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娇女古代发家日常(228)+番外

“咱们说了不算,但知道谁说了算就成。”林父向妻子保证,“你和孩子们安心在家等着,我去想办法。”

房氏紧紧贴在丈夫怀中,“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目送父亲乘船远去后,林如玉望着茫茫江水一动不动。林二叔走到她身边,看了一会儿江面,笑问,“娇娇看着水波纹,不觉得眼晕么?”

林如玉也笑了,“晕。”

“那咱们回去?”

“好。”父亲出城了,宣州林家要靠她和二叔撑着呢,没功夫在岸边站着发呆。林如玉打起精神,抬头挺胸回城。

他们刚回到青弋巷,知沈良乐与沈良舞便来了。

沈良舞上前搂住大嫂的胳膊惊叹,“才几日不见,如玉姐怎又漂亮了这么多?”

这小丫头!林如玉抬手比了比,“我还是老样子,不过二弟和小舞又长个儿了。”

沈戈的七个小弟现在吃得饱睡得好,简直是眼见着长,才十三岁的沈良乐,去年来宣州时还没林如玉高,这会儿已经超过林如玉了,十一岁的小舞也长高了些。

在外边精明能干的沈良乐,在大嫂面前却有些憨憨的,他抬手挠了挠后脑勺,嘿嘿笑着,“最多再过三年,我就能长我哥那么高,跟着他一块出门了。”

这帮孩子把沈戈当成他们的支柱和努力的方向,处处向沈戈看齐。

林如玉让人送来茶点,三人围坐在桌边。沈良乐才说起今日的来意,“蒲县陈武和曾东的消息打听清楚了,陈武没说假话,他就是个跑马车的。死掉的那个车夫曾东,全名曾东杰,和州历阳人。他还有个弟弟叫曾东阔,在历阳衙门做事,三月三十日死在了历阳码头。”

林如玉明白了,“曾东阔是那晚,假扮劫匪在历阳码头用毒气围攻我家货船?那天晚上确实死了二十多个人。”

“是。官差假扮劫匪抢船,本就该死。”沈良乐继续道,“曾东杰是历阳的地痞,仗着他弟在衙门,没少横行霸道。跟着曾东杰的另一个车夫,是他的小弟。除了他们俩,一块到蒲县的还有五个人,打伤钱才明的就是他们。钱夫人带着钱才明往宣州赶时,他们就离开蒲县回了历阳。回去之后,领头的那个还去了趟衙门,出来后跑去酒楼大吃大喝,喝多了后说,历阳县令被岭川县丞郑永贵抓起来。因为是衙门里的事儿,咱们的眼线混不进去,如玉姐可以跟太守大人提一句。”

官府的事儿,还是得当官的打听更方便,林如玉点头,“短短几日就能打听出这么多消息,二弟越来越能干了。”

沈良乐憨憨一笑,“就是跑腿问话的事儿,敞开了说不算啥。大嫂,接下来咱们怎么办?”

第254章 林如玉献策

怎么办?凉拌!

林如玉没把沈良乐当孩子,坦言相告,“林家和郑家没有私仇,郑家在历阳时想夺林家的大船,现在又通过钱夫人算计我父亲,都是因为郑家背后的主子——安王父子。只要安王还盯着宣州,隐患就无法消除。”

“我哥去安州了,很快就能宰了安王父子。”沈小舞对自家大哥的本事,那可是毫不怀疑的。

“对。”沈良乐也跟上。

林如玉给他们解释当前的形势,“沈戈要杀安王父子,也得有机会接近他们才成。那怕死的父子俩这会儿被数万兵马保护着,只要他们龟缩不出,想杀他们并不容易。”

几万人?沈小舞睁大眼睛。

消息灵通的沈良乐却道,“他们确实人不少,不过我哥肯定有办法。”

沈戈究竟干了些什么,才能让他的小弟们这么崇拜他?林如玉点头,“对沈戈肯定有办法,咱们肯定是最后的赢家,安王父子一定会被打败。”

沈良乐跟小舞都开心笑了后,林如玉才继续道,“咱们不能把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你们大哥身上,咱们得帮他分担一些。所以,咱们得想办法控制住郑永贵和郑永富。”

沈良乐提醒道,“如玉姐,杀了他们比控制他们更简单。”

“他们两兄弟经过这些年的运营,已经把和州握在了自己手里,杀了他们和州会更乱。”林如玉也知道杀了更简单,但如今的局势,须得步步为营,“他们现在还是朝廷命官,不管是杀还是控制,都得朝廷的人出手,这件事须得太守大人定夺。所以这件事,不能往外说。”

“好。”沈良乐和沈小舞齐声应下。说完正事,沈小舞便叽叽喳喳地向大嫂汇报林三姑一家的动向,“钱夫人母子四人这几天都没露面,她家婆子去如玉姐的大姑和二姑家递拜帖,但两家都没接,还有就是她家的仆从去修城墙了。还有就是她家的二女儿钱兰翠带着婆子出来买菜时,两次主动跟勇哥说话,我看她那样,肯定是想打我勇哥的主意。”

沈小舞虽然才十一岁,但她在街巷里长大,自小便蹲在路边看尽人间百态,所以她说钱兰翠想打沈良勇的主意,林如玉绝对相信,“我让人去……”

还不等林如玉说完,沈小舞已经笑嘻嘻道,“这点小事儿不用如玉姐出手,她那点小手段还不够看的。”

沈良乐也道,“如玉姐就交给小舞吧,她好不容易找到个乐子。”

林如玉……

好吧。

送走沈家兄妹后,林如玉在书房沉淀了沉淀思路,然后派人把祥叔请了来,将沈良乐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他,“劳烦您老去衙门面见叶长史,将事情告知他。”

陈武,还在牢里押着呢。陈武在堂上时说过他家上有老母下有稚子,等着衙门调查清楚此事,再把陈武放出来,就不知何年何月了,既然已经查清此事与他无关,也该将他放出来,让他回家了。

祥叔走后,林如玉到宜桃院见母亲,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房氏赞同女儿的主意,但却没有如林如玉所想的那般,让林二叔去拜见太守,而是让林如玉自己去,这着实让林如玉有些意外。

房氏抬手帮女儿理了理鬓角的碎发,温和道,“沈戈是沈叔祖嫡孙的事,已经八九不离十。你可想过,他早晚要回兴阳的?”

林如玉点头,“想过。”

沈戈是武安侯府长房嫡孙,待查清了身世后,他肯定是要认祖归宗的。

房氏言道,“你是怎么打算的?”

林如玉如实道,“不管他是乌沙镇的沈戈,还是武安侯府的沈彦义,只要他不变心,我便跟着他。如果他变心,我便立刻弃了他。”

好样的!房氏揉了揉女儿的小脸,“就该如此,咱们家的女儿无论何时都不能受委屈。既然你打算跟他长久过下去,就得走出去。他去建功立业,你也得站得更高,更有本事。娘知道比起与人打交道,你更喜欢在药房你研究医书,但与人打交道的本事你也得学。既然要学,就从现在开始吧,你与你二叔同去太守府。待过一阵娘这一胎坐稳了,再由娘带着你出门。娘也不是要你做到八面玲珑,只要你听得懂弦外之音不被人绕进去,又能做到不卑不亢进退有度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