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726)

这么说吧,在齐老大人的嘴里,这朝堂上有一个算一个,除了不是东西的奸诈小人,剩下的好人都惧内。

当然了偶尔有奸诈小人,那也是走主流,惧内的。不过他们要面子,都不往外说。强撑着呢。

周澜听的一愣一愣的,面上不显,心里乐开花了,若是常喜听到这些八卦,定然高兴坏了。

然后还要评估一下这些闲话的真实性,有几成是外祖父为了安抚他这个外孙女女婿掺和的水分。

别管怎么说,一个愿意哄,一个愿意听,人家祖孙配合的挺乐呵的。

这点不算是风波的风波,姜常喜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这么草草了事。

当然了自家门口再也没有人送过美女,这个走向,还是让姜常喜很欣喜的。至少证明周澜外面交朋友的档次变了,大家交友方式更上档次了。至少不送美人了。

所以周澜带回来友人,发现夫人招待的档次也上去了,心里还纳闷呢。

真心的说,姜常喜那真是觉得大伙档次上去了,自然招待的不能落了俗套。

然后就是探花郎那边的事情,这亲事来的让探花郎当真是纠结了。

听说周澜打听消息为的是提亲,女郎还不错的时候,探花郎都不成心事了:“周贤弟,为兄当真是想要成家的,想要身边有个人,不能同贤弟那般青梅竹马夫妻患难,琴瑟和鸣也好呀。”

尤其是老翰林府上的女眷,多让人向往,别管是家世,还是什么,探花郎那都是满心愿意的。

付兄这份急迫的心情,周澜当真是从言语里面充分的领会到了。

跟着探花郎叹口气:“可为兄这家事,当真是怕把人女郎给吓到。别管是哪个府上的娘子能瞧上为兄,那都是为兄的福气,只怕是当真结亲,最后反倒结仇。”

周澜为了付兄也是一把的辛酸泪。难得这时候探花郎还能冷静分析。

再多的感叹,再多的感怀,这事还是要有个章程的,周澜:“可你到底要如何呀,总要给人个回话。”

抻着女郎,让人等你把府邸料理清楚,那也得给人家个时间限制不是。

跟着周澜说道:“不过别管如何,这事咱们都得把人女郎得名誉高看几分。”

探花郎神情怅惘,跟着:“那是自然,我等读书人之人,如何能做出这等不齿之事。”

跟着探花郎说道:“那样的府邸,能如此相信为兄的品性,为兄也相信那样的人家不会对为兄的家事多说什么,为兄做不出蒙骗女郎之事。贤弟就把为兄的家事明说吧。是不是缘分就看天了。”

遗憾是有,可更要珍惜这份惺惺相惜。好人家呀。

第822章 承蒙错爱

周澜替探花郎可惜,这亲事若是能成对于付兄来说,那绝对是惠及三代之事.

付兄能想的如此周到,冷静,也是让人佩服:“付兄,这样的话,怕是婚事难成的,毕竟能够为了女郎,抛却脸面上门做亲的人家,那肯定是把女郎看的比较重。”

不然女方可做不出来这等上赶着的事情。

探花郎叹气,他何尝不明白,这样的女郎如何能受委屈:“那就更不能坑了别人,不然真的就做仇了。”

周澜点点头,他也这么觉得。人家能为了女郎开口说亲,以后女郎受了委屈,人家就能做的更多。

这亲事,两人心照不宣,就这样了。当真还能看上他,那真是人品爆棚了。

虽说是付兄的私事,不好多说什么,周澜还是说道:“付兄,总不能一直这样,付兄总要成亲的。”

探花郎一脸的无奈:“过几日,母亲要带着三姐过来这边,听闻还带着女眷。”

不用细问,周澜都能感受到探花郎的糟心。这也是为何探花郎能如此通透的缘由。不快刀斩乱麻都不成,后续人家要闹妖了。

若是被人打探出来这些事,可没有自己说明白来的好。

周澜:“内围不修,谈何其他,付兄这事,我觉得当慎重了。”付兄一身才华,怎能受困于内宅,当断则断。

探花郎如何不知,只是,雷霆手段,不好对家人用,姐姐们虽然蛮横,对他当真是好的,只不过在亲事上,算计的多些:“贤弟心意,为兄明白,多谢贤弟。”

周澜想要问问,探花郎是不是还执着于大利姑娘,看看探花郎的神情,周澜那是不好问了。

万一探花郎还有这个想法的话,周澜怕自己到时候立场不坚定。回头会被常喜怨恨的。

姜常喜同周澜那是分享过探花郎府邸这点八卦的,听到周澜这个回答,也是很惊讶:“很好的亲事呢,这怕是错过了。”

当然了也替探花郎可惜,家世什么的不说,姜常喜觉得女郎很不错的。

周澜:“付兄也不容易,虽说不能妄议长辈,可伯母实在是太柔弱了些,该为付兄多想一想。”

姜常喜心说,总比你娘再嫁的好,好歹人家护着儿子一路过来了,当然了现在看来也比较糟心的。

只不过,这话从周澜嘴里说出来,让姜常喜想的有点多而已。

所以别看是夫妻,也不是什么话都能直白的说出来,你看姜常喜就把‘比你娘强’给放在肚子里面了。

更替探花郎可惜,这样的糟心事,什么时候是个头。

周澜显然没有想到自己的娘,可人家想到自己的爹了,他周澜能过今日的日子,那就是亲爹定亲定的好,不然未必有探花郎的日子好过。

所以人家周澜,情意绵绵的看了一眼夫人,突然就天外非来一句:“我要去给爹上香。”

姜常喜心说,才改过来的毛病,怎么就又上头了。

碰到这样动不动就上香的儿子,公爹地下有知多糟心呀。耽误投胎好不好。

公爹想要开启另一段人生也不容易呢。能让他老人家消停点不?话说还没有问周澜,因为什么事情又感怀到公爹的好了。

这事就同预期的一样,他们把探花郎的家事打听清楚了,探花郎的意思也明白了,总要给翰林夫人一个交代。

然后姜常喜就挑了一个很不错的机会,约了老翰林夫人在广济寺那样的地方,上香的时候去偶遇。

一老一小遇到一块,说说话,倒是真的没人多想,毕竟谁能想到,周夫人这样的年纪,做的是保媒拉纤的事情。

姜常喜一连三叹的把探花郎府上那点事情说了说:“探花郎品性那是有口皆碑的,只不过被家事所累,这事无论老夫人您做何抉择,在我们夫妻这里,在探花郎那边,都不会做出伤人颜面的事情。”

这是给人女郎的保证,老夫人点头,周夫人做事通透,这事都给想到了:“周夫人这话见外了,还要多谢周夫人辛苦,探花郎能够实言相告,老身感激不尽。只怕是我那孙女没有福气。”

姜常喜当真是懂的:“探花郎能实言相告,也是知道老夫人慈善,是心疼家人的,老夫人如此,探花郎明白的。”

就听老夫人那边说到:“我那孙女,脾气性子太柔弱了些,但凡硬气一些,这亲事我是舍不得放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