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眯起他那对狐狸眼,笑的温暖和善:“如果要考文化知识,我少不得要花时间给六弟补习的。”
“六弟,别怪哥哥心狠手辣,都是为了你好,有志向是好事,所以为了达到志向付出任何努力都是值得的是吧?”
姜四哥姜建松也龇了龇牙:“来来来,小老六,让四哥帮你瞅瞅身体,要不要针灸啊?保管你在四哥的整治下,身体倍儿棒。”
姜建海本来挺感动的,他还以为自己少不得被骂的狗血淋头呢,如今看到自家血脉相连的哥哥妹妹们朝他露出那么不怀好意的目光,他忍不住抖了抖。
这个家,不能再呆了,都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了,就知道欺负他。
不过,这事一提,一家人也没心思吃饭了,都有点心不在焉的,收拾了碗筷,大家都早早回房了。
姜娴回房之前逮着姜建海:“六哥,明天陪我进山,然后去镇上好不好。”
姜建海对妹妹那是有求必应的:“行,你明天要去镇上买劳保手套是不?”
“那……去山里做什么?”
姜娴笑的跟盛开的牡丹一样:“自然是为了磨砺你了,从明天开始,每天都进山!”
姜建海:“……”
“不过,你要是成功被征上了,我也不是没有奖励给你,这样,我明天要是买到了劳保手套,我第一个先给你织一件毛衣带走好吗?”
姜建海眼睛都亮了:“真哒?一言为定。”
兄妹俩说定了,姜建海一改之前的些许郁郁,雀跃的冲进自己屋去了。
姜娴勾唇笑笑,也心情甚好的回屋了。
其实,姜娴虽然不知道华国征兵如何征,要求是什么?
但这里的人和澜国的老百姓没有什么区别,绝大部分人根本没有所谓的好身手。
她想,征兵无外乎一个首要的条件就是身体素质颇佳。
小老六这点早就达到了,完全不必担心。
之所以,姜娴想着继续锻炼姜建海的身手,也是为了他好。
兵将,保家卫国之士,如何没有危险?自己本事过硬,才能在遇到危险时有自保之力。
姜娴为小老六做不到更多,只能在他还在家的时候,恨不能把他练成铜墙铁壁。
她思索着,明天得找四哥,给她六哥搭配个药膳什么的。
可不要小看食补的效果,姜娴是过来人,她那会子在三环山训练的时候,可不准乱吃东西,每天都是有专门的厨子搭配各种事物给他们吃的……
恰好,那些海参还真买对了。
想着这些,姜娴就睡不着了,她从屋里出来张望了一番,看到她四哥屋里的灯还亮着呢,门也半掩着。
她一喜,跑过去隔着窗户就叫姜建松,刚叫了一声,姜建松就探出头来:
“就知道你会来找我,进来吧,你四嫂昨天从娘家带了桃脯,你以前可喜欢吃了。”
姜娴一听,就知道四哥这是等她呢。
四哥一向聪明,估摸着也猜到她的心思了,这是准备跟她促膝长谈……
第二天,姜娴耷拉着眼皮,一大早就起来了,然后,她就看见姜家有一个算一个,都起来了。
众人相顾无言,自然都明白,为啥今天都起的早。
还不是为了小老六的事儿。征兵可不是小事,他一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唯小老六,还是姜建峰叫他,他才打着哈欠,神采奕奕的出来了。
一出来,他也惊到了:“咦,你们今天怎么都醒这么早?”
众人:“……”
姜娴忍不住揉了揉自己因为缺觉,有点酸胀的太阳穴,这就叫傻人有傻福吧,一家人都在为他昨晚丢下来的重磅消息睡不好,唯他自己,睡得最好。
姜大伯母叹气:“既然起来了,都别闲着,快做事,小老六,去劈柴!”
姜建海:“……哦。”怎么回事,大伯母好像生气了,而且这火气还是对着他的。
他挠挠头,应该没看错,大伯母就这样,看谁不爽了,她就喜欢罚那人劈柴火。
随着姜建海拿着刀去劈柴,姜家又进入了新的一天。
一家人吃完早饭,就各忙各的去了,姜大伯带上姜建海,率先出门:“我去队里问问,征兵具体是个什么章程?”
第54章 来历不凡
姜大伯去的快,回来的也快,回来的时候,拿着一张纸,上面仔细记载着这次征兵的条件。
除了初中以上的学历,对于身体素质,视力水平都有些基本要求。
这些满足后,还要集体考一次试,算是对文化水平的一个摸底。
姜建海这时候,彻底的感觉到人生灰暗了,他啥也不怕,就怕考试,想到昨天他五哥那表情,姜建海觉得前途无光。
姜娴则是拉着姜建海,转头就进山了,刚刚姜建海已经提交了报名表,训练自然该开始了。
……
姜娴今天的事还挺多的,早上忙完了姜建海,中午就带着她六哥,直奔镇上去找倪贵芬了。
她自然不是空手的,提了个篮子,里面是野鸡蛋。
今天上山,虽然主要是为了姜建海,不过要是有猎物,姜娴也不会看着不要。
今天,被姜娴摸到个野鸡窝,野鸡跑了,蛋留下了。
估摸着这里不止一只野鸡,统共找到五十多枚野鸡蛋,姜娴立刻指使姜建海把它们都带回去了。
姜建海其实对于姜娴这般只要进山,必不空手而归的本事已经麻木了,反正他和姜娴只要上山,哪怕是野菜菌子,姜娴都能弄一堆回去。
兄妹俩一道,拿了二十枚野鸡蛋,就去镇上了。
一点半刚过,供销社才开门,倪贵芬提着包,匆匆的来上班了,刚停好自行车,就听到一甜甜的声音从后方传来:
“大姐!”
她一扭头,可不就是姜娴吗?
这丫头的长相,想让人忘记都忘记不了。
姜娴和姜建海从树后出来,姜娴把篮子塞给倪贵芬:
“大姐,这是我们山里的野鸡蛋,您拿回去吃,今天麻烦您了。”
倪贵芬眼睛微微亮了亮,鸡蛋可是精贵玩意儿,别看她是镇上人,说起来,那是拿工资的,可供销社清闲是清闲,那点子工资和粮票,想让他们过的多好,那是不可能的,温饱而已。
早年,孩子们都还没成家的时候,莫说鸡蛋,连苞谷碴子都吃不起呢。
这丫头出手如此大方,简直是送礼送到她心坎里了。
不仅如此,姜娴继续如数家珍:“我们那儿靠山,以后大姐想吃什么菌子、野菜或者什么野鸡,都跟我说,要是有了,我就给您送过来。”
这话这么一说,倪贵芬起先的那点犹豫全没了。
她前天见到姜娴,因为想到小女儿,又话赶话的,她一时冲动,就说出了今天要处理瑕疵品的事情。
后来,姜娴一口答应,她又忍不住有点后悔了。
回去更是越想越后悔,今天还在琢磨着,要是那孩子来了,她怎么回绝,或者就给一点打发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