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悍女茶娘(173)+番外

她口气有些不善,甚至已经接近了训斥,实则也真的是被铃儿这副模样给气到了,明明没那个能力还非得逞强。

“我……我……”铃儿被她一通话给问的面红耳赤,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

落银这话虽然有些不好听,但却是字字精准,容不得反驳。

南风无奈地道:“俗话说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我既然救了你自然不能再眼睁睁的看着你去送死吧?你这么一走,要我们怎么安心?”

铃儿一想到来时一路上吃不饱饭,没地方睡觉,还要被人欺负的情形,不由地动摇了。

“可是——”她犹犹豫豫的,还是觉得不好意思赖在别人家里白吃白喝白住。

“别可是了。”落银实在没耐心听她磨磨唧唧,本来好好的一顿午饭被搅和,大晌午的跑出来找人累的半死,心情已经很不好了,眼下见铃儿如此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所以说,过于好心就是个麻烦的东西,可偏偏她身边的人一个比一个好心,同情心简直泛滥的跟黄河水似得。

“你要真想报答,就先把自己的事情给捋顺了,想想以后要做什么,才能养活自己不再麻烦别人,而不是为了一点不合时宜的自尊心,明知道前方是死路还非要往前走。”

几人有些呆住了,纵然是叶六郎也觉得落银这话说的有点过于直接了。

他轻咳了两声,笑道:“银儿说话向来不好听,你别往心里去,但是呢她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你觉得呢?”

落银忍不住想要翻白眼的冲动——她之前怎么就没发现叶六郎这么会安慰人呢?

铃儿被落银的一席话说得脸红的都快要滴出血来了。

没错,她说的都很对……自己的这点自尊心,的确是很不合时宜的,这样做简直无异于送死。

落银看了一眼她的脸色,也有些觉得自己方才在烦心之下说出来的话说的稍微有些重了,毕竟对方还是个稚嫩的小姑娘,会有这种为了自尊心而不顾其他的冲动也很正常,便松了些口气道:“走吧,你若是真的不想继续麻烦我们,明天让我爹他们给你找个活计。”

这是摆明了在给铃儿台阶下。

南风也看着她说道:“跟我们回去吧。”

似乎感觉到落银这是再给她‘最后一个台阶’了,铃儿这回倒也没有再犹豫,轻轻地点了下头。

李方氏几人见此,不由地松了一口气。

……

月娘和虫虫在家里等的约莫有一个多时辰了,做好的菜差不多都凉透了还不见他们回来,月娘正琢磨着要不要出去找一找。

却见叶六郎走在最前头回来了,后面跟着落银、李方氏,南风,最后头则是一脸羞惭的铃儿。

月娘见人被找回来了,一时间不禁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笑着道:“快都进去吧,我把菜稍稍给热一热。”

然而关于铃儿为什么走,她却一个字也没有多问,口气平常的就跟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众人心里都明白,她这明显是为了维护铃儿已经受了挫的自尊心,月娘一直都是个很细心温柔的人。

铃儿一时不由地越发后悔,后悔自己一时冲动就走了,本想着是为了不再麻烦他们,却不曾想又麻烦他们的更多了。

※ ※ ※ ※ ※ ※

次日。

申时,叶宅。

月娘等人坐在院儿里的长廊下说着话,李方氏边教着铃儿学刺绣。

这是几人商量后的结果,铃儿太内向又是一口外地口音,外头的活计相当的难找,都不愿意用连京话都不会说的人。

明安跟汾州不同,汾州的话跟京师的很接近,加上叶六郎又是在祈阳长大的,在寨子里都是说京话,所以月娘他们适应的很快。

但明安的口音却跟祈阳差的太远了,加上铃儿说话又小声,一般没人有那耐心去细琢磨她在说什么。

于是,几人便决定先教铃儿刺绣,边让她慢慢把家乡口音给改掉,再把人送绣庄里去。

而刺绣却是铃儿主动提出来要学的,大约是觉得这种不必动口舌只需埋头苦干的事情很适合自己。

正文、143:“众志成城”

她学的也的确很卖力,看那样子是十分的专注,八成是都没有听见月娘她们在闲聊些什么。

“听说了吗,城外又新添了几个大粥棚,还加了好多馒头跟咸菜呢。”李方氏指点了铃儿几句,见她走针准确了,才转头跟月娘和落银说道。

“添了粥棚?”月娘讶异地道:“前日里不还听人说……朝廷打算不管他们了吗……”

月娘说后半句的时候声音放得很低,虽然是在自己家里,但还是对这种事情比较忌惮的,关于朝廷的事情,许多都是他们可以做,但你,不能说,更不能指点。

当今圣上只顾自己行乐,灾民都跑到京师来了,他还怡然自得的,毫不在意,一抬眼皮子轻飘飘地将事情丢给了大臣们,连句开国库的话都没有,所以这些银子都是官员们兑出来的,当然,他们也不愿意吃亏,于是以此当做借口一层一层地往下剥削,到最后呢,还是得剥削到老百姓身上。

对于这位皇上,大家真不知道是不是该抚掌夸他一句心性好看得开,不受外界干扰,实乃是一位有主见的旷世明君……

所以月娘在听到说又加了粥棚,才会那么的意外。

落银也觉得有些奇怪。

“那是徐家茶庄出钱开设的!”李方氏看出娘俩的疑惑,出声道。

“徐家茶庄?”月娘瞪大了眼睛,道:“那岂不是徐公子拿的主意吗?”

“可不是吗,今早儿我出去买菜的时候。就听外头的人在那说呢,都夸赞徐公子宅心仁厚,简直是活佛转世。”李方氏说着说着,不由就啧啧道:“那么大的几个粥棚。又那么多的馒头咸菜……少说也有千把人等着吃呢吧,那些灾民又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掉的,这开销可不小啊……”

落银闻言微微一笑,没有加入讨论。

徐折清这举动倒是挺超前的。就跟现代的大企业做慈善一样,九成是为了博一个好名声,只有一成是真心的想做慈善。

当然,更多是连一成都没有的,如果让他们不暴露任何风声的捐出去,你看他们还肯不肯干。

而且,有徐家茶庄开了头,只怕凤家茶庄也要有行动了,其它的行业巨头说不定也会加入进去。

落银忍不住在心里感慨。皇上真的有福气。青国出了徐折清这么一位有头脑的商人。为他解忧于无形之中。

月娘她们则是跟普通的百姓一样,哪里会像落银这样想的那么多,只说道:“是啊。徐公子也真的是难见一见的大好人,人都说越有钱的越守财。我看徐公子就不是。”月娘对徐折清的印象是越来越好了,甚至都开始带上了几分崇敬。

看吧,徐折清的目的可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达到了么,他不需要出来多说什么,只需要把风声放出去,便有千千万万的人站出来说他的好。

上一篇: 贵女反穿日常 下一篇: 捡枚杀手做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