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平阳(75)

今晚喝了一大瓶酒,可还是不醉。

醒着,就是阵阵茨痛。

“姑娘?”三当家已经在天台的转角阶梯处默然守了段时间。“先睡一觉吧。”

“……我不想他们死……”她没有抬头。

“他们若不死,秦王就会死,李唐也就更没有机会称雄西域。”

“……”为什么一定要争斗到你死我活呢?明明都是同母手足!苦笑混着热泪。她真的不想见到京城那边任何一个人死啊!所以她才抛弃姓氏,远远地跑开。

“别哭,这是必然的。史书上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将来的李唐定会超过刘汉一朝。”三当家用细柔的羊毛帕子替她擦脸。“不要哭了,不然弄脏了脸,阿廉又要重新伺候你沐浴洗漱,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千里渠水?”

噗——“反正我还要再掘一条一千五百里的渠。多洗两次澡算什么。”

“呵呵,姑娘偶然也会使公主的脾性。”

“哦……咦,你也刚洗过澡。”

“那是当然,不然姑娘会嫌有臭味,会让我跳进渠里去去味。”

“胡扯。”不过她喜欢这样有些傻气的胡扯,不知不觉会让自己心里的那块大石头松开些。

“姑娘,明年春天的时候,中原安稳许多,正好去避个暑?”

“……”方才她有要回去看看的意思吗?应该没有!可是,这提议该死地好极了。“明年再看看吧。”

“喝碗醒酒汤,然后睡一觉?”

“……好呀。”她大概有整整十一个时辰没有合眼休息了,虽然不见得是那种快倒下的疲劳,可心里……

“喝吧。”

三两口灌下明显有药味的“醒酒”汤。这不是醒酒,是安眠的药。不过她正需要。“下回你就直接说给我喝的是药。”

“好。”

这药量不轻,身体也是浓重的、伸展不开的酸涩。“是……该、休息了。”

她开始昏昏欲睡,正要干脆仰天一倒就算,不想被人小心抱起。其实她想说的是:就让自己正要睡去吧,甚至永远不醒也是件快活的事。

“……明年就好了……”

她正要回一句“再说吧”,终究还是发不出一个音。

------------------------

[注1]贞观14年唐灭高昌、建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交河故址

第八十二章

一眼望去尽是荒原,只有远处的雪峰像朵珍贵的莲花般召唤着勤劳又勇敢的人前往。

井渠开到近一半,本来在天尽头的白雪现在能看到大半面貌。但即使这样,若要在严寒酷热的荒原走路抵达山脚下,怎么也要十天半月,更何况是在地下挖掘工程!

短暂的春天快结束,站在地面上能够明显感觉到热气蒸着脸。

“对面的工程才过一成,方才驼队已经送去给养。不过再过半月就必须停工了。”三当家这样说。

“好。”大当家一点不反对,因为即使来了几年、她也怕极这酷热。既然渠未挖成,无法冒险放入冰凉的雪山融水,那样工匠们是无法在酷热中继续干活的。“秋天继续。这些工钱应该能保证今明两冬本地都没有什么人会冻饿而死了。”

“高昌城里盛传姑娘是信佛之人,才会这样自己掏钱让大家共享水源。”

“如果来往中原的好处过半由我们占了,那必定不了三年就会被高昌王整死。”大当家淡道。

“姑娘能这样想是最好。”

“怎么,你怕我心寒?哈哈,这点小伎俩,连思考必就能猜出来。对了,我们不如请些僧人来讲经,最不济也得供奉点什么。”

“好。让管事来做吧,他是信佛之人。”

“可以。但叫他把琐碎的事交给别人,他只需监管钱物、确定地点。”

“好。……呃,还有件事……唐使正在与高昌王会面。”

“……哼,会不出什么名堂的,除非把突厥赶出西域。”嘴巴上这样说,她还是无法控制得握紧了拳。

“那我不出面,樊兄也不出面,让他人去探听下中原的情形?”

“好。……顺便,看看能帮什么,就帮吧。”她看一眼三当家,本想再说什么,终究忍住了。“你应该知道我的想法。可我真的不想让人知道。”

“其实,姑娘,他们找上我。那人是我的旧部,这一见就全晓得了。”

“……谁让你又留胡子的?!”她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

“姑娘,他见过我留须和未留须的模样。”

遮蔽毒辣阳光的双层面纱下,大当家沉默半晌:“认出来就认出来吧。”

“那如果他们要见姑娘呢?”

“见就见。”她豪迈仰头,只可惜无人看得清她的壮怀表情。“一旦离开就没有再‘复活’的道理。”

“当真?”

“喂!”她举起绝对有分量的拳头。

“那感情好,唐使正在观看我们的井渠工程。他很想见见一言九鼎、为当地百姓和过往商旅造福大当家。”

面纱下的脸僵住。

好半天,大当家才发出声音,“干脆你来当大当家、我只管跑买卖生意吧……好,请他们来喝碗茶吧。”

***

“这位是我们的乌总工头,来自大食东部的水渠世家,他用了三年的时间研究这条渠的路线和做法。这位是马工头,精通渠水灌溉之法,也非常擅长引水上高楼。”二当家出面介绍工程。

井渠的工程凝聚了各族的智慧与血汗。为了在荒原活下去、活得更好些,人们整整摸索了一百多年才找到这一法子,在千里外的雪山到村寨间的地下挖一条水渠,用冰凉的雪水滋养这片土地上的一切生灵。这条新开凿的井渠比老的一条路程短,但惠及的农地多,而且沁凉的水温当然也为大当家送去更多的消暑良法。

唐使出乎人意外地详细询问了很多细节,和各族的能工巧匠都聊得不错,甚至还提了不少他自己的看法,比如工人家眷和农田灌水分配等——这原也没什么,李唐一朝建成前、他就是京畿义军中专司农事水利的人,对引水工程与水渠等很有研究——甚至还送上一批中原产的精铁工具,这份礼就颇有份量了。

大当家自然没有在工地出面,可总也不能对强大中原帝国君王的代表过于怠慢,事实上连高昌王和西域各大商队首领在内的所有人都不敢有丝毫怠慢。所以,唐使返回绿洲休息时,大当家与三当家出人意料但却又理所当然地出现在唐使营垒中。

“使者大人,这位是我们的大当家。”三当家面不改色地介绍着。

唐皇室的使臣立刻行礼如仪。

大当家没有取下面纱,只用半胡半汉的方式在毡上倾身回礼。“使臣大人此行艰苦惊险,却还关心百姓福祉,真是难能可贵。”

“不敢当。臣是奉皇上与皇太子之命出使西域,顺便探访民情,并且诚意邀请天下商贾往来。”

“大人一路上是否需要对突厥隐藏行踪?大人回程很难不惊动各路探马,”大当家开门见山。“我倒是可安排一番。”

上一篇: 大汉平阳 下一篇: 慕君如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