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当然是故意传出来的,否则以西安的固若金汤,又怎会这么快便天下皆知呢?
然而,此时此刻,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是不是故意传出的,因为谢氏说的那番话太让人震惊了。
展门谢氏。
展门就罢了,世人皆知她是展家儿媳。
可是这个谢氏,却并非先前人人皆知的商户人家的小孤女。
她的确是父亲早亡的孤女,她和母亲也的确是孤儿寡母。
然而她们却不是普通女子。
陕西谢氏源于陈郡谢氏,是与乌衣巷王家比肩的姓氏,是真正的贵族,是淝水之战的缔造者。
本朝太祖高皇后便是出自这个谢氏。
那真的是皇后吗?
女帝!
展门的那个谢氏称女帝为太祖皇帝,难道那不是皇后,而是真正的太祖皇帝?
那么太庙里供奉着的太祖皇帝又是谁?
皇宫内外都在悄悄议论此事,那些事情不是无人知晓,只是无人敢提,就如一块遮羞布,一旦被掀起了一角,那么也就能从那被掀起的一角里探头进去,这块布便也到了要被扯下来的时候。
不知什么时候,前些年流行一时的女皇帝和女将军的故事又被说书先生们翻了出来,一个人要听,两个人要听,很多人都要听。
有人说那书里的女皇帝就是谢家的女帝,有人时那书里救出小公主的女将军便是展家祖上,第一代闽国公夫人高氏。
还有人说展怀的夫人谢氏其实就是谢家与高家的骨肉,她还有个哥哥。
世人不似谢家那般认为女儿也能传宗接代,在世人眼里,有子才能传宗,原来谢氏还有兄长,那么说谢家和高家并没有绝后。
不过这些全都比不上太祖皇帝的事情令人震憾。
有上了岁数的人说,小时候曾听家里的长辈偶然提起,但是紧接着便又被告知,以后这件事不能提,不能说,说了就是要被抄家灭门的。
可若是女帝的事是真的,女帝姓谢,那么这沈家王朝又是如何而来?
御夫!
不知是谁最先说出这两个字的,不到一天,这两个字便传遍了京城。
所谓的太祖皇帝原来只不过是女帝后宫中的一名御夫,既是皇帝,自是三宫六院,当然不会只有一位御夫。
说的好听是御夫,说的不好听那就是男宠。
难怪都说当今小皇帝相貌英俊,就连先帝和庆王也都是美男子,男宠的后代,当然不会生得丑了。
更有喜欢引章据典的,说起昔年太宗皇帝没有将出身高贵的谢太后奉为嫡母的事,太宗皇帝不但没奉谢太后,也没有追封自己的生母。
原来并非是这位皇帝有风骨,而是另有原因。
他没有被记在谢氏名下,那是因为他们父子偷了谢家的江山;他没有追封自己的生母,则是因为他的生母身份太尴尬了。
太宗的生母很可能没有被纳进宫里,那么她是何人呢?
又有人查出谢氏在位的时间,以及太宗皇帝的寿诞,这样一来,就更加有趣了,谢氏在位时,太宗皇帝已经出生了。
皇帝的男宠和别人生了儿子,这个别人肯定不会是宫女,若是宫女那是藏不住的。
可若是宫外的,大家闺秀可没有这个胆子,怎敢与皇帝的男宠生孩子,那么十有八、九,太宗生母是欢场女子。
满朝文武,就连御史也不敢说出的传闻,明和帝却已经知道了。
外面都在传,太祖皇帝是男宠,太宗皇帝是男宠与女妓生的……
明和帝知道,这些话不会是空穴来风,也不会是说有就有的,有人在制造舆论,有人在推波助澜。
一切都是展怀夫妇筹划好的。
而且,他们的筹划可以追溯到几年以前,否则那些莫名其妙的女皇帝和女将军的故事,又怎会早就流传于市井之中的?
羽林军到达国公府时,国公府里早已人去楼空,只有芳仪公主端坐在炕上,一身缟素,她的驸马死了不到一年,她还在孝期。
当初她搬进国公府时,只带了几个贴身服侍的,而现在,她的身边只有一个郭玉龄。
当羽林军首领见到郭玉龄时吓了一跳,他虽然没有见过这位郭家嫡女,可也听说过她的芳名,太皇太后亲自给芳仪公主挑选出的人,据说才貌双全。
可眼前的郭玉龄,一袭缁衣,小帽下可见剔得光溜溜的头皮。
她出家了。
她是女尼,方外之人,早就与郭家没有关系了。
第七一五章 香消
明和帝当然知道芳仪公主住在国公府里,因此他派来查抄国公府的是寿王。
寿王是宗人令,此事涉及大长公主,自是只有宗人令才能镇得住。
太皇太后去世、赵旭客死异乡、赫刚沦为通辑要犯,而寿王这个亲力亲为辅佐新帝登基的人,早已有了兔死狗烹之感。
无数次,寿王从梦中惊醒,他梦到寿王府被查抄,他梦到依附寿王府的宗室被贬去守皇陵。
好在明和帝像是早就忘了他,忘了就忘了吧,是他想错了,他也看错了,他以为自己辅佐的是只无依无靠的小绵羊,却没有想到,那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这一次,明和帝要对自己的姑姑下手了,便想起了他,对啊,他是宗室长辈,收拾自己姑姑的事,当然要劳烦他这位长辈出面了。
寿王带着羽林军到国公府,京城里的国公府本就冷清,现在则是连个人影也看不到。
大门紧闭,但是轻轻一推便开了,连个守门的也没有。
他们一路进来,没有看到人,就连个粗使仆役也没有。
好在芳仪大长公主和郭玉龄还在。
寿王没有进去,他让随他而来的羽林军统领李智进去见大长公主。
站在抄手游廊下面,寿王听不到任何声音。
应该是有声音的吧,只是他年纪老了,耳聋眼花,听不到而已吧。
他想问问身边的随从,有没有听到声音,可是话到嘴边,还是咽下去了。
芳仪大长公主也不过就是政治牺牲品而已吧。
一个女子,最好的光阴用来套住人质,待到没有用处的时候,还要再当替罪羊。
寿王苦笑,世间都道做公主好,做公主有什么好呢?
史上盛时,汉唐公主和亲者大有人在,就连宗室女子也不能幸免,顶个公主名头就要去嫁给那些番邦人,甚至有的还要按照当地习俗,先嫁祖父,祖父死了,再嫁儿子孙子。
这是汉人娼妓也不屑去做的事情,却落到世间最高贵的女子头上。
坊间传说中,太祖皇帝杀了自己的亲生女儿九容公主,不知真假,但是寿王相信这种事情为帝王者是能做得出来的。
女帝唯一的骨肉便是九容公主,那么女帝要传位者十之八、九也是九容公主。
太祖皇帝要篡位,自是要对九容公主下手了。
可是芳仪公主又何其无辜呢。
先帝活着时,也不见得对这位妹妹有手足之情,太皇太后若是真的疼爱她,也不会把她嫁给展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