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519)

敬畏是因为这是一条竹叶青!再通灵性再爱国它也是一条毒蛇啊!被咬到很可能一命呜呼的。

所以好奇归好奇,一时间,没人敢靠近。胆子最大的倒反而是四个熊孩子。

帅帅捏着剥了老半天才攒起来的一点栗子肉,胳膊伸得长长的,大眼睛眨巴眨巴问小金:“小蛇小蛇,给你!这是我剥的栗子肉,可好吃了。前面剥的都喂弟弟妹妹了,还剩这么多,你喜不喜欢?我喂你啊……”

“哎哟我的小祖宗!这是蛇,不是猫猫狗狗。”萧二伯娘吓得心跳漏了一拍,一把将他抄走,碎碎念地灌输起安全意识。

老金和喵大爷齐齐抖了抖耳朵,猫猫狗狗怎么了?碍着人类了?

至于金牙,一来就和三胞胎玩上了。老金对这个贪玩的儿子表示彻底没脾气。

金毛似乎还认识萧二一家,谁让以前从他们手里骗过不少吃的呢。这次也不例外,挠头搔耳做了几个搞笑动作,成功骗到一堆水果后,心满意足地蹲在角落放开肚皮吃了起来。

小金吐了吐蛇信,在众人谨慎又防备的眼神中,大摇大摆出了屋,随即钻入雪堆,转瞬消失在大伙儿的视线里。

除了向刚和盈芳,确知它藏匿在东屋房梁上睡大觉,其他人都啧啧称奇。

“大概这是一条喜欢寒冷、讨厌暖和的蛇吧。”

“那为什么还会去南境?那里不是很潮湿很热的吗?”

“呃……”

“行了,我说两句。”老爷子打断小辈们的七嘴八舌,“这蛇没准是来认识咱们的,认识完就走也没啥奇怪的。以后看到它,知道它是咱们华夏的盟友、是咱家的朋友,别伤害它,能给方便给方便。大自然千奇百怪,别咋咋呼呼像没见过世面似的。”

“老头子,小金出现那会儿,好像你不吃惊似的。”萧三爷不遗余力拆自家老爹的台。

老爷子吹吹胡子:“我吃惊……我吃惊那是因为老子活到这把岁数,还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蛇。对!就是漂亮,不信乖囡你说,那蛇碧绿碧绿的,像不像一块上好的翡翠宝石?”

众人一阵沉默。

半晌,别过头抖着肩膀闷声偷笑。

萧三爷拱手朝自个老爹拜拜:“论拍马屁的功力,我确实不如您。佩服佩服!甘拜下风!”

“滚!”

“哈哈哈哈……”

……

七二年的除夕仿佛还历历在目,这就迎来七六年除夕了。

弹指间,四年过去。

雁栖江大桥过了年就要通行了。六对粗壮的桥墩,仿若一个个蹲在江里的巨人,肩膀撑起宏伟、宽阔的桥面。

宁和县上上下下,尤其是江北的父老乡亲,望穿秋水地盼大桥早日开通。

离大桥不远,两栋四层楼的群英寨家属房也已经竣工了。

家属院就建在大桥延伸段旁边,两年前刚开始施工那会儿,县城居民无一不鄙夷,都说:“哪个厂的职工福利房啊?选在那么偏僻的地方,谁爱去住啊。”

