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双眼微眯,清雅地笑着说:“我便是要祸你的国。”
嘶哑的声音过分妩媚,我不再答话,专心吻着她。
心里暗暗想:若是能祸我一生,那我也认了。
一批红瓷浩浩荡荡被送进窑炉,生火,浓烟滚滚冒出来。
那是凝结了我们心血的瓷器,虽然丝绦告诉我这一批只是试炼,成功的几率不大,我却按捺不住心里的期盼,如同期盼她腹中尽快孕育出我的骨肉一样。
我将她的手牢牢捉住,手心都涔出了汗。
她微微诧异地问我:“怎么了?”
我苦笑,“害怕心血付诸流水。”
“十年才出一件极品,之前所有的心血也不会白费,都是宝贵的经验。”
“可我希望在万寿节的时候收到你还给我的寿瓶。”我喃喃细语,想起那件碎了的红瓷花瓶和她脚底流出的鲜血,若是能尽快地补一只给我,或许我不会时常想起来。
直到窑门关闭,我们打道回宫。
空中浮动着躁动的烟味,想来只要窑炉未熄,这股味道便无法除去,只能暂且忍受了。
我别了丝绦,去御书房接见大臣,询问皇陵修葺的进程。
湛蓝的天忽然划过一道闪电,狂风将一片片的白云冲开又席卷。
我以为自己的眼睛看见了异象,茫然问齐安:“刚才是怎么了?”
齐安轻声答:“奴才没注意。”
许是我太敏感了,不过太阳穴突突地跳着,还隐隐作痛。
大臣们私语片刻,派出一人上前问:“皇上可是龙体不适?”
齐安忙说:“皇上龙体要紧,改天再议也可。”
我紧盯着外面的天色,唯恐此时变天,雨水会渗进窑炉影响红瓷的烧制。
“皇上!”
御书房外面传来一声女子的惊叫,侍卫纷纷拔剑相挟道:“皇上与大臣在议事,小小宫女不得乱闯!”
我起身望了一眼,竟是绿
61、薄如纸-1 ...
姝惊慌失措地闯到御书房来了。
定是章阳宫出了事,我忙唤侍卫放她进来,急切询问:“可是要紧的事?”
绿姝脸色苍白,嘴唇哆哆嗦嗦,“太后娘娘派人将淑妃娘娘押走了!”
“可有什么名目?”
“说要请淑妃娘娘去看戏。”
“往哪儿去了?”
绿姝重重地磕头哀求:“皇上恕罪,奴婢不知。”
我终于觉得哪里不对劲了,自上回赐补汤给丝绦之后,母后那边没有动静,我也没去看望她。这回可是真的动怒了?
62
62、薄如纸-2 ...
日头炙热,闷闷的热气从地下烘出来,像烧了地炕一般。
听说母后的凤驾接了丝绦往午门去了,也不知道去干什么。我只能匆匆赶过去,一颗心悬在嗓子眼突突直跳。从绿姝出章阳宫赶到御书房,再到如今往宫门赶,已经有半个时辰了。我想起方才在御书房瞥见的那一道晴空闪电,冷不丁打了个寒颤。
母后若真想做点什么,这段时间已经足够了。不过我怎么也想不出为何到午门去,有什么戏可看的?
越心急,越慌张,上门楼时打了个趔趄,一只香囊便从怀里掉出来,一颗颗佛珠自香囊中跳脱,纷纷顺着楼梯往下滚。就好似积攒了许久的希望一下子全部落空了一样,看着那些渐渐远离我的佛珠,头顶像压迫了什么重物,站都站不稳。
齐安朝底下的人斥道:“还愣着?赶紧捡啊!”
我暂且顾不得了,叫他们先捡着,自己飞快跑上去。
威严的午门如三面环山,门楼巍峨,阕亭肃穆。
母后站在门楼正中央,即便长时间吃斋念佛,那种傲然睥睨的眼神却不减当年。
丝绦安静地站在母后身边,像尊瓷像纹丝不动,死气沉沉。
我侧头往午门外面看,在阳光下发白刺眼的白砖地上,添了鲜红的色彩。
十三具尸首并排躺在断头台上。
或许不该说是尸首了,因为已经身首异处,头颅沾满了血,七零八落地散在一处。
那些血染红了地,一大滩一大滩,好似红袖。
“皇上来了。”母后扭头看着我,轻描淡写说,“哀家已经帮皇上处置了这一帮乱党。”
我悲哀地望着她,摇摇头,再摇头,却无话可说。
“余下的事,皇上看着办,哀家回宫了。”母后瞥了丝绦一眼,扬着头从她身边走过。
我还能怎么办呢?如置身冰窖,四肢百骸再无知觉。
丝绦仍然站在那里纹丝不动,眼睛都未曾眨动一下,牢牢盯着下面被血染红的白砖地。
我不敢叫她,不敢打破这僵局。担心惊动了她,她就会从这门楼上一跃而下。
我也不敢过去拖住她,害怕她反抗、害怕看见她憎恶、狠毒的目光。
是母后做的,我什么也没做,但终究辜负了她、也辜负了我们的未来。我想,或许到此为止的结局还不至于太坏。
就这样一直安静下去,哪怕是表面也好。
“皇上……”齐安用极轻的声音唤我,“要不要送淑妃娘娘回宫压压惊?”
我茫然地回头望他,不知所措。
丝绦却突然转身朝我走过来,发髻上的步摇晃得很轻很轻。经过我身边的时候,她没出声,压着气息对我说:“蛮夷就是蛮夷,信鬼都不能信你。”
我能听出来她语气中的心如死灰,我又何尝不是这样?
我看着她摇摇欲坠的
62、薄如纸-2 ...
背影,连靠近的勇气都没有。
“淑妃娘娘!”伴着齐安的一声惊呼,丝绦猝然向后倒下,我疾步往前捞了她一把,她重重倒在我怀里,脸色惨白。
夜里狂风大作,风灯被吹得左摇右摆,廊下的灯火悉数湮灭。
从午门离开之后,母后没回慈宁宫,径直来了佛堂。
在佛祖面前,她如此虔诚。仿佛下午发生的那一切都与她无关。
风在四周涌动,我进去之后反手关上了门,拿了蒲团跪在母后面前,垂着头说:“母后,我们罪孽深重,迟早会有报应。”
母后双眼始终紧闭,捻着佛珠说:“哀家从来都不怕报应,所有的罪孽由哀家一力承当。为了江山,为了祖先,哀家可以做的都会做。倘若哀家还有儿子,定不会选你做皇帝,你不配。”
“朕的确不配,可当初,是母后不择手段将我推上储君之位。”
“若没有我的不择手段,如今的察德便是你的下场。”母后将佛珠扔在一边,怒目瞪着我,“到头来,儿子还是责怪母亲替你选错了路。”
“我是赫连睿德,这一点无法改变。所以无论母后怎么做、朕怎么做,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们生来就是茹毛饮血、残暴不仁的蛮夷,终究无法改变本性。可笑的是我活了二十几年才发现,所谓的汉化、儒术、佛教都只是伪装,我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我悲悯满腔,却只能发出无奈的苦笑,“朕如今只想问,母后从何得知她的真实身份?”