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娇女古代发家日常(108)+番外

此事,林如玉已听弦音讲过了。

林二叔笑容收都收不住,“先生不只来宣州,还要来咱们家!娇娇快帮二叔想想,见了先生二叔该说点什么才能显得有学问。”

先生要来林家?林如玉转眸看向沈戈。

她的眼睛又黑又亮,是沈戈见过的最漂亮的。沈戈被这双眼睛看得热血沸腾,端起茶杯一口将茶饮尽,才道,“嗯。”

感觉到一个字少了些,沈戈又与林二叔道,“先生生性随和,最喜欢与二叔这样真性情的人谈天说地。”

听沈戈这么一说,林二叔立刻信心十足,关心起要事,“先生饮食起居可有什么避讳?”

沈戈道出几点紧要的,“先生饮食清淡,喜山珍不好海味,喜茶不嗜酒,喜听风吹竹叶的沙沙声。”

“咱们院子里植了几片竹子,我去瞧瞧何处最适合招待先生。”林二叔起身,兴冲冲走了。

林如玉在心里拟定了食谱,又与沈戈商量道,“我父亲不在家中,只二叔一人怕慢待了先生,到时还要麻烦你过来作陪。”

说什么麻烦,你的事便是我的事,一点也不麻烦。沈戈凌厉的容颜满是笑容,玩笑道,“若要我作陪,二妹可得多添一大份豆豉爆肉。”

沈戈忍不住想让林如玉知道他喜欢吃什么,也想知道林如玉喜欢什么,更想有朝一日,他们能同桌共饮,桌上摆满他们都爱吃的饭食。

“好!一言为定!”林如玉含笑对上沈戈的笑脸,两人不约而同想到了望向山上的事,同时挪开了视线。

一个低头扭帕子,一个低头饮茶。

沈戈饮了一盏茶,才打破沉默,“令堂可睡醒了?”

“还没,郭大人说母亲何时醒何时再用饭、用药。”想到小药童送过来的三张食补方子,林如玉压低声音问,“郭大人给母亲施针后,只开了药方,方才又有派人送来食方。可是因为他知晓了什么?”

二妹心思通透,沈戈也没想瞒着她,“郭大人方才见到我了,我怕他把我错认成叔祖的亲孙,便让邹顺给他写了封书信,告知咱们与叔祖见过面的事。”

林如玉看着沈戈,低声问,“你已猜到叔祖的身份了?”

沈戈笑得温良无害,“很好猜的,不是么?”

确实很好猜,林如玉见沈戈已经释然,便不再说什么,低声问道,“先生可知假安自远的身份?”

第119章 东竹先生至林家

沈戈摇头,“当时时间紧迫,先生只说逼得他不得不离开乌沙镇的,是安王的二儿子贺炯昭,只能由此推测假安自远应与安王府有关。具体的得等先生到了,再详谈。”

听了沈戈的话,林如玉心头一沉。难道假安自远真的是安王世子,他假扮安自远所图的究竟是什么?

林如玉预感到,真相或许比自己预想的,还要沉重。

沈戈见林如玉的睫毛不住颤动,便知她想到了什么,放轻了声音安抚道,“若真是那样,咱就见招拆招,实在斗不过咱就跑。树挪死人挪活,咱北上一千里挪到天子脚下过日子,莫说是安王府二公子,就是安王也不能把咱们怎么样。”

林如玉闻言豁然开朗,“你说的对,真到了那一步,咱们走,他们也别想好过。”

听到她说“咱们”,沈戈开心得差点跳起来,“二妹说的对!”

林如玉脑袋里冒出无数个让安王府不好过的点子,抬眸见沈戈也是一脸斗志,对他更加佩服了。

自己曾在人人平等的世界里生活了十七年,对皇权的畏惧淡了许多,若非如此,此刻自己定已吓傻了。

安王,当今万岁的叔叔,正统的皇亲国戚。这只一点,便能令人绝望。

但生于大夏长于微末,十七年里见识了这个世界黑暗残酷的沈戈,与皇权对上却能如此坚毅乐观,怎能不令林如玉钦佩。

同样是十七岁,自己远不如他。

被放在心尖上的人儿这么看着,沈戈心里的话快要压不住了。

他想问她,嫌弃不嫌弃他是个无父无母无家无族的乞儿,愿不愿跟他白头偕老。若她愿意,沈戈愿把心都掏给她,他一定会让她过上不比林家差的日子。

偏在这紧要关头,房氏身边的丫鬟跑来送信,“姑娘,夫人醒了。”

林如玉高兴起身,“沈哥先在此稍坐,二叔很快就回来了。”

沈戈看她脚步轻快离去,既遗憾又庆幸。万一自己开了口她不愿意,以后怕是连她的面都见不到了。

她怎么可能会愿意呢。

林如玉出了园子,吩咐云鹃,“去外院把我大哥请去观石亭,再送几样茶点过去。”

林如玉到了母亲院中时,见泉婶子正扶着她,在院里慢慢溜达。林如玉紧走几步上前,扶住母亲的另一只胳膊,“娘现在可觉得哪里不适?”

“感觉轻快了些,想动一动再用饭。”房氏的声音虽还是有些虚弱,但听着确实比早上好多了。

林如玉开心道,“郭大人开了药方和食补的方子,还会给您每日施针,您很快就能全好了。”

房氏恨不得马上就好,把放在女儿肩膀上的担子卸下来,“娘听说郭大人只带了一个小药童过来?”

林如玉回道,“是。二婶指了林风带两个手脚勤快的小厮过去伺候着,吃用都是最好的。”

房氏放了心,又溜达两圈才回房用饭。

林大福到观山亭中时,沈戈正靠坐在栏杆上用点心喂鱼,池塘里各色锦鲤围在亭下争食,十分热闹。

沈戈问大福,“你喜欢哪条?”

大福指着水中那条胖胖的,黑白花的锦鲤,“这个。”

“为何喜欢这条?”

大福一如既往地简练,“好看。”

说得真对!沈戈笑着拍掉手中的茶点残渣,“大福兄弟方才在练字?”

大福应了一声,然后低头专注地搓揉手上沾着的墨汁。沈戈盯着他的手看了一会儿,又问,“大福,你以后打算做什么?”

大福头也不抬,“义母说等我有本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是他在自己面前说得最长的一段话了,沈戈笑着追问,“那你想干什么?”

大福强调,“得先有本事。”

“你说得对。”沈戈大笑,惊跑了大福最喜欢的黑白花大鱼。

在园子里四处溜达的小药童听到动静,跑过来问,“你们在说什么,这般高兴?”

大福也不知道沈戈在高兴什么,他认得这个小童儿是跟着给义母治病的神医来的,便把桌上的茶点递给他,“吃。”

“好。”小药童拿了一块豌豆糕吃着。

靠坐在栏杆上的沈戈悠闲自在地晃着腿,向小药童介绍道,“他叫林大福,我叫沈戈,小兄弟怎么称呼?”

茶点很美味,小药童美滋滋回道,“我叫莫秋保,是我师父的关门弟子。”

沈戈上下打量莫秋保,赞道,“秋保兄弟小小年纪,就能拜入郭大人门下修习医术,长大之后定比医仙孟乾章还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