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娇女古代发家日常(227)+番外

屋里大大小小九个人,一个月就是一百一十二斤半粮食。林三姑将这数量换成银子,眉头越皱越紧,却也只得咬牙,带着钱婆子去取凭票买粮。

顶着巷子里人的冷嘲热讽,到了巷口那户人家,林三姑却得知每月初一发凭票,她家院子的本月凭票,已经被人领走了。

今日,才是七月初四!

没有凭票,她们就只能买高价粮,否则一家子就得饿死。林三姑眼前一黑,好悬没气死过去。

林三姑虽然心疼银子,却只能咬牙买了八十斤高价粗粮,然后又是买油盐酱醋、碗筷、被褥、衣物等,虽都是挑着便宜的买,但银子还是像流水般花出去不少。

家里没有一点进项的林三姑,算清楚自己的家底够吃几个月后,心中慌得厉害。

不行,她得想办法赚银子!

林三姑为了生计发愁时,林如玉正坐在家中湖边的凉亭里,吃着水果听母亲和二婶、大嫂闲聊。

两妯娌交流完怀孕感受,自然而然地说到了吃食上,温氏感叹道,“如果让大伙知道凭票买粮这么好的主意,是咱家娇娇想出来的,眼珠子肯定得惊得滚到地上。”

正在吃荔枝的林如玉……

卢玉春也好奇问道,“这一招确实太厉害了。二妹是怎么想出来的?”

将荔枝核放在叶型青玉碟里,林如玉抬起手指在脑袋转了两圈,顽皮道,“就这么一转,想出来的。”

房氏、温氏、卢玉春和林如梅被逗得哈哈大笑,林如玉也笑弯了眼睛,把云鹃递过来的白玉荔枝送入口中。

在物资短缺时期,凭票购买可以保证百姓的基本生活所需,防止社会动乱。这可不是她想出来的,而是她在第二世时学来的。

感恩冥冥之中的万物主宰,让她历了第二世,开眼界、长本事。

雨莺迈着轻快的步子进入凉亭,“老爷请大姑娘去前院书房议事。”

“快去,快去。”挺着大肚子的温氏,揉着笑得发酸的腮帮子,摆手让林如玉赶紧去。

“荔枝吃多了容易上火,娘亲和二婶不能吃了,大嫂和二妹还可以吃几颗。”林如玉叮嘱一句,才起身净手赶往前院。

“大姐真是越来越厉害了……”林如梅取了一颗荔枝塞进嘴里,美滋滋吃着。

温氏颇为嫌弃点了点闺女的脑袋,转头虚心请教大嫂怎么把娇娇养得这么出色的,她得按照大嫂的法子,把肚子里这个教养得像娇娇一样有本事。

房氏笑得温柔,说得真诚:“不是我教的,是菩萨保佑。”

林如玉到前院书房时,祥叔正在报事。林父向她招了招手,林如玉便微提裙摆迈过门槛进屋,乖巧在父亲身边坐下。

祥叔把各处店铺的情况讲了一遍,然后道,“饶州和和州的店铺已经遵老爷的吩咐歇业,等乱事过去再开张。”

和州和饶州已经乱起来了,没有衙门维持治安,店铺开门也是被抢,只能歇业自保。

林父把对各店铺的安排一一吩咐下去,又着重强调,“从绸缎庄和船行撤下来的人手,派去保护各处的田庄、药田和收药材的铺子。”

“是。”

管家出去后,林父接过女儿递过来的茶吃了一口,才道,“沈戈派人送信回来,他们已经与沈将军汇合,让咱们放心。沔州不太妥当,沈戈想把你外祖父一家接出来,借用右侯卫的运粮船将他们送出沔州,然后需要咱们派人去接应。此事先不要告诉你母亲,为父打算雇良道镖局的镖师去一趟,家里就交给你和你二叔了。”

林如玉摇头,“爹爹留在家中主持大局,女儿去接外祖父和外祖母。”

第253章 蒲县的消息

林如玉好不容易把父亲从海外接回宣州,岂肯让他再去以身犯险。

但同样的,林父岂能让自己才十五岁的女儿去冒险,“你在家安心等着,为父会平安归来。”

“爹爹让女儿去吧。”林如玉拉住父亲的衣袖,两眼水汪汪道,“女儿跟着弦音他们习了快一年的功夫,现在寻常两三个人是进不了女儿的身的,而且女儿还会医术……”

林父动容,抬大手按住了女儿的肩膀,耐心解释道,“娇娇,为父这一趟不只要接你的外祖父一家,还要把商路打通。我听祝太守说,朝廷先要应对北庭战事,一年半载能无法抽调兵力围攻安州,所以安王惹起的这场乱子,一年之内定平息不了。所以我得亲自走一趟,把宣州、饶州、鄂州、沔州四州的商路打通,这不只是为了咱们家,也是为了大局着想。”

林父耐心给女儿解释,“官有官道,商有商道。世道乱成这样,只靠着官凭路引是做不了生意的,得跟沿路的地头蛇们谈妥。为父是林家商号的当家,我去了代表的是林家商号,你去了无济于事。娇娇放心,有你们在家里等着,为父绝不会让自己出事的。”

父亲既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林如玉无法再说什么,只道,“女儿听您的。”

“乖。”林父欣慰地拍了拍女儿的肩膀,“你二叔这两年也长进不少,宣州的生意让你二叔和管家、管事们照应,你母亲和二婶都怀着身孕,府里的事情要你和你大嫂多费些心思。”

林如玉点头应下,“爹爹放心,女儿会照顾好家里的。”

林父对女儿,还真有那么一点不放心,“娇娇答应为父,在我没回来之前,你绝不能离开宣州城。”

林如玉浓密的睫毛颤了颤,将来局势如何还不好说,万一情况紧急,她不可能不出宣州城,“女儿尽量不离开宣州。”

林父揉了揉女儿瘦弱的小肩膀,叹息道,“才多大个人儿,就想把担子全扛在自己肩上了?你安心在家守着你娘,等为父回来。”

爹爹十五岁时,已经在外边跑生意了。她十五岁怎么就不能扛事儿了?林如玉抬起眸子,认真道,“那您一定要尽快回来。”

比起不安的女儿,闻之丈夫要出门,房氏很是平静,“你不许瞒我,是不是沔州那边出事了?”

林父揽住妻子的肩膀,柔声道,“还没出事,是沈戈察觉到不对劲儿,所以要以防万一。你与岳父岳母已有三年未见,把他们二老接过来,你们也好团聚。”

房氏的头靠在丈夫肩膀上,美丽的眸子里尽是担忧,“沈戈是个谨慎的性子,他既这么说肯定是听到了什么消息。爹娘可以出城避祸,我大哥身为朝廷官员,没有朝廷旨意不能擅离职守。咱们坏了安王世子不少事,我怕他把气撒在大哥身上。”

一旦沔州失守,性子死倔的大哥定是凶多吉少。房氏咬唇,用脸蹭了蹭丈夫的脖颈,“康年,我大哥……”

林父晓得妻子在担忧什么,“你放心,但凡有一点可能,就算是把大哥打晕,我也要把他扛出来。”

房氏被丈夫逗笑了,抬手锤了他一下,道出自己心中的打算,“就我大哥那脾气,就算你把他打晕扛出来,他也会再跑回去。最好……是沔州太守派他出城,只是这事不是咱们说了能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