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音推测,“或许他们想多制些鱼皮胶,卖出去换银子?”
骆九点头,“也有可能。”
林如玉又问道,“鱼皮胶能用来做什么?”
“鱼皮胶粘性好,耐腐蚀,用处很多。”骆显细数,“盖房、制作家具物什、马车、弓箭、铁器都能用到,优质的鱼皮胶价钱可不便宜。”
马车、弓箭,铁器……
林如玉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她取出地图,让骆六标注出落滩地村的所在,发现那处确实远离驿道。按照常理推测,制作鱼胶这等手工业,应该选在靠近主干道的地方,方便购买原材料、运出产成品。在深山制胶,徒增成本,也不安全。
盯着地图沉思的林如玉问炫音,“若安王造反,人马、兵器、钱、粮缺一不可。洪水可以帮他造势,让他招兵买马,钱粮可以抢可以夺。那兵器呢,我记得私铸铁器是重罪吧?”
炫音点头,“我朝十二卫府兵将用的兵器,都是由官铁衙门督制的。民间除了各地在衙门备案的,制作农具、家用铁器的铁匠铺子外,其他人若敢铸铁器,量少者断其趾,量大者诛三族。”
“安王真想造反,或是在深山里秘密寻铁矿,炼铁、制作兵器,或是通过一些见不得光的途径大量买入。”骆显也明白了林如玉在想什么,“若能私铸,他肯定不会去买。”
林如玉继续道,“铁需要偷铸,兽皮、兽筋、鱼胶这些制作兵器和工具的配料,民间也用的到,他们可以动用百姓分到各处制作。”
弦音和骆显愣了一下,“分开各处制作?”
高中政治就讲过,分工合作可极大提高效率。林如玉继续道,“分开各处制作,不易惹人注意。他们以买卖的方式将各种原材料运到一处,制作成品弓箭、兵器。,比聚集大量工匠,凑在一起制作兵器的风险小很多。甚至这些分散各地的匠人,也不清楚他们是在为安王制作造反的兵器!”
“闫青是马头山山匪的可能性极大,或许落滩地村新落户的‘村民’就是马头山的山匪们。你没说,一帮杀人如麻的山匪,怎么会突然转性,日夜不停制作鱼皮胶?”
听完林如玉的分析,骆显和弦音半晌没说出话。林如玉说得非常有道理,只是十五岁的小姑娘,怎么能想到这些?
是他们太笨了,还是林如玉太聪明?
骆显抱拳,“姑娘,那接下来?”
林如玉道,“派人盯紧落瘫地村,看他们的成品胶运往何方,就知道咱们猜测的对不对了。待寻到证据,再派人告诉南下查案的沈将军。”
不不不,不是咱,是姑娘猜出来的。若姑娘能猜对,以她的聪明才智,可以去右侯卫当谋士了!
骆显和骆六下去安排,林如玉则带着云鹃和弦音返回内院。
云鹃凑到林如玉身边,“姑娘是怎么想到这些的,奴婢也想学。”
怎么想到?三世为人的林如玉回道,“就是多学,多看,多想,然后大胆猜测,小心求证。”
嗯……
云鹃的蚊香眼转了几圈,怎么猜测?
弦音也正想求教,却见张家四口拉着脸从园子里走了出来,身边只有林家的仆妇相送。
林如玉一看泉婶子的脸色,就知道园子里出事儿了,停在路边。
带头的张仲峰在林如玉面前停住,勉强压着火气道,“我们家中还有事,就不留下用饭了。”
林如玉看了一眼躲在林大姑身后,用帕子捂着脸的张语珍,平静道,“姑父慢走。”
林大姑冷哼一声,忍不住道,“一个比一个没规矩!”
林如玉凌厉的眸子抬起,不过还不等她开口,张仲峰已回头瞪了妻子一眼,低斥道,“还嫌不够丢人吗?”
在自己的娘家,却被丈夫这么甩脸子,林大姑气得颤抖,狠狠瞪了林如玉一眼,抬脚就走。
林如玉可不是任何人的出气筒,待林大姑过去后,她吩咐身后的弦音,“今日天寒,路上结冰未化,赶路可得当心些。”
“是。”弦音立刻明白了,转身去安排。
林如玉这才问泉婶子,暖厅出了什么事。
泉婶子忍不住地后怕,“表姑娘差点冲撞了二夫人,得亏被二姑娘拦住了。”
林如玉眸中一冷,吩咐云鹃,“去告诉弦音,今日路上的冰厚得很。”
第185章 事故
林如玉快步回了暖厅,见到二婶靠在软榻上,神色尚好,弦真正在给她把脉,心中紧绷的弦才算松了些。
还不等林如玉问什么,林如梅便跑到大姐身边,叽叽喳喳道,“张语珍说姐夫的坏话,我说了她几句,她就使坏想装摔倒撞我娘,我就把她打了。”
“之前我以为她还只是沾惹了些贪便宜的恶习,现在看来她是黑了心,改不了了。”房氏冷声道,“在家主回来之前,绝不准她们一家四口踏入林家,包括林家的所有的店铺、田庄一步。”
“是。”泉婶子等管事和管事媳妇齐声应下。
弦真说温氏身体无恙后,众人才算彻底将心放下。温氏这个孩子来得不易,若是被张语珍撞一下,后果不堪设想。林如玉觉得让她在冰上摔一下,是便宜她了,不过收拾她也不急于这一时。
林如玉问道,“娘,二婶,他们方才说了什么?”
温氏直言道,“开口便是你祖父祖母活着的时候如何如何,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嫌弃咱们现在不拿她当亲人看。半天还没说到正题上,张语珍就冲出来作妖,把事儿给搅了。”
房氏虽没让人去打听,但她早就把林大姑的心思摸得透透的,“他们过来左右不过两件事,一是跟张家大房闹得不痛快,想让咱们帮着她出气;二是张志生和张语珍的亲事。”
张家这两年生意做得不顺,为了银子还好理解,亲事么……林如玉有些绕不弯来。
花墙里间还有大福和生子他们一帮,房氏压低了声音道,“这宣州城内,张家能看上的,又能让娘做媒牵线的,有几家?”
这种八卦,是女人最喜欢聊的。温氏也瞪大眼睛压低声音道,“大姐相中二姐家的砚清了,还是沅婷?”
房氏摇头,“张家最看重什么?”
当然是银子了,二姑夫在衙门里当差,说着虽然体面,但却没多少家底,林大姑看不上。林如玉眼睛一亮,“锦欢的三弟,还是赵五娘?”
看大小三双眼睛齐齐盯着自己,房氏低笑道,“八九不离十,就是他俩中的一个。”
温氏立刻接过话茬,“能划拉着哪个算哪个!”
十一岁的林如梅问道,“那要是一个都划拉不着呢?”
林如玉道,“肯定划拉不着,赵家眼光高着呢。”
房氏叮嘱道,“以后你们都长个心眼儿,不要被她们拿去做筏子。”
“是。”温氏、林如玉和林如梅齐声应了。
温氏又道,“那……咱接着玩叶子牌?”
房氏和林如玉姐妹俩,忍不住笑出了声,“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