚至破旧衣服的人的表情,但看见那些人有悄然后退的、有交头接耳的、也有挥舞长矛的。

这样一直拉着弓,会手酸的。

梓风将弓向上半举,一松开坚硬的弦,那弹出又恢复的声音如琴音但夹杂着金声。身后两排骑兵也学着她立刻向上射出。

第一轮几十支箭就射在那群拦路者的脚前。

而下两排骑兵立刻填补上前。

第二轮箭还没全射完,那些人就跑了个没影。

“传令下去,若是有人夜间偷窃、就送到地方官府,若是拿了兵器来抢,当场斩首!”

她没近距离看见过血污的人头,但照目前这个形势来瞧,这种日子不会远了。

就在当天晚上,梓风特意召集了好几名有经验的……战场逃兵,可他们讲不出太多的扎营选址,她就自己做主选了个小山丘顶上。

上一篇: 大汉平阳 下一篇: 慕君如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