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人:(⊙ω⊙`)!
非静止画面.jpg
如果有记录仪的话,这鸦雀无声的长久宁寂,或许被称为大秦的黑暗三分钟。
毫不客气的讲,殿上的朝臣们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原地惊住。
待到回神之后,整个朝堂瞬间炸开了!
“大王,这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更何况您肩膀上担着整个大秦啊!”
“大王三思啊——不如令王翦为主将,擒拿燕王、俘虏燕国臣民之后押解咸阳,到时候您再效仿军队征战,率人将其擒拿?!”
空间里刘彻嗑着瓜子儿,一整个惊奇住了:“今个儿咱才知道,cosplay正统在大秦嘿!”
空间里其余人:“……”
那边李世民已经敲定了主意,如何会改——大唐的秦王在战国末尾的秦国带兵去捶燕国,想想就很刺激!
当下断然道:“君无戏言,不必再说了!”
再环视一周,又道:“方才那些附和的话,难道不是诸位卿家自己说的吗?须知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岂能随随便便反悔?素日为人,尚且不得如此,何况是在朝堂之上,面对大秦君臣!”
这时代的朝臣们还是非常讲究风仪和承诺的,听大王用自己先前的话来堵自己的嘴,一时瞠目,为之无言。
再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开口给自己挖雷?
尼玛还不是中车府令赵高那厮带头撺掇的?!
想到此处,众臣皆是怒火中烧。
谁不知道中车府令乃是大王的心腹,极得倚重?
要说今日之事是不慎为之,又有谁会相信!
一个卑贱的阉人,时运所致得到大王的宠幸,不思恩义也就罢了,竟然还枉顾大王的名声和国家的社稷,撺掇着大王如此乱来!
他难道不知道大王御驾亲征,一旦出了意外,秦国的天都要塌掉吗?!
就为了献媚于上,居然连这种事都做得出来!
不能再留了!
几位宗亲对视一眼,面色肃然,神情忧愤,齐齐躬身拜道:“大王,请慎重的考虑我们的意见!”
“赵高这个奴婢,得到您的信重,却不知道用正确的方法来侍奉您;享用着秦国的俸禄,却鼓动秦国的君主去往危险的地方、做可能动摇国家的事情,这样不知忠义的奴婢,怎么能够让他继续留在您的身边?”
“臣请斩赵高,以谢大秦臣民!”
左右两位宰相随之躬身附和:“臣请斩赵高,以谢大秦臣民!”
这是个主辱臣死的时代。
是闻说主君死亡,门客会举刀自尽、地下相随的时代。
是梦见死去的结义兄弟在地下为人欺凌,旋即拔刀自尽,往去相助的时代。
忠义二字,重于千金!
而一个谄媚附和、暗地里鼓动君主去往一线战场的奴婢,在朝堂风气最为开明坦荡的大秦,是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宗亲们容不下这样带坏自家家主的小人,朝臣出于忠君体国的想法,更加无法容忍这种行为。
即便是李斯这个从前与赵高有些交际的左丞相,此时也毫不犹豫的站到了他的对立面!
以宗亲为首,宰相在后,满殿朝臣的声音逐渐汇聚成一股愤怒的洪流:“臣请斩赵高,以谢大秦臣民!”
赵高:“……”
赵高:“蛤???”
关我屁事啊,你们别太离谱!
我事先也不知道的好吗?!
家人们谁懂啊,拍完老板马屁之后发现自己成了全民公敌?!
“请斩赵高”的呼声太大,但是赵高心里却并不十分担心。
因为他知道,秦王不是会被舆论所裹挟的那种人。
相反,大秦的王意志坚定,其心如铁,一旦下定了主意,哪怕撞破南墙,也一定要把那条路走通。
其余人不知道自己并没有撺掇大王如此为之,但是大王知道,而赵高深知他绝不是会坐视心腹蒙上污名,继而被杀的那种主君!
群情激奋之前,李世民倒是真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震动,更没想到事到如今了,矛盾的焦点居然冲着赵高去了?
“始皇,你的大臣们真的好善良啊,甚至于都没有骂我哎!”
李世民感动不已:“他们真的,我哭死!”
嬴政:“……”
嬴政嫌弃的转过了身,懒得理他。
想了想,又回过头去,郑重的警告他:“别用寡人的身体做丢人现眼的事情,须知风水轮流转的道理!”
刘彻在嬴政身旁抱着胳膊冷笑:“没错儿,当心始皇到了大唐猛撮你爹××!”
李世民:“……”
嬴政:“……”
李元达:“……很难分清那个场景是在处刑世民,还是在处刑始皇,亦或者是处刑世民的爹。”
朱元璋:“……这很难评,我祝他们成功吧。”
嬴政再也忍耐不住,二话不说,拔剑相向:“刘野猪我真的忍你很久了!!!”
空间里祖龙杀猪乱成一团,空间外大秦殿上群情激奋,要求处死赵高,以正视听。
李世民叹了口气,抬起手臂下压,示意众人暂且安静。
无数双眼睛或者担忧,或者愤慨,或者不安的看着他。
众所周知,大王向来头铁……
难道是坚持要保下赵高?
赵高则满心希冀的等待着妾身分明的那个瞬间来临。
继而便听秦王道:“你们说的也不是没道理——那就把赵高车裂了吧。”
朝臣们:“……”
啊这?
抗争胜利之后反而有种奇妙的空虚感?
赵高:“?!!!”
雾草?
……没开玩笑,大王身上有鬼!
满殿寂然。
只有秦王看似平缓,实则难掩雀跃的声音回荡在空气里:“不过君无戏言,周朝有一叶封桐,我大秦的王,难道便不是言出必行吗?!”
“今日斩赵高以祭旗,寡人北上出征之事,勿复再言!”
第241章 如果皇帝们可以轮流倒班3
如果大秦有新闻媒体存在的话,UC震惊部一年的KPI都能够在这短短一天之内实现。
《惊!公共场合下,一燕国男子竟对我国大王拉拉扯扯!!!》
《再惊!我国大王竟当众与一陌生男子击剑!!!》
《三惊!大王他说世界那么大,他想去看看!!!》
《最后一惊!中车府令赵高喜获五匹小马,高兴的合不拢腿、双臂乱飞!!!》
《据民间门小道消息传言,大王悄悄将荆姓男子身怀有孕的妻子接入后宫,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热心群众刘先生披露,大王还与一高龄孀居女士存在过从亲密关系……》
再之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我大秦造大王的谣,你还想有以后?
大殿之上,群臣尤且震惊于大王今日居然如此听劝,甚至于到了感动落泪的地步。
谴责他不该跟刺客比剑——他马上道歉!
说赵高是小人,该当处死——他马上车裂!
虽然两件事情本质上都没有得到解决,一个是“下次还敢”,一个是“决意北上亲征”,但是他低头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