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43)
虽有外面才子的喧闹声,但是薛破夜这一觉却是睡的异常舒服,竟然没有做梦,若不是老宋惊慌的声音将他叫醒,只怕他还要睡下去。
老宋的脸色有些发白,哆哆嗦嗦,薛破夜不等他说话,飞步抢到二楼阳台向下看去,只见才子们惊慌失措,酒楼四周,竟然围满了身着甲胄的官兵,手持长枪,将酒楼围得铁桶似得。
薛破夜无名火起,奶奶的,大吉大利地开业,竟然来了这样一群苍蝇。
“掌柜的,先前还好好的,不知从哪里来了这么多官兵,把咱们的揽月轩给围起来了,这……这……!”老宋额头冒汗,不知所措。
薛破夜看了他一眼,心中暗道:“老宋做些小事倒是井井有条,这大事经不起!”轻松道:“没事没事,恐怕是哪位大官过来庆贺揽月轩开业而已!”下了楼去,见到月竹众人都是有些惊慌,萧品石咬着牙,攥着拳头。
薛破夜微笑道:“别怕别怕,都给我先去院子忙着,只是有大官过来庆贺而已,别大惊小怪!”出了大门,就见从遮风帆外涌进一群人来,甲胄在身,刀枪在手,其中一名甲胄武士推着一架车椅出来,车椅之上,黑甲青盔,却是杭州军务总管牟巡检。
薛破夜心里一沉,这家伙突然率兵来此,自然没什么好事情,心里顿时有些突突,看着牟巡检一张阴沉的脸,含笑上前行礼道:“原来是牟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牟巡检日理万机,竟然抽出时间来捧场,小弟感激不尽!”
四周正在忐忑不安的才子们顿时松了口气,原来是庆贺来了,这排场弄得,差点吓死我们这些斯文人。
孰料牟巡检冷笑两声,声音冰冷:“本官得报,青莲照近日活动猖獗,意图不轨,揽月轩私藏逆寇,本官率兵来查,可没兴趣给你捧场!”
薛破夜眼皮跳了跳,猛地想到小灵仙,心中有些发慌:“奶奶的,这些家伙难道查出些什么了?”面上却依然镇定无比,平静道:“牟巡检,小民奉公守法,勤勤恳恳,尽心尽力经营酒楼,为的就是给杭州的和谐建设添砖加瓦,对皇上尽忠。你口口声声说揽月轩私藏逆寇,真是叫小民惶恐,小民祖宗八辈子到现在,连青莲照的毛都没见过,更别说私藏他们了。牟大人这话说的可真就有些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
牟巡检冷笑道:“舌尖嘴利,油嘴滑舌!”下令道:“派人守住道路,不许读书人过来,这里有逆贼藏匿,很是凶险,我等食民禄,自要守护一方安全。”
后面立刻有人应了一声,迅速出去调派人手。
薛破夜听到这话,略一思索,嘴角浮现笑意,心里反而踏实下来,看样子并非是查出小灵仙的身份,只是要以搜查青莲照为借口,阻止才子大少来此,破坏这次宴会。
这牟巡检三番两次直面与老谭相斗,却是个耿直人物。
薛破夜咳嗽两声,淡然道:“牟大人,谭御史吩咐小民举办宴会,大人这样做,岂不是让小民为难,日后小民如何向谭御史交代?”
牟巡检冷冷道:“别拉出谭御史来做挡箭牌,本官只是尽责尽职,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是谭御史过来,那也无话可说。”
薛破夜淡淡一笑,向后指了指,“牟大人既然办的是公务,小民自当配合。区区三层酒楼,地方不大,牟大人现在便请派人进去搜查。若是找到你所说的逆寇,小民甘愿伏法,若是没有,嘿嘿……还请大人早些让小民做生意。”
牟巡检眼光如刀锋一般在薛破夜身上划过,冷笑道:“我何时派人搜查,还需你一个奸诈商贩来下令吗?”
薛破夜心里怒气冲天,这牟巡检看起来也算条好汉子,做事却如此横蛮,拉下脸来,就在一边的桌旁坐下,悠然道:“小民不敢,大人想何时搜查就合适搜查,小民伺候就是。”
旁边名副将喝道:“大胆刁民,大人在此,竟敢畅坐,还不跪下!”
薛破夜牛脾气上来,冷声回道:“小民这双贱腿不跪天不跪地,就跪老子娘!”
他来自现代,对于这种尊卑之分的观念并不深厚,堂堂男人动不动就下跪,这可不是薛破夜要干的。
-------------------------------------
好看就投票收藏!
第三十九章 【骑军】
牟巡检不怒反笑,拍手道:“倒还有几分味道。”
四周才子大少见到薛破夜竟然这般嚣张,都有些佩服。
老宋躲在门后看着外面的情景,见薛破夜并不退让,很有些担心,身上已经直冒冷汗,回到后院,见到月竹等人也是焦急万分。
月竹轻轻拍着胸口,急问道:“二掌柜,破……掌柜的怎样了?”
薛破夜让宋浅当了二掌柜,众人平日也都这样称呼。
老宋擦了擦额头的汗,声音发虚:“一大群,都是官兵,也不知道掌柜的惹上什么麻烦了!”见十几双眼睛看着自己,显然是期待能多得到一些信息,又道:“那巡检大人似乎说咱们酒楼窝藏了青莲照的逆寇,要搜查!”
话一出口,月竹和胡三立即变色,小灵仙“哎呀”叫了一声,但马上捂住了嘴。
老宋皱起眉头,月竹已经镇定道:“真是胡说,咱们酒楼每一个人都是清清白白的,凭什么说我们窝藏逆寇?”
萧品石也铁青着脸,就要冲出去:“官府真是不讲理了,咱们好好做生意,没招谁没惹谁,凭什么往我们身上倒脏水。”幸亏月竹拉住,否则真要冲出去。
“听!”老宋拉长耳朵:“什么声音?……好像是马蹄声,哪里来的马蹄声?”
……
……
薛破夜也听到了马蹄声,牟巡检自然不例外,听到马蹄声,薛破夜疑惑,牟巡检本就阴沉的脸更是铁青。
急促的脚步声过来,有人报道:“大人,有人来了!”
“什么人?”
“属下不清楚,是……骑兵!”
牟巡检一怔。
大楚国重视文治,虽说文治让大楚国的风气极佳,但是由于过于轻视了文风,致使武人比文人要矮了一阶。
大楚开国武侯虽是以武取天下,却极为重视文治,当时显赫一时的丞相墨子风曾经写过一篇短论,中心就是盛世用文,乱世用武,若盛世重武,武风兴盛,保不准要出乱子。有一句名言深刻反映皇帝重文的根本原因,“百名文官逆言,不如一名武将造反!”
在某些人眼中,文人温文儒雅,聪慧智谋,比浑身伤疤粗鲁野蛮的武人要更适合治理国家,重文轻武也是理所当然。
正是因为这种极端思想,造成大楚虽然国力强盛,四邦朝贺,但是武风不振,屡遭北胡侵袭,损兵折将,边关受虐。
大楚虽针对北胡的凶蛮而振兴军队,但始终只是训练步兵而已,至于骑兵,依大将军痛心疾首的话说:“北胡十兵二十骑,楚军千士而一骑!”中间差距,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