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675)

大利对着自己人,眉毛微挑,眼神高冷,姿态足足的:「我是有这个自信的,可惜实力差了点。」

愣是把姜常喜同屋里的丫头们给逗乐了。实在事神态同语气有点不搭。

不过气氛确实比刚才好多了,大利心说,我这算是彩衣娱亲,还是哗众取宠,牺牲有点大。

大贵也是看着气氛好了,才郑重的同姜常喜提出来:「夫人,小郎君同小女娘都满月了,本来保定府那边也该有人走一趟,春耕,防汛,库存,作坊,对账,这些都要有咱们自己信得过的人跑一趟。」

停顿了一下,才又继续:「您呀,就让奴婢跑一趟,让大吉,大福在京城歇一歇。」

姜常喜不愿意,凭什么?这时候走,岂不是让这群传八卦的有了谈资。

大吉跟着行礼:「奴婢陪着大贵一起去,咱们小郎君、小娘子身边也该挑一些人,教一教,等小郎君,小娘子大了,也得有小舅爷身边那样的一套班底才成。」

人家是经过仔细盘算的:「奴婢同大贵一起,刚好看看咱们庄子上有没有机灵的小姑娘小郎君。」

姜常喜黑脸:「看把你们都能耐的,一个个的都安排的那么好,是不是显得我特别的无能,即便走,也得让她们道歉,让他们知道这府里不能乱嚼舌根子。」

这话说的,四个丫头都沉默了,一群的卖身婆子,下人,道歉这玩意真的提不上。夫人大概是气疯了。

突然的宁静,让姜常喜也反应过来了,一拍脑门:「轰出去,发卖了。」

大利跟着就笑了:「听听咱们家夫人多霸气。」

这些年了,夫人对下人的照拂,她们都看在眼里,这还是夫人头一次把发卖说的如此轻易。

她们这些下人,在府上也都是成家了的,有妻有子,有

夫有女,所以夫人从来不轻易说发卖。

几个丫头都跟着打哈哈,都知道夫人气的狠了。

然后姜常喜雷厉风行的把传闲话的婆子,一家都给发卖了,还顺便在府里公开训话,还大贵姑娘的清白。

姜常喜都不知道,这算是留情面了,还是不留情面,毕竟只发卖婆子的话,注定一家子散了。

发卖一家子,若是运气好,一家子还能在一起,若是运气不好,没准就分开了。

所以别看把人发卖了,可姜常喜的心火一点没少。

本来私下里面说道的闲话,被夫人拿到面上来说,闹腾的好像有点大。

不知道这件事情的丫头婆子们,都知道了。不过再也没人敢在府里传播这些闲话了。

原来若是犯了夫人的忌讳,出手竟然如此不容情面。

不过关于大贵去保定府的事情,姜常喜那是没有同意的。

身正不怕影子斜,这点歪风邪气若是都压不住,她这个主母那不是白瞎了吗。

周澜知道这事的时候,就头大,同姜常喜委婉的说道:「如此处理是不是草率了些?」

姜常喜难得做一件大事,气势杀气四溢:「有吗,难道我要把婆子再买回来,收拾一顿再发卖。」

周澜愣是被常喜的气场给震撼的半天没能开口。这怕是在同自己较劲吧。

姜常喜也知道,气的狠了,赶紧回转话头:「罪不至此吧,送官的话,这样的事情,官府未必会处理的。」

周澜摸摸额头,夫人的转折太生硬了,他们夫妻之间,何必遮掩。不过没想到夫人如此护着大贵。

突然就发现,原来那么八卦的常喜,竟然在一些事情,也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

周澜斟酌的开口:「我是说,对先生那边来说,这样处理是不是草率了点。」

姜常喜:「确实对先生的清誉不太好,我就气这个,先生多方正的人,这婆子造谣竟然造谣的先生头上。可恨可恼。」

而且有些话只能对周澜说,更加恼怒的说道:「再说了,差着多大年纪呢,我们家大贵能……」这个憋了很久了。

周澜赶紧把夫人的话打住,太激动,是不是忘记了,为谁说话呢。

再说了,周澜发现了,关于这个问题同夫人之间似乎再次出现分歧了。

从头到尾,对这件事情,周澜只担心过,先生同大贵的身份问题。年纪的问题根本就没有考虑过。

第764章 醒悟

而自家夫人考虑这个问题,张口就是年纪问题,嫌弃先生岁数大,竟然没有考虑过大贵的身份配不上先生吗?

这当真是出乎周澜的预料,知道夫人看重大贵他们,可真的不知道,竟然看重到这个高度。

周澜感觉,先生这点念想,怕是很难尽善尽美了。夫人考虑问题的角度同他有点差距。

姜常喜见周澜不开口,还跑神了,更恼了:「我说的不对吗,或者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就这语气,周澜也不敢有呀,赶紧表示:「不,不敢。」

可这事吧,还真的需要多少斟酌一下,做弟子的,还是要为先生争取一二。

小心的同姜常喜商量:「我是说,这事吧,终归对女子清誉伤害更大一些,不然你看让先生这边想办法弥补一下,你觉得可不可以?」说完偷偷的观察姜常喜的反应。

姜常喜真的没多想:「这怎么能是先生的错呢。非得让先生承担责任那不是碰瓷吗,大贵一番好心,绝无此意,先生更是无辜,事情岂能如此含这般。」.五

周澜从来不知道,通透的常喜,竟然对这事半点不多想:「不,也不能这么说,不然咱们征求一下先生的意见?」

姜常喜扫一眼周澜,心里咯噔一下,这事有点超出她的认识。

必须得承认,虽然自己已经尽力融入到这个封建的年代了,可有一些思想根深蒂固的没能融入。

她第一时间想到的问题,同土生土长在这里的人考虑问题,不太一样。所以这事她有盲区呀。

不能说是谁错了,谁对了。只能说大家受到的熏陶不一样,所以观念肯定不相和。

这问题无解,也不是谁适应谁。只能说以后还是不要自以为是,多听听身边人的意见。

姜常喜的反应就是,一如既往的耿直,不多想,还快人快语:「你说让先生认大贵当干女儿吗?」

跟着自己就否定了:「这个不合适,委屈先生了,先生那可是大家出身。这要研究研究。」

周澜张着嘴巴,愣是蒙了,他真不是这个意思。夫人怎么就能想到这呢,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跟着就听姜常喜说道:「我怎么好像听到姜姜在闹?」

周澜想说那不可能,咱们家姜姜从来不闹腾,特别懂事的小女娘。夫人肯定是听错了。

可常喜已经匆忙的去看孩子了。那速度快的,让周澜都没机会开口,当真是一片慈母姿态。

周澜自然是牵挂闺女的,想着或许真的是闺女在哭,跟着过去看两个孩子。

见孩子们无恙,周澜轻松的说道:「你看,我就说,咱们家姜姜才不会闹腾,不过是你这当娘的,关心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