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766)

姜常喜:“夫君说的好有道理,我觉得主要还是看怎么做。”比如你带儿子出去,没带老婆闺女。

所以你带着儿子吃肉丸子的时候,你怎么没想到这个问题。你怎么就不知道把孩子娘,同闺女一块带着。

周澜就解释不清楚了,咬咬牙:“就是临时起意,圆圆闻着味道不走了,不然我如何会落下姜姜,也怪我力气不够,为何没有把姜姜一起带着。”

当爹的当真是认真检讨了。也不能怪儿子,看到吃食走不动路不是。

可这份认真的检讨,把媳妇真的惹恼了,到这时候了,就想着闺女,你把夫人放哪了,姜常喜磨着后槽牙说道:“成,你真成,你说的很对。”扭头就走了。

周澜茫然的看着常喜的背影,喃喃自语:“我检讨的难道不够认真?夫人为何更恼了?”

跟着人家周澜也有自己的认识:“早知道就该一个个的生。不然哪会有这个问题。”

还是姜姜身边的婆子,实在看不下去了,提醒了大人一句:“大人力气小,夫人力气大,抱着小娘子一起出行不是问题。”所以您纠结姜姜女郎做什么,您惹怒的是夫人,明不明白?

周澜木然半天,然后一拍脑门,这就不是力气大小的问题,这也不是没带闺女的问题,主要是把常喜落在家里了。

吸口冷气,这问题若是不能认真积极的解决那很严重的。

自从齐老大人送了大黑马给这位外孙女女婿,周澜在京城骑马的次数屈指可数,这次就用到了。

眼看着快宵禁了,周澜骑着大黑马去刚才的酒楼拎了一道红烧狮子头回来,这个月的零用都搭进去了,不然人家师傅不给你开火了。

送到姜常喜嘴边的时候,常喜昂着下巴颏子,就一句话:“我差这一口吃的吗。”

人家周澜舔着脸哄媳妇,态度非常虔诚:“主要是心意,都快宵禁了,为夫骑马带回来的,给夫人赔罪。”

姜常喜听后皱眉,哄媳妇那是应该的,这是小情小意,可为此冒险,那是犯蠢:“这样的事情以后还是别做了,为了哄我犯不上。”

周澜:“我家常喜的事情,就没有任何一件小事。不过下次我不会这般冒险了,下次我多哄常喜些时候。”

这个思想还是很到位的:“可以哄,可一定要平安为主。咱们一家如今的日子可不容易。”

周澜就知道自家夫人恼情绪,都把家人放在最前面的:“明白,咱们夫妻都是小打小闹,乐趣,乐趣。”

就这么两句话,姜常喜就被哄好了,然后夫人吃着红烧狮子头,周澜那边亲自喂着闺女姜姜,嘴巴里面还嘀咕着:“快吃,多吃两口,不然爹爹心里老愧疚了。”

姜常喜差点翻白眼,闺女才吃过饭,能吃多少,为了你不愧疚,还能撑到自己吗?还有就是这红烧狮子头,一点不如自家小食肆做的味道好。

(本章完)

第868章 打探

姜常喜立刻就想明白了,为了这点破事,费银子,闹别扭的当真不值。

一家子还要降低生活标准,以后这样不合算的事情再也不能做了,都是探花郎这个事精附体的人招惹的。

话说探花郎同大利从这方面还是挺般配的,都是吸事体质。

若是这样两个招麻烦体质的人在一起,也不知道会过成什么样子。想来日子肯定精彩的。

话说不能为了看热闹,搭上大利,还是让两个人距离远一些的好,姜常喜:“等咱们大利定了亲,以后探花郎那边咱们还是远着点的好。”

周澜可没有自家夫人那样散发的思维,人家从实际角度出发,觉得姜常喜说的很有道理:“确实不合适,还是小有尴尬的。都听夫人的。”

姜常喜那边跟着就来了一句:“这人沾上就没好事,这就是传说中的事故体。要远离。”

额,周澜终于抬头看向姜常喜,原来他就没同他们家夫人在一个线上,夫人不是在考虑人情世故。不过不耽误人家周侍读奉承夫人就对了:“都听常喜的,仔细想来竟然真的如此,还是夫人真知灼见。”

周澜还安慰自己,只要结果一致就没错,证明他们夫妻心有灵犀。

探花郎府里,娘俩用过饭一起闲话,探花郎脸色有点难看。

付老夫人虽然没心没肺,心思还是在儿子身上的,关心了一句:“我儿,差事做的不顺?”

探花郎收敛神色,倒也不能让老娘跟着挂心:“娘放心,差事还成,儿子这边挺好的。”

付老夫人立刻就笑了,儿子说没事肯定没事:“那就好,那就好。”

探花郎关心老娘:“娘最近可还好,若是有不顺心的,只管同儿子说。”

付老夫人回答的乐呵,说的真情实意:“没有,没有,娘过的好的很,我儿不用忧心。娘自己有安排的。”

探花郎不着痕迹的打探:“娘,整日同大利姑娘在一起,儿子自然是不担心的,娘可否知道,大利姑娘要定亲了?”

付老夫人好歹还知道看一下儿子的脸色呢,瞧着儿子说的随意,才开口:“大利姑娘年岁也不小了,人也好,定亲早晚的事情而已,就不知道是什么样的郎君。这么有眼光。”

后面说的有点嗨,想到自家儿子对大利的心思,才把态度收回来:“咳咳,是吗?要定亲了呀,娘没听说呢,不然娘去帮着打探打探?”再有眼光的郎君,也比不过自家儿子。

探花郎心说,我到如今没能成亲不是没有道理的,原来自家亲娘不光耳根子软,还没心没肺。怎么就能对儿子的亲事如此淡然呢。竟然夸看上大利的郎君有眼光?哈。

探花郎给自家老娘提点了一句:“听闻是个城门官。”

付老夫人一拍桌子,想起来点东西:“娘就说那郎君看着大利姑娘的眼神不一样吗?亏的大利姑娘还说娘看错了呢。”

心里老看好城门口的小将军了,若是能成,这亲事很不错的。

探花郎探究的看向老娘:“您还见过,可是发生过什么事情?”

付老夫人还是乐意同儿子分享的:“城门官吗,出城,进城的难免碰到。不过那郎君长得可真威武,模样也俊秀,也,也不是城门官,那是个小将军吧。”

后面这话说的小心翼翼的,没说的是,同大利姑娘站在一块,还是很般配的。

探花郎就那么看着自家亲娘,当真是想要找人评评理的。您自己生的儿子,能比别人长的差了?

再说了,好好的儿郎,看的是本事,看什么长相,这是病,得治。自家老娘都让大利带坏了,看什么脸。

付老夫人瞧着儿子面色不对,就知道自己又说的放飞了,才改口:“当然了,也不怎么样,风吹日晒的,皮肤黑的很,粗糙的儿郎,肯定不及我儿的。”

探花郎用鼻子轻哼:“娘,男人主要还是看本事得。当然了儿子这般,长相同本事并存的,不多。”

听听人家傲娇的,付老夫人算是知道,自家儿子真的计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