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中暖热,药娘子在床榻上靠着软枕闭目养神,叶凝陪在身边。
药娘子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阿凝,这些年你经手过种种药材,也碰过很多毒药,这身子得好生照料。”她虽看淡生死,有些事情却还是难以释怀:“我年轻时不更事,不懂得将惜身子,才致膝下无子。你可要留心。”
“阿凝晓得。”叶凝凑过去轻轻伏在她肩上,如幼时般撒娇,“师父还有我啊。”
药娘子笑得欣慰,又叮嘱:“巫夜的事情别太执着。杞国宫里的事情也不要插手,这里面牵涉太多,不是你能应付的。”她睁眼瞧着叶凝,目光温柔如水,“我的小公主应该被宠溺呵护着。我瞧公子清不错,你或许可以试试。”
叶凝未料她忽然说这个,不由失笑,却也不羞涩:“公子清人品高雅,确实值得深交。”
窗外月圆,白练如霜,不知不觉竟已是中秋佳节。
师徒二人虽然相处的时间不多,心意却是相通。浮生难得聚首,低语浅笑之间,美好而安宁。
-
药娘子的精神愈来愈差,木槿来探望时,她已陷入昏睡人事不知。过了两天,与世长辞。
屋外阳光明媚温暖,掩在古树下的厢房中却略清冷。叶凝守在药娘子的床边坐了一整天,不说话也不落泪,只是看着药娘子发呆。
木槿知她心性,也不过分劝解,只忙着打点后事。
因药娘子有嘱咐,两人选了后山的斜坡将她下葬。祭罢新坟,沿着山径蜿蜒而上,至山巅处有块突出的岩石,平整宽阔,旁边孤零零长着几株老树。
叶凝与木槿坐在岩上,可以看见京郊纵横的巷陌,往来人群如蝼蚁微渺,碌碌繁忙。而远处山峦起伏纵横,天空湛蓝,悠悠漂浮的云朵聚散变换,仿佛时光流动、人事更迭,不经意间便是物非人非,旧踪无处寻觅。
山风扬起衣袂发丝,吹得手脚冰凉,叶凝靠在木槿肩上,脸色茫然。
时隔六年,再次经历与至亲的生死离别,不似当年天塌地陷般的悲痛,心中只是沉甸滞涩,令人惘然神伤,不知人生何为。
山河依旧高远,天地仍然开阔,只是故人离去,再会无期。从此后不会再有人亲昵唤她小公主,不会有人给她母亲般的爱抚,亦不会有人为她的安危牵肠挂肚。
那年的慈爱音容,从此只能封存于记忆。
木槿怕她太过伤心,便柔声相劝,叶凝勉强扯出笑容:“不用担心。”
已离去者无可挽回,后面的路还是要不动声色的走下去。沉溺于悲伤无济于事,打起精神应付生活的跌宕繁杂才是正道。
叶凝当然明白。六年前巫夜灭国,父母亡故后她便已隐约明白。
回到道观整理遗物,药娘子孤身漂泊来去,留下的除了那些传奇故事和几件随身衣物,便唯有一方旧帕。
帕上有两句诗,前面是“东篱把酒意从容”,笔力遒劲挥洒自如,似是男子酒后兴起所书。后面一句“十年踪迹十年心”,笔锋柔婉缠绵,旁边晕染了泪痕,似有无限哀绝。
木槿瞧着那帕子,难免感慨:“听说药娘子曾与一位就诊的书生相爱至深,可是她回天乏术,书生最终病逝。我原以为那只是传说……难怪她阅尽千帆却始终不谈婚嫁。”
“师父看着洒脱,感情二字上却执拗,始终都堪不破。不过她没嘱咐我将此帕与她同葬,大概是终于勘破了罢。”
“那你呢?”木槿突兀问道。叶凝愣了愣,木槿道:“表哥的事情。”
“早就释怀了。怀瑾执拗是他的事,我已不想纠结于过往。”
风吹过道观,带起屋檐铁马轻微作响,宁静悠远。
-
回春堂内生意依旧兴隆。叶凝走前已将诸般事宜交代清楚,有顾掌柜坐镇打理,店中一切井然有序。叶凝整理着屋中诸般摆设,有种久别归家的感觉。
三年前她白手起家,以超绝医术将回春堂逐渐经营起来,对这里感情自是深厚。
她坐在窗边,瞧着药铺内忙碌的伙计们。呆坐了一时,提笔写了个拜帖,命麦冬送去慕府,称后天她想拜访慕府的主人慕鸿。
离开慕府三载有余,当年她进府时初成孤女,落魄伶仃;出府时浅尝情伤,心灰意冷。时光须臾即逝,心性却渐渐磨砺得刚强。而今再回想那府里的草木器物、故人旧事,叶凝心中不起半分波澜,只有深深的疑问——
当年郑怡究竟是以怎样的理由,挑起了那场战争,令近百万人丧命?
作者有话要说:
☆、拾壹 登高王孙在
位于京西的里仁坊中居住的多是达官贵人。六年前叶凝进慕府时,府里占地并不算广,郑太后得势后着意照顾郑怡,特封其为荣国夫人。而今的慕府建得愈发气派,青墙黛瓦迤逦不尽,几乎占满三里长街。
府门口蹲着两座雄武的石狮,悬着先帝亲书的金字牌匾,朱漆大门紧闭,家奴在外严守。
门外的小厮已得慕鸿嘱咐,待叶凝到时便引着她从侧门入内。
慕鸿四年前请辞官职后,已搬至西偏院独居,终日或是读书饮酒,或是养花弄草,出门则访深山寻古寺,既不过问家事朝政,也不去花街柳巷、茶坊酒肆,有些皈依隐匿的意思。
相较于正院里恢弘豪奢的建筑,他所居的院落也只能用朴素简陋形容。
九丈见方的阔大院子中,五间装饰简洁的正屋是慕鸿的住处及书房,三间西厢房是贴身小厮住处。沿墙栽满花树,梧桐、芭蕉、碧桃、老梅、海棠、木兰……院中摆了十数排花盆,多有名品异种。
叶凝进门时,慕鸿正提着水壶浇花,散发阔裳,箫疏轩举。
她环视小院,有一瞬恍惚。年幼时,母亲也爱侍弄花草,因此父王在宫廊两侧植满了花树,为母后开辟了万花园,数不清的名花异草争奇斗艳,蜂蝶成阵。
从春至冬,时序递嬗,王宫中却始终花开不败,幽香满庭。
那个时候,母亲爱拎着小巧的水壶在侍女的陪伴下浇花。晨起时未梳发髻,青丝如瀑披散在两肩,晨光下那样柔和温婉……
她一时失神,直到慕鸿的声音清晰传到耳畔:“阿凝,来啦。”
多年未见,他的身子依旧硬朗。只是当年的书卷气淡了些,举止间有出尘的逸致,叫人想起仙风道骨。
看他这样子,这几年过得应是不错吧?叶凝竟然舒了口气,隐约为他的安康欣慰。她犹豫了片刻,才上前朗声问候:“慕伯父。”
慕鸿缓缓踱步过来,挥手屏退小厮,招呼她:“进去坐吧。”
“不了,我只是想问两句话。”叶凝站在原地不动,目光直白地盯着慕鸿:“当年是不是她劝说太后,让先帝出兵征缴巫夜?”
慕鸿脚步一顿,看着叶凝不语,许久才涩然道:“你都知道了。”
“那她是用什么理由说服了太后?”
慕鸿摇头,微仰头望着院墙,似是想起往事。半晌,他才叹了口气:“我曾经查过,没有结果,她口风很紧。只知道是和一个叫十方的和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