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能弄到这么好的布料,也挺有本事的。
顾大嫂眼明手快的把姜娴推出来,然后拉着两个孩子就进了里面,很利索的就把门关了。
然后姜娴就听到顾大嫂得意的声音:
“什么绸?我不懂什么绸,除了这个我还有两匹呢,艾玛,太多了,多的我看着都烦,这颜色我也穿不了,顾欣也穿不了,你拿走就是了,胖丫儿赶紧家去,大晚上的别在村子里乱跑,坏人多呢。”
姜娴:“……”头一次见送人东西把东西往坏了说的。
顾珩:“……”他送的就是丝绸!一匹绸价钱够买十匹布呢,大嫂就没考虑过他的感受。
姜娴拿顾大嫂没办法,再说了,顾大嫂都送了,推来推去也没意思,反正她和大嫂也不是一天的交情。
姜娴到家后,爸妈居然还没回来,姜娴还有点担心,结果问了姜建海,见他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姜娴才默然无声的回了房。
好吧,是她孤陋寡闻了,原来姜爸姜妈这样的是夫妻日常啊?
回了屋,借着昏暗的油灯,姜娴仔细看了下布匹,真的是丝绸,摸上去油光水滑,泛着浅淡的淡黄色光芒。
这玩意儿不仅值钱,还有价无市呢。
做几件贴身穿的衣服,再好不过。
姜娴不知道的事,今天她去送肉,还在顾家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顾大嫂拿回了肉,先把杏花糕放进碗橱里,特意放的高高的,没办法,这要是不放高了,顾欣就能带着弟弟,晚上偷吃了。
这个家里,顾家兄弟俩都疼孩子的要命,唯有顾大嫂严格一点,还好,两个小的还知道怕妈妈。
放完了杏花糕,顾大嫂就看到了牛腿,这牛腿姜娴让姜建海剁成了一块一块的,才送过来的。
姜娴心细,她考虑的是,顾珩总不在家,顾大哥哪有力气剁肉啊,她家壮劳力多呢,剁个肉骨头,也不费什么事。
结果,也是赶巧了,顾大嫂收着收着,觉得不对劲了,她目光森然的盯着挂在廊檐下的一条牛腿,这是顾珩带回来的。
顾珩说,他今天去镇上,正好有其他大队的牛死了,他眼疾手快,抢先买回来的。
而姜娴也来送牛腿?这……牛都赶趟儿选择今天去死了?
不对劲,很不对劲。
顾大嫂收拾好东西,就跑出来,盯着顾珩一通看,把顾珩看的毛骨悚然,他放下手上的活计,叹了口气:
“大嫂,我脸上长花了吗?”
顾大嫂愣了愣,突然摇摇头,否认道:“没有没有,那个,小珩啊,你早点睡觉吧,别尽惯着顾欣和顾轩了,他们要梳妆盒,就把我那个给他们好了,省的你再做。”
说罢,跟身后有人撵似的,顾大嫂一鼓作气冲进了房间。
顾珩:“……”这是怎么了?大嫂今天神神叨叨的,感觉姜娴过来之后,就不对劲了。
那边顾大嫂想的是,会不会是顾珩看上姜家丫头了?想到这,顾大嫂就一阵狂喜,她那么喜欢姜娴,来给她做弟媳妇,简直太好了。
她正想问问顾珩呢,却在刹那间打住了。不行啊,顾珩那别扭的性子,自己还是不要问他了,不能打草惊蛇,她得先去问问自家男人的意思,自家顾璁读书多,见识大,让他去旁敲侧击一下顾珩再说。
……
翌日,也是赶巧了,镇上已经把征兵的事下发到了公社,公社再分拨到每个大队。
麦收大队今年需征兵三人,姜建海就把自己想要参军的事情在大家都回来吃晚饭的时候说了。
这话一出,姜家饭桌上的氛围一下子凝住了。
除了几个不懂事的小的,还有提前知道姜建海想法的姜娴,姜家人大部分拉了脸。
姜大伯母急了:“干嘛呢?家里是少你吃还是少你穿,为什么要去当兵啊?你不知道有多辛苦,有多危险吗?”
二伯母也不赞同,她捅捅一边吃饭的姜二伯,意思让他说说姜建海。
姜二伯也舍不得:“是啊,你有劲没处使吗?有劲没处使跟我学医啊。”
姜二伯母也接话:“等你参军回来,至少二十多了,到时候老的连对象都找不到了。”
大哥二哥三哥也不同意,姜建海这个小弟弟,也就比他们儿子大不了几岁,小时候因为是双胞胎的关系,家里最让人操心的就是姜建海。
姜娴把自己吃成了胖丫儿,可是姜建海,那就是个瘦猴。
隔三差五的感冒发烧呕吐的。
小时候,哪个没带过他啊,一直拉拔到七岁后,他才身体好了,家里人对他的担心才少了点。
姜建海简直哭笑不得,不过,他既然做好了决定,深思熟虑,怎么可能放弃。
所以,甭管长辈们、哥哥们说什么,他就低着个脑袋,一副我任你说的天花乱坠,我自岿然不动的模样。
第53章 傻人有傻福
姜建海那一副抵抗到底的模样已经完全能够说明,征兵这事在他这里没有转圜的余地。
许久,姜大伯看了这个小侄儿一眼,然后看向姜爱国和李秀英。
“你们俩怎么说?”
姜爱国瞅瞅姜建海:“建海,你不喜欢开拖拉机是吗?”
姜建海不否认:“嗯,我不喜欢,再说,就我这成绩,想上大学也很难,也不能像五哥那样,有本事去社办工厂,我也不喜欢学医,种地也不行……”
李秀英听儿子这沮丧的样子,哪儿有不心疼的?她立刻接话:“六儿,术业有专攻,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才能,不必妄自菲薄,若是你执意参加征兵,我们必然也不会阻拦你。”
纵使担心,但孩子大了,都有自己的想法。
李秀英站起身,她走到姜建海身边,拍拍他的肩膀,竟然第一个表达了支持。
姜建海抬眸看看他妈,忍不住动容:“妈。”
姜爱国垂眸,没再说话,的确,正如老六自己说的,那些姜家人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他都不喜欢,十七八岁的大男孩,又是读过书的知识青年,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可能真的彷徨徘徊了许久。
姜爱国想起这阵子,姜建海时时走神的样子,不免有些心疼。
他这一辈子,一共得了三个孩子,两儿一女,大儿子从不让他担心,两个小的,比起小六,女儿更让他担心跟忧虑。
也许,在不知不觉间,他难免忽视了一些这个小儿子。
如今,他能找到自己的出路,自己应该支持不是吗?
他也站起身,看着儿子:“想去,就要努力,有和你一样想法的有志青年肯定很多,能者居上,你要是没成功,那可怪不得别人。”
这话,就是变相的同意了。
姜娴笑着打圆场:“咱家六哥最大的优点就是有满腔的热血和打遍全村无敌手的好身手啊,这样的人,必须为国效力的,六哥,我支持你。”
姜建峰也跟着幽幽道:
“从明天开始,老六,我起床的时候,会把你喊起来,好好练一练你的体能,对了,大伯,征兵具体要求是什么?要不要考文化知识?明天能不能帮我们打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