眨眼两年过去,四层楼的家属房拔地而起,随着大桥竣工、附近的绿化带初具规模。特别是去年底粮棉二站落户在了马路对面,这一片成了旧县城里的新天地。

好多居民都在问,这片房是哪个单位的公房?家里有子女工作尚未落实的,削尖脑袋都想进这个单位;有子女没对象的,想方设法托亲戚或媒婆找这个单位的小伙子或姑娘。

总之,七七年春节到来前,四层楼的部队家属房,俨然成了宁和县的新地标。

走上街头,十个人里,九个人聊天会提到雁栖江大桥以及桥脚旁的四层楼公房,剩下的那个则是在发愁抓得越来越严的计划生育。

“日子过得真快,一晃,宝贝蛋们马上就七岁了。”姜心柔叹道。

她正快速地翻着锅铲炒瓜子。有一颗瓜子从锅里蹦出来,她顺手捡起来嗑了,砸吧了一下嘴觉得还有些生,继续翻炒。

盈芳坐在火膛前拉鼓风机。

自从公社通上了电,家家户户的生活都有了长足改善。譬如她家,过去两年添了两件家用电器,一是鼓风机,二是台式风扇。

有了鼓风机,灶膛烧火不再那么阴晴不定了,烧出来的米饭、炒出来的菜比不用鼓风机时均匀多了,不会再动不动来块焦黑焦黑的锅巴。

而得到充分燃烧的柴火,也就是草木灰,因更加细腻,沤肥效果更是棒棒哒。

见火候差不多了,盈芳拉熄鼓风机,听亲娘在那儿问:“我说的你听没听见啊?”

她愣了一下接道:“鼓风机开着声音太响,妈你说什么了我没听清。”

姜心柔睨她一眼,没好气重复道:“我说,过了年,宝贝蛋们七岁了。要是前年我和你说时上点心,给他们添个弟弟妹妹就好了。”

“宝贝蛋生日小,实打实才五岁呢。”盈芳顺嘴接了句。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你没给他们添个弟弟妹妹。早知计划生育会抓得这么紧,前年真该要一胎。去年上半年也行,风声还没那么紧。起码风声还没刮到乡下。眼下是没希望咯。”

盈芳哭笑不得:“妈,别人家一个两个的发愁,咱家三个你咋也发愁?三胞胎彼此之间不就是兄弟姐妹吗?”

“人多力量大,谁家会嫌兄弟姐妹多?说来奇怪,你师傅前几年不是给你把过脉吗?说你身体壮得像头牛,照理很容易怀上啊,怎么就没反应呢。你老实说,有没有吃书记媳妇说的那种药?”

“没有。”盈芳说道。心里其实挺虚哒哒的。

那药她是没吃,但她不是常看医书、略懂岐黄么,经常按捏端田、三焦募、阳池、玉英等几大有利避孕的穴位。尤其是被下山“馋肉”的男人,翻来覆去这样那样后,指导男人帮她按捏,还真没再怀上过。

第639章 闺女说得好有道理~

向刚当然知道她在避孕。这还是他先提出来的。

一是见过她生孩子的痛楚,不希望她再次经历;二是觉得一个家庭三个孩子够了,有男有女子女双全。教养得好,三个不见得比十个差。

盈芳当时是觉得三个娃忒累了,不仅她累,家里人都跟着累。要是再生一个出来,这不跟打仗似的一年到头没个消停么。

左右这穴道按捏式的避孕方式,既不伤身,也不影响夫妻恩爱。要是后续想再生也不打紧,换那些个促生育的穴道按捏不就行了?

所以说,他们小俩口知道、并且是有意识地在做避孕措施。但家里长辈们不知道啊。熬过娃们最淘气、也最难带的那一年后,看到三胞胎能跑能跳、甚至开始帮家里喂鸡、放牛、割牛草,忽然觉得身边空荡荡的,以前一天不得闲的时候,巴不得孩子们快快长大,然而真的等孩子们长大、不再黏着他们了,又开始犯抽地希望能有个小孩让他们抱、让他们哄……

盈芳无语地听亲娘叨絮不停,好不容易见她停下来尝瓜子熟没熟,忙说:“妈,现在说这些都没用,人县里已经下通知了,不管城里还是农村,一个家庭顶多生两个娃,多一个就要罚。倒不是说罚的力度有多恐怖、多吓人,主要是你女婿在部队,理该带好头的,结果带了个坏头,上头还不狠狠批评他呀?咱做家属的,不能替他分担工作上的重任,但起码能做到不扯后腿、不惹事,这不你教我的吗?”

姜心柔噎了噎,半晌叹气:“唉……我没说让你们顶风作案啊。我就是后悔嘛,早知去年就该让你生一个。”

其实就是心理作祟。

没这个政策之前,想生几个生几个,想啥时候生啥时候生,也没见人怎么巴急地生啊生;一旦得知这辈子最多只能生俩,完了不管歪瓜裂枣,都不得再生,心态就不一样了,巴不得赶在这之前多生几个,一来壮大家庭队伍,二来将来老一辈走后,小辈们能相互扶持。兄弟姐妹多意味着人多,人多意味着力量大,力量大意味着不容易受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