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767)

到底没忍住,一脸的八卦的询问探花郎:“那郎君真的去大利府上提亲了呀,怎么手脚这么利索,不愧是学武的儿郎。”

意思比读书人利索吗。探花郎觉得这府上空气都稀薄的,需要去透透气。

更要仔细思索,自己到底是不是亲儿子,感觉这娘不太亲呢。

付老夫人那边纠结的同身边的丫头絮叨:“其实那小将军同大利姑娘还挺般配的。这亲事对大利姑娘来说挺不错的,你们觉得是不是?”

丫头使劲抿着嘴巴,这话题,打死她也不会在探花郎的府邸发表意见的。虽然她们确实都见过那位不错的小将军。

探花郎对他们这些下人,可没有对老夫人的宽容。探花郎的性子也不太好的。

当丫头的都得会看人脸色,同老夫人这种等着被人奉承的不一样。

所以人家大伙都说了老夫人就是天生的好命,等着被人奉承的。意思就是不怎么会看脸色的。

还是身边的婆子同付老夫人说:“老夫人,瞧着大人怕是不太愿意听这话,以后您同大利姑娘相处,不知道大人那边是个什么态度。”

好吧,听了这话,付老夫人多了点烦恼,以后万一大利姑娘同小将军成亲的话,她们的友情是不是就要完蛋。话说自己若是当真同大利姑娘结拜的话,这亲戚关系就断不了了。

至于儿子在其中的尴尬,人家付老夫人都顾不得了呢。

探花郎就不知道,他同大利姑娘之间步步坎,处处都是阻隔,亲娘都准备后路呢。

这对探花郎来说,是个注定无眠的夜。好在想明白了。

探花郎,第二日请媒人到周府的时候,大利同常喜还没怎么表示呢,周澜脸色变了,谁让今日赶巧是休沐呢。周大人在府上。

为表诚意探花郎跟着一起来的,瞧着周澜当着媒人的面变脸,探花郎:“贤弟你什么意思?”

周澜面色严肃:“付兄你什么意思?若是没有昨日小弟跑那一趟也就罢了,如今付兄过府什么意思,当我周府逼亲不成。”

探花郎心说,也差不多了,本来他还能再想想的,如今可不是迫不得已来了吗。

(本章完)

第869章 拒亲

探花郎的脸色,让周澜很是不痛快,付兄这么做,实在是小瞧人,我周府难道要攀附你付府不成,我用的着如此行事吗,太小瞧人了。

周澜头一次对大利的婚事开口,而且没有询问大利的意思,很干脆的拒绝:“付兄请回吧,这亲事不提也罢,大利姑娘对付兄也没有这个意思。”

探花郎就急了,都没问人家姑娘的意思呢,周贤弟就这般武断,针对他吗:“贤弟,你这是何意?”

周澜:“不接亲,我周府,不需要攀附什么人家,就是这个意思,付兄忒小瞧人,大利姑娘的亲事,从来都是大利姑娘自己的事情,我昨日去付兄府上一趟,为的是成全兄弟情谊,你我同僚,情谊。”

余下的都是探花郎想多了,遭禁了他这份情谊。

探花郎就知道自己操持过急,心绪那点不平也都没了:“贤弟莫恼,是为兄心急了些,可也确实是心仪大利姑娘,怕被人捷足先登。绝对没有误会贤弟的意思。还请贤弟成全。”

周澜客客气气的:“付兄,不敢当,大利有爹娘在呢,大利姑娘的亲事,大利姑娘长辈,大利姑娘自有评断,成不成全小弟都没有资格。”

说完人家就走了,周大人恼了,那就不是三言两语能过去的。

姜常喜背地里对着周澜竖起大拇指,这话说的好,这态度拿捏的也好,终于给自己出口气,给天下的女郎出口气,亲事而已,探花郎拿腔做调的算计个什么。

至于说两人到底因何闹掰了,姜常喜倒是不发愁,别管怎么说都是掰了,没区别的。而且大利姑娘同小将军成亲的话,俩家以后相处也尴尬,就这样挺好。

鄙夷探花郎,真当他自己是一朵花,都绕着他转呢。活该提亲被拒。

这也就是大利的亲事,自己不能真的当家作主,换成自己,这样的人哪远滚哪去吧。

周澜那是真的有点恼,昨日过去探花郎府,当真没有逼亲之意,那是成就他们同僚情谊的。

探花郎但凡没有这么想,也不该第二日就过来提亲,哪怕提前打个招呼也好。

而且就凭着探花郎对这门亲事再三掂量的心思就知道,探花郎不是被冲昏头做出来事情。而且探花郎过来这边提亲,心里未必没有恼他之意。

想到这里,周澜心里更不痛快。这破事。

大利那边基本上就是蒙的,怎么就又有人过来提亲了?人家拉着大福:“快帮我想想,最近我做了什么特别的事情没有,怎么就突然招桃花了。”

人家大利姑娘的表情绝对是妹妹的,骄傲的。所以周澜着急上火的,人家大利根本没走心。

大福也是佩服大利,一点不着急上火吗:“你快消停点吧,这一下就来两个,你还嫌弃少不成。”还招桃花?

大利那边:“什么呀,想清楚什么招桃花,我带着你一起去呀。”都是姐妹,都到了成亲的年纪,人家大利姑娘大方着呢,这是想要大伙都招点桃花回来。

就没想过,他们家夫人,大人,那得闹心成什么样。所以没心没肺的人,活的可真是自在。不自在都给别人了。

大福黑着脸:“我真是谢谢你了。”然后扭头就走了,这绝对是炫耀。伤情分了。

还是杏儿关心自家小姐的亲事,毕竟关系着她以后是什么人家的丫头呢:“可您到底心仪哪一位呀。”

大利回答的这个不经心呀:“什么心仪哪一个,我哪知道哪一个好?”

若大利是不走心,杏儿就是没心:“奴婢觉得哪个都好,奴婢以后都是大人府邸的丫头了。人说宰相门前三品官的。”

大利:“你想多了。话说虽然我不知道哪个好,可至少探花郎那边你不用惦记,我顶顶看不上这样的人家。”

然后想到付老夫人都被自己说在里面了,改口:“我顶顶看不上这样的郎君。”

杏儿心说,探花郎呢,三年才出一个:“奴婢瞧着也没有多差,探花郎还请咱们吃过肘子呢。”重点竟然是这个。

大利差点跟着点头,那倒是。这吃肘子的情分,她还是记得的。

跟着瞪眼:“别乱说,你家姑娘我如今那也是当人师傅的,那是看重肘子的人吗?”

当年做丫头的时候,她都不是两个肘子能讨好的,不然早就同随风,或者顺风,情投意合了。

更何况,自家大人都开口了,定然是探花郎做了什么不妥当的事情,这样的人家,不嫁也罢。考虑都不考虑的。

人家大利都不用问问怎么回事的,就这么信任夫人同大人。直接就把问题定性了。

杏儿算是知道,自家姑娘的心意了,夫人什么意思原来姑娘就什么意思。

等到姜常喜过来的时候,人家大利直接说了:“千万别问我关于亲事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