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悍女茶娘(174)+番外

落银不禁笑了笑。

她不反感这种商业模式,毕竟是可以双赢的,有需要的人得到帮助,商家的名声被镀上了一层金,又让大众觉得人世间充满了爱与关怀,多好啊。

如同月娘所言,徐折清是不守财,但徐家有个守财的,并且没远见的。

此刻徐朗之坐在厅中,脸色气的涨红。

他看他这个儿子是真的傻到家了,无缘无故地搞什么施粥!

京城那么多的商号,那么多的有钱人都对此事置之不理,他做什么出头鸟?这可是朝廷的事情,他们不过是商人,掺和个什么劲儿!

救那些灾民有什么用?难道还指望着他们将来能知恩图报不成!他们能活几天还不知道……

这粥一旦开始施便是不能停的,你做好事人家觉得理所当然,但你做到一半不做了便会有人跳出来骂你!这世道就是这样!

这没个尽头的,得填进去多少银子啊!

徐朗之觉得要把一堆堆白花花的银子这么不求回报的送出去,简直浑身都疼的受不了。

这都是一滴一点挣回来的,徐折清他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成?这可都是他跟父辈辛辛苦苦赚来的!

很明显,徐朗之从来不曾觉得自己经营茶庄的时候,许多举措给徐家茶庄带来了多大的损失,他只知道,自己摊上了一个没有眼光的爹,硬要将茶庄交给这个不让他省心的儿子!

而且他之所以如此生气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是来源于,施粥的事情徐折清连跟他打声招呼都没有打,还是他跟好友下棋,听得别人夸赞他儿子此举实在可敬,他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儿!

他虽然已经无权过问徐家茶庄的经营,但他好歹还是堂堂一家之主!

自家做了这样的‘好事’,他竟然要从外人那里听来,还有比这更加讽刺的吗?

徐朗之越想越安静不下来,气的胸口剧烈的起伏着,朝门外看了一眼,见天色已经渐暗,便在心里措辞待会儿徐折清回来,他要对其进行一番怎样深刻的……教育。

不料,天刚一黑,就听徐折清身边儿的随从回来禀告,说是徐折清临时有事不回来了,留在茶庄休息。

并且,近几日都会这样。

徐朗之彻底地暴走了!

“这个混账!”他一脚踢倒了身边的楠木椅,屋里下人吓得跪了一地。

徐朗之气的浑身发抖——徐折清这是摆明了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啊,算准了他为了面子不会去茶庄里闹!他都算准了!

真是生了一个好儿子,好儿子!

一腔怒火没处发泄,他朝着一干下人吼道:“都给我滚出去!”

“是,是……”

家丁和丫鬟们如获大赦一般退了出去。

滚,怎么不滚。不滚难道要等着在这里受殃及吗。

几名丫鬟退出了内院,才抚着胸口大呼了一口气。

“老爷可真是个守财奴。”其中一位大胆些的,出声讲说道。

很明显她们都是猜到了徐朗之暴怒的原因,岂会是因为少爷不回来睡觉就如此大动肝火。虽然没明着骂出口,但还不是为了开棚施粥的事情么?

谁能看不出来啊。

“你小声些,小心有人听了传到老爷耳朵里……”另外一丫鬟扯了扯她的衣袖,细声地提醒道。

“嘁。”先前开口的丫鬟不屑地道:“就咱们这府里。那个不是明里敬着暗地里骂着他的啊……谁会跟他同心那才奇了怪了。”

“好了,小心祸从口出!”

“知道啦知道啦……”

几人这才噤声,相携着离去。

※ ※ ※ ※ ※ ※

正如落银先前所预料的那般,徐折清的美名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祈阳,宫中也得到了消息,圣上龙颜大悦,早朝上亲口赞了一句:我朝有徐家这等良商,国泰民安何愁矣!

自己不做的事情,别人做了。替他掏了腰包。换谁谁都乐得慌。这一点跟他是不是一个昏君没有任何干联。

这回事情就‘闹大了’,不止是百姓美誉,就连皇上都称赞了。其它的行业巨头也开始纷纷效仿起来。

于是,城门外被粥棚占领了。动作慢的甚至抢不到场地了!

更有甚者,为了争夺施粥的地盘而结下了仇恨。

凤家冷眼旁观他们争来夺去的模样,原因却是,他们昨天下午已经行动了……

灾民们这回是真的吃饱了,吃撑了。含泪跪拜这些商号的东家,感恩的话简直说都说不完。

心道这就是大青国啊,这就是他们的国都,这里的人个个乐善好施,实在令人感动。

可算是应了那句话,一人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什么天灾*统统不怕,灾民挺住,灾民不哭,这一刻我们都是大青国的子民,不分你我。

消息再次传入宫中,昭顺帝简直笑的合不拢嘴了。

看来这真是他统治有方,将国家治理的如此和谐,让子民如此的团结。无需多言,事实已经证明了一切。

也正因为如此,将昭顺帝作为一个明君的欲,望再度激发了出来,咳,短时间内被激发了出来而已,他觉着既然大家都这么给力,他也多少要做点什么出来才合乎常理。

作为一个皇帝嘛,当然不能甘于落后于商贾后头了。

于是,昭顺帝传召来了几位心腹大臣,来御书房面圣,共同商议该怎么从根源上解决灾民这个难题。

昏君手下虽然多佞臣,但愿意为百姓谋福利的人还是不少的,不然朝廷早就失衡了,昭顺帝虽然昏庸,但是在保持两极平衡上面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而且谁衷谁奸他都清楚着呢,什么时候该听奸臣的,什么时候该听忠臣的,他也明白的很。

所以,他这回召来的都是实打实的清官,平日里常常在他面前念那些治国大道的臣子。

“今日召集几位爱卿前来,是为了灾民涌入京城之事,朕想听一听你们的意见。”昭顺帝倚在鎏金龙椅上,朝着底下几人说道。

几位大臣顿时呆住了。

都下意识的抬头看向高座之上的昭顺帝,一时间不由地怀疑,这个跟他们的皇上长得一模一样的人真的是昭顺帝本人吗?

--------------

ps:心里一直有个模样,想写一个不一样的皇帝,不一样的昏君……阿十想,每个位置上的人都不该是千篇一律的,任何人和事也不能端看一面。所以,这个奇特的皇帝就从笔下诞生了,戏份虽然不多,但希望可以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正文、144:晋茶会

要知道,若是朝中有什么事情,只有他们奋力上书,死命的请奏,时不时地为了一些大事就得在御书房外跪上好久,还不见得能达到目的。

昭顺帝上位七年有余,遇到事情向来秉承的原则是能拖就拖,不能拖就推给别人,总之,不能耽误他玩乐。

像今天这般,主动邀他们前来议事,可是实打实的第一次啊!

同来的还有夏子南,他虽然仅是个五品官儿,但作为通政司参议,却是有着参与讨论国家大事的权利的,这些年来前前后后为了百姓办了不少好事,昭顺帝看在眼里,心知早该给他升官儿了,但因为……喜欢拖嘛,就拖到今天了。可见拖延症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一个皇帝患上了拖延症更是可怕至极。

上一篇: 贵女反穿日常 下一篇: 捡枚杀手做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