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请问令狐先生为何不举家南迁?”梓风跟他扛上了。
“南方是富裕之地,也是无可守的死地。”
“何况,晋阳仓城里的刀和谷可以配二十万大军。”
世民与何潘仁一搭一档,好是热络!
“弟,若真有二十万,别忘了分我三万。”纯粹是随口说说的。梓风现在关心的只一件:如何当好柴家妇。完了!她没空去参加二姐的婚礼,否则倒能够请教两个庶出姐姐了……可转念一想,姐姐们会点女红、注重仪表、讲究门面,待人接物的本事都不错,就是偏偏不会骑马打仗!而她,除了骑马打仗,呃,好象什么都不会嘛!这样的自己,即使嫁了,大约也会把一堆事情搞砸掉。她头大不已地作出各色表情——至于属下们甚至她的弟弟,都认定她在考虑该扩张多少人马、如何训练新兵等等,就是没有谁把她当成快要出嫁的新娘子……不,除了一个,何潘仁。
“姑娘在想兵马的事,还是想嫁人的事?”何氏潘仁一点不客气道。
幸好,周围人没怎么听见,因为他讲话的声音半丝也不响亮。
“想会不会出嫁后的第二天就被夫婿和公婆嫌弃。”
“姑娘应该不是在意这些小事之人。”
“……何兄,你说这是小事?”
“与天下兴衰相比,一家夫妻的琐碎小事,实在不值得姑娘这样的豪杰去忧心。上万弟兄都站在姑娘这边。”
梓风觉得最后一句话很中听,可惜,她只能摇头苦笑着给他一个白眼,“首先,天下兴衰不是你我能定的,也不是一两家能定,这需要千万家一起着力;其次,一旦我没了钱和父亲兄弟的支持,上万弟兄一个也不会站在我这边。”
“……姑娘何不试试到底有多少弟兄愿意跟着姑娘而非姑娘的夫婿走?”
“万里挑一吧。”她随口说着,转身往正厅而去。
听说差不多这个时辰,柴家来正式下聘的族人会到李家……营中。因此,她就这身血迹难以完全洗净的戎装去见未来夫家的人——希望对方不会被柱国之后的嫡长女吓到。
第二十八章
柴家过得不好。皇帝和朝臣倒没有追究柴氏远亲的反叛,因为大家的精力都在南下的事情上。皇帝要正式去扬州,不再回来了——这是柴家带来的消息,和李家得到的一样,而李家知道更多的是唐国公将任太原留守。
留守呀……
梓风捏着皇帝的诗做得不错,可惜让人忍不住有弑君的念头。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天子居然写这样的诗!百万大军只剩下数万残兵败将、弄得民不聊生的征辽战争,就落得个“偶然”?!
所以,隋室大概快完了。快完了。
以前,北朝每几代就要换人坐皇位;南北统一于隋时,人民都认为天下从此太平,能够过上安稳日子了。事实上过去几十能还是挺太平的。然,这平和很快就消失了。杨姓……她大不敬地想着,当今天子的龙运到底还有多少年呢?而,杨家完了之后,又有哪家能坐上皇位……然后再大乱、被推翻、换新皇室……一次又一次的轮回让人沮丧地难以平复。
“……因此请三姑娘……”
柴家的老人家们一点不睿智,和父亲比简直是蠢老头,不断重复着无聊又不及其意的话。
“……还请三姑娘要……”
她非常耐心地听了半个时辰,随后对未来的婚姻生活不抱任何幻想。
“三姑娘!军报!”
一声叫唤将她从可怕的“姻亲”中拯救出来。
“向校尉,何事?”向善志的来历跟何潘仁的一样,说不清楚。上回平定叛乱之后,此人就始终编在她的队伍中——她从来不去过问这样的“小事”,甚至不太在意他们这些人是否会长久跟着她:因她自己也是个不晓得未来会如何的人。
“我们逮到一个自称是丘家信使的人。他说要见唐国公。”
“丘家?”
“是丘和之子,他从西南潜回,想在长白山一带拉人起事。”何潘仁也加入,向李家三姑娘奉献套问出来的消息。“丘和是奸猾之人,但不会再复起;他的家人虽然忠奸难辩,但应当都不太忠于当今天子。”
梓风想了下,趣道:“你说我是将人交给朝廷呢,还是,引荐给我弟弟呢?”
“……由姑娘引荐给李家二公子比较妥当。”
在好奇的柴家人不太礼貌地跟出来看看李家姑娘和一群武装男子到底做什么的时候,何潘仁非常恭敬、恭敬得近乎可笑地躬身回答。
“哈哈哈……四宝,”梓风的笑脸突然变得严厉,“请二公子带近旁校尉们来一趟。”
“是!”背弓佩剑、腰上还挂着鞭子的四宝领命而去。
她家四宝比少时高大精干了许多,不过对她的忠诚基本上没有变化。
“向校尉,安顿好信使,但不得让任何人与他接触!”
“属下明白!”高壮黝黑、可能既当过小商人也当过马贼的向善志来去如风。
“三姑娘,那位……”柴家的老人们被一整队强悍但听话的“家丁”震得瞠目结舌。
“几位尊长,宇水军务在身,不便远送了。啊,刚才那位原是柴氏叛军的一员,现下已归顺,因其勇略过人,在我部下任校尉一职,领五百骑兵。”梓风愉快地解释着,不意外对方的脸色忽红忽绿。如果不是李家的战功与婚姻关系,柴家这次很可能被牵累。“……至于婚期,还须由父亲与柴家亲长定夺。不过尊长们也知道,父亲现在忙于整军平定太原全境,而我与三位兄弟各领兵防御突厥,确实也没有空闲。”
梓风哈哈笑着打发走未来夫家的人后,乐呵呵地去挑选给弟弟的结婚贺礼:弟弟与长孙家的姑娘将在晋阳宫旁的宅子中成亲,军务暂时都由她揽去,所以没空成亲,抱歉,嘿嘿。
***
“……唐国公能保住太原一隅的平安,但保不了天下的平安。”
丘家的使者其实很可能就是丘家公子本人,或至少是重要谋士。
世民带了未来的舅子无忌公子;梓风则带上何潘仁,因为她部下中当属何家主看上去最聪明;三宝总压阵,四宝端茶水。
“这话最好不要与父亲说。”世民说得清清淡淡,“因为人人知道。”
“好。不过,敢问二公子、三姑娘,晋阳唐国公的兵马与河南张大使的兵马相比,孰强?”
梓风看与弟弟互望一眼,然后很诚恳地挑起当姐姐的责任:“目前,李家尚不及。但丘公子的人马似乎也在京畿附近施展不开。”
与中原动则十数万的马步叛军比,他们碰到过的有不错战斗力的敌军最多的也只有三万,但那支是从小就学会骑马射箭的突厥骑兵,即使是四倍的河南叛军与一倍的突厥军对抗……仍然很难讲哪方会赢。嗯,她还是比较谦虚的。
“三姑娘,”这个三十来岁的奸臣丘家人笑开,笑得精明至极,“在下于山中的人手少而精,半数可堪任百夫长,即可领四万左右的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