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请分头跟着李公子、我与丘公子走;何弟和向弟保护姑娘走。几天后即可聚面。”
不容柴家和柴家新郎反对,大局已定。
大家都很紧张,但这样的紧张能让胸襟涨得满满的。做大事、不做憾事,乃是世间有为男子的梦想。任何人都不想错过亲手参与缔造某样东西的时刻……
“姑娘,二公子报,他东行了!”一直跟着弟弟、许久未见的四宝突然闯进来。
梓风被震得跳起来,几乎将锋利无比的刀拔出鞘。她果断下令:“熄了所有的火,走!快走!即使被发现也要赶快!”
第四十三章
梓风与部下差点就与官兵在旧关打了一仗。彼时她的兵力没有及时到齐,但旧关的城楼再破烂也有丈高,又有数不清的箭尖从垛口探出,让半个营的禁卫军士裹足不前:他们不过是奉命守卫城门、“顺便”帮忙其他官人抓捕反臣的家属,自然没有带足够的粮草、药石乃至攻城用具,只靠随身的短兵器和少量箭镞看起来无法取胜。僵持了近半个时辰后他们自己撤离了。
一堆文生衣着的大小贵族已吓得站不起来。梓风冷眼看了看他们、决定不予理会。在确定追兵离开百里后依然在往军营而去时,她才将弓箭收起,“丘公子,留守的事归你。”
“明白!”丘师利乐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我自行决定吃掉哪些或者拔腿就跑?”
“是。只要你和弟兄们保住性命。后山防卫的人手够吗?”
“够了。不过向老弟他们也得干得漂亮才成。”
“那是自然。”向善志在另一处旧关砌墙——关上的小吏们由于久未领到薪饷,拿了些钱后一哄而散,而他们领头的如今正在梓风部下继续做着看守关隘的差事,只是为李家而不是杨家。
“还有一件,姑娘,既然有樊管事布下的探子,我这里是不是就不必再探了?”
梓风表情奇怪,“为什么你不再打探?这关是你在守或弃,你要知道的东西和我要知道的东西不太一样,是不是?记得,你背后至少有一万骑兵、两万步兵,这些都是你的棋。”
“是!”
也就是说几员部将各自为阵,可是若有大仗就合而为一,那就是京师中仅次于八万卫戍精兵的第二位强大的军伍——其他那些不曾打过仗、只会欺软怕硬的队伍还入不了他们的眼。
“走了。”梓风打个手势,十几名高大强健的近卫武士将一些养尊处优惯了的亲属——不论男女老幼尊卑——提起来就走,抱歉,他们多数有胡人血统、不懂得中原人的礼仪教养那一套。
嗯……梓风又扫了眼那群气势惊人的武士,奇怪了、她怎么想不起来是从哪里招募来这群大汉的……呃,好象是谁谁荐来的,然后她……啊,是了,每个人对过几招后就收下。什么时候她得问问到底是哪一族的男儿,以后多招募些好送到父亲及兄弟们那里去。
***
“何家主。”
“……姑娘?”
何潘仁就站在偏厅阴影里,一脸惹人嫌的胡子照样遮掉大半张脸。梓风记得有段日子他剃掉胡子,结果里外的姑娘和妇人们纷纷打听他的景况。他不是她兄弟和丈夫那类贵族气质的俊朗,而是兼有草原的强悍与中原的精干、偶然也能装装温和斯文的那种。对了,他什么时候又开始不节制胡子的乱长了?
“我身边的武士是你荐来的吧。”这是她回忆了小半个时辰后确定的。
“……是。他们有犯什么错处吗?”
“当然没!我正想问有没有更多的武士可以荐给我弟弟的。”
“是。”
“对了,他们是哪一族的?那口汉话讲得很好,不知道还会哪些话,将来也可派上用场。”
“……他们中不少是我的族人。”
“那真是太好了!”把沾亲带故的作为部下有时不太好,但在眼下的动荡局面下,有点关系的总是可靠些。
“姑娘说要他们讲别的话,是作何用处呢?”
“天下不可能一直打仗!”梓风豪情满满。“我是打定主意,大局平定后就去守关,再在关外开个大集市流通南北东西,还能替父亲省下不少粮饷开销。”
“……姑娘不与夫婿在京师享福?”
呃?“这个啊……到时再说吧。”她确实没有考虑到柴绍的立场,现在也没法问、因为他带了部分亲族去她弟弟军中了。可能是两人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在一起,她的未来里,暂时还没有丈夫的影子。“唉,到时再说了。”
“……属下等新弄到的香露,姑娘还要吗?”
“要要!当然要!为什么会不要!花费多少尽管说,我不计较。”那种香露呀,擦在肌肤上只要不用力搓洗、三天不散,那味儿要多甜美有多甜美,好象身边一直带了个四季常开的小花坛般。“你说,如果将来天下太平,我们把香露运到中原、把丝绸运往西域一直到万里外的大食之类,会不会赚很多钱?”
“姑娘想得太远了。属下等都没想过。”
“还是你认为我们都会死?”梓风不怪他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她早已想过要死得轰轰烈烈、不枉此生。
“不是。许多人在战争中不会死,但在和平的时候反而死得委屈。”
死得委屈……梓风沉默了下。“放心,我一定会全力保护你们的!不管是战时还是平时。”
“因此战争结束,属下将离开。”
梓风突然瞪住他。离开?!“像你我这样的人,离开后又能去哪里?”
“姑娘,”何潘仁半隐在胡子下的唇角难得地弯起一道弧线,如果他剃掉胡子会很好看,可现在梓风怎么瞧也瞧不清。“像你我这样的人有很多地方可去。不过姑娘已经成婚,自然不能到处跑动、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姑娘会待在父兄或是丈夫在的地方、享受荣华富贵。”
“我出身荣华富贵,”梓风冷冷道,“可现在在打仗。不,是马上就要开战!……晚了,你们早些歇息吧。”
“那姑娘不去歇息?”
“今晚我负责警卫。”
梓风大步走开。但何潘仁在稍微愣神后也迅速跟上,“也是。刚从京师逃出,又吓退大批官兵,是要特别谨慎。”
梓风没赶他,他也就跟着。没多久、武士们还有几名校尉也加入。
从京师各门、各禁军及府兵军营、四方官道、直到山上不起眼的小台子,都有梓风派下的人手。探子数量抵得上三个中等村子的人口,甚至妇人少年的也有。有时梓风也感慨着:若是五年前一片安乐的时候,她的这些部下早就向官府投诚告密了,哪会有今天人人向着她的局面?!不过龙生九子、谁也不晓得他们中有几个是朝廷的密探、又有多少会突然“幡然醒悟”地投向朝廷换个功劳,因此她不仅让樊兴刘多布眼线、还鼓励各部下自己去盯梢对自己有重要干系的地方。她不太在乎生死,不等于大家都不介